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工大科学技术哲学题库

哈工大科学技术哲学题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题库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一,简答题或辨析题1、为什么说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既是科学技术的历史起点,又是科学技术的逻辑起点?2、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3、在考察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诞生的基础时,有人说,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旧的自然哲学的缺陷,因而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4、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5、有人认为,所谓科学事实,就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科学的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

你对此持何看法?6、有人这样认为,“科学研究首先应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理想实验获取客观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认识?为什么?7、有人认为,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原原本本地反映自然界的科学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8、我们说,“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是否现实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都可以构成科学问题?9、有人说,“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构成科学问题。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10、有人说,“所谓科学问题,就是自然界中我还不懂得东西,因此,自然界中处处存在科学问题。

”对此,您持何种看法?11、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传统观点是如何认识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合理?为什么?12、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看法是否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相符合?为什么?13、有人说,“由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所以科学研究只能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谈谈您的认识。

14、科学观察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的有选择的感知活动。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干预为零的情况,即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感知;另一种是在干预或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感知。

15、有人说,“在科学研究中,首先必须以一种没有任何理论负载的中性观察,才能保证所获取的科学事实的客观性。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16、实验物理学家密立根认为,“作为一个毫无偏见的观察者,它必须不带任何偏见的走进实验室,注视它的油滴。

”其蕴含的意思是,观察是纯粹中性的。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简要加以说明。

17、有人认为,纯粹的中性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合理性的基础。

你对此持何种看法?18、大家都熟悉这样的事实,一个医生和一个普通人看同一张病人的肺部X光照片,结果将大不相同。

这里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请简要解释。

19、一些学者认为,“归纳所获得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此,不能作为科学研究的方法使用,科学研究只能采用演绎的方法。

”对此,您持何种看法?20、卢瑟福从太阳系受到启示,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又称“太阳行星模型”),他在这里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试说明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

21、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只有既能保证创造性、又能保证科学性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由于归纳、演绎和类比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才会在科研中被广泛使用。

22、应用数学方法(数学模型方法)解决问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23、为了保证假说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在建立科学假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4、有人说,在严密的科学中不应有假象和猜测的成分,您对此持何种看法?24、关于假说的检验问题,有人认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通过一个实验完全可以证明假说的对错,从而决定假说的命运。

这种看法是否全面?为什么?25、请判断以下陈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

26、在西方科学哲学家波普看来,科学是不可能被证实的,而只能被证伪。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27、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几十年以后,天文学家第谷声称,由于无法观测到“恒星周年视差”这一经验事实,从而驳倒了哥白尼学说,这说明经验检验不能判定科学理论的真伪。

27、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理论体系是用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结合这一案例,谈一谈该方法的使用程序。

28、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是用什么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结合这一案例,谈一谈该方法的使用程序和特点。

29、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运行中的“马太效应”?有人说,“马太效应是科学发展中的消极因素,必须预与消除。

”对此您是怎样看的?30、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是怎样阐明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或行为规范的?简要的对每一点谈一下您的见解(或评价)。

31、简述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32、什么是技术的基本要素?在技术发展的历史中,技术要素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33、什么是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据此谈一下你对技术体系的认识。

34、技术作为科学知识的应用,由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使得一项技术对于任何个人和社会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34、结合现代技术革命的历史演变,简述技术体系的更迭过程。

35、简述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联系与区别。

36、技术的创造过程,是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互相重叠又互相作用的综合过程。

36、如何区分规范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37、由于技术的发展本身具有客观规律性,因此只要对这一规律充分认识,就能使技术预测获得准确的结果。

38、由于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技术预测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巧合。

39、技术评估的程序分为哪几个阶段?其中哪个阶段是最关键的?在这一阶段中,哪个环节又是最重要的?为什么?40、有人认为,“技术评估的重点就是探索技术内部诸因素的关系”,这种看法是否确切?结合技术评估的特点,谈一下您对技术评估的理解。

41、有人说,“技术评估就是对技术的先进性和新颖性做出评价”。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42、有人说,“技术评估的目标是社会总体利益的最优化。

