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系统病例讨论

循环系统病例讨论


体格检查: BP:右上肢180/105mmHg,左上肢174/100mmHg,右下肢202/116mmHg, 左下肢210/118mmHg;P 98次/分,R 20次/分,T 36.8℃。一般状态尚可, 神志清楚。身高170cm,体重86Kg。半卧位,颜面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 左下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右下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心界向左扩大,心音略弱, 心律不整,可闻及早搏,心尖部有舒张期奔马律,主动脉第二听诊区可闻及 舒张期杂音,A2>P2。腹部膨隆,肝大,双下肢浮肿。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2.6mmol/L,胆固醇7.1mmol/L,甘油三酯5.34mmol/L, 低密度脂蛋白3.89mmol/L,肌酐167mmol/L,尿素氮17.8mmol/L,尿蛋白 (2+),尿中红细胞(2+),尿比重1.009,酮体(±),红细胞 287×1012/L,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13000×109/L,中性粒细胞78%。心 脏超声LVD 62mm EF 38%,室间隔厚度11mm,左室后壁厚度12.5mm, 主动脉瓣钙化,瓣口返流面积6.4cm2,二尖瓣口返流面积3.4cm2。心电图: 多发室性期前收缩,胸前多导联T波低平,V4~V6导联ST段下移0.1mv。
该患者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分别于前降支以及对角支 各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常规抗凝,预防急性、亚急性血 栓形成,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辛伐他汀等药物)以及口服ACEI、β-受体阻滞 剂等药物进行预防心室重构治疗。治疗后患者胸痛明显缓 解,未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好转出院。出 院后应该进行长期随访以及做好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具 体的随访措施包括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血常规、 肝肾功能、肌酶等指标,因为氯吡格雷可能会影响造血系 统,而他汀类药物可能会造成肝脏损害以及横纹肌溶解的 不良后果。该患者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长期口服阿司匹 林、ACEI类等药物;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监测血压、 心率;长期口服他汀类降脂药;戒烟忌酒,改变不良生活 习惯;合理膳食,加强科普教育以及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定期复诊。
体格检查:T 36.8℃;BP:右上肢 125/70mmHg,左上肢120/70mmHg,右下肢 130/75mmHg,左下肢130/80mmHg。R 18次/ 分;P 76次/分。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 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心界无扩大, 心左界最远点位于左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cm,心率76次/分,节律规则,A2=P2,各瓣 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未闻及心包摩 擦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 肢无浮肿。
患者停用降压药后血压仍维持在正常 范围,结合患者近8个月存在“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该病可以造成机体代谢率减低, 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等改变,考虑患 者血压不高可能与此有关。需要进一步行 甲状腺功能检查。患者甲功检查结果为: 超敏促甲状腺素:7.03uIU/ml,超敏游离 T4、游离T3正常,应该给予甲状腺激素替 代治疗。
病程中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 无夜间憋醒,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恶心、呕吐, 饮食、睡眠良好,二便如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最高达 145/110mmHg,曾规律服用珍菊降压片1片/次, 每日3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近1年停 用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30/80mmHg左右。“腔 隙性脑梗塞”病史8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史8个月(具体治疗不详)。否认肝炎、结核、 肾病病史,有吸烟史。
问题6:造成该患者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高血压病、长期大量吸烟史均为该患 者导致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此外患者存 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此病导致血脂异 常,引起血脂升高,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使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应该行血脂 检查。患者血脂结果回报:胆固醇升高。 现已明确“高脂血症”的临床诊断,目前 给予降脂,抗动脉硬化治疗以及甲状腺激 素替代治疗
临 床 药 师
病例讨论
病例1
阵发