因此,技术评估就是尽量找到技术的先进之处、新颖之处。

”这种看法是否合适?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技术评估?43、技术评估是对技术的评估,所以仅需技术专家参与。

44、有人认为,只要有了市场需求,企业就必定会进行技术创新。

这种看法是否全面?为什么?45、在目前,开展技术创新应该成为企业的基本选择。

既然技术创新活动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为什么一些企业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对此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46、哲学是怎样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的?47、怎样理解国家干预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48、牛顿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得比笛卡儿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中“无私利性”的内涵。

49、有人认为,只要技术掌握在好人手中,技术的负面后果就可以消除。

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为什么?50、法国近代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科学与艺术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罪恶”,“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上升起,德性也就消失了”。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简要说明理由。

51、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什么有的人抓住了机遇,有的人却放过了机遇。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

52、有人说,“理想实验是一种有效的获取感性材料的实验方法。

要使理想实验获得的材料真实可靠,关键在于必须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53、伽利略在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的研究中揭示了惯性原理。

请问,伽利略在这里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有和特点?在采用这种研究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54、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扼要说明其特征。

55、科学理论总是以一些不能被证明的基本预设作为基本出发点,因而缺乏充分的理性基础,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始终是有限度的。

56、近代科学是实验科学,很多经验定律是通过归纳法获得的,因此归纳法是科学发现的可靠方法。

57、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科学共同体内每一个科学家获得科学资源、做出科学发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58、在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中,判决性实验是在两个对立和相互竞争的理论中决定取舍并最终断定某个理论命运的经验检验。

二,材料题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

1、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曾就“你是否得益于直觉”等问题,对许多化学家采用填表的方式进行过调查,在232份交回的调查表中有33%的人说经常,50%的人说偶尔,17%的人说从未得益于直觉。

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7%的科学家报告他们的直觉一贯正确,也有几位著名的科学家说他们的大部分直觉后来都证明是错误的,而且也都忘记了。

问题:这一调查反映了直觉和灵感的哪些特征?2、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哈福兹在颁奖演说中说了下面一段话:“人是什么?是万物之灵?还是万物之愚?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聪明的人类在有了汽车、飞机、电脑等省时的发明之后,并没有丝毫的轻松,还是忙忙碌碌,奔忙如田间的蚂蚁。

科学为人类带来了那么多的时间,为什么会令今人比古人活的还更忙,还更累?”问题:这段话反映了这位学者什么样的感情?揭示了科学发展中的什么问题?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3、根据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可以把问题分为真问题和假问题。

例如,“如何制造一台永动机?”“脚气病是由什么细菌引起的?”等就属于假问题。

问题:根据我们对科学问题的界定,说明上述问题为什么是假问题?4、在科技史上有这样两个案例:a,在历史上一直有人试图发明永动机,但均无结果;b,当很多物理学家在采用提高加速器的能量的办法寻找一种新的粒子一无所获时,丁肇中却用提高观测器精度的办法很快实现突破,发现了J粒子。

问题:为什么永动机的发明没有结果,而丁肇中却能够获得成功?5、当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于1978年出生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对这项技术的怀疑和指责之声不绝于耳。

但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了30万试管婴儿出生,这项技术作为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也已经被接受,并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

问题:从这件事情中我们能够受到什么样的启示?6、我们都非常熟悉,近代自然科学是在和宗教神学的殊死斗争中诞生的。

意大利学者布鲁诺因捍卫日心说被罗马教皇定为异端,逮捕入狱,坐牢8年饱受酷刑而仍不放弃日心说观点,最后被处以火刑;伽利略由于积极传播哥白尼学说受到宗教裁判所的长期监禁。

但同时我们又注意到,历史上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如牛顿),以及当代的一些科学技术专家,虽然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理论上有重大发现,但他们同时又是宗教信仰者乃至是虔诚的教徒。

问题:如何解释这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现象?由此谈一下你对科学和宗教关系的看法。

7、伽莫夫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哈勃所发现的谱线红移现象为基础,借助广义相对论和高能粒子物理学,提出了我们现在的宇宙是在高密度、超高温状态下,由某种机制引起的原始火球的急剧膨胀形成的看法,并预言了“氦丰度”和“3K背景辐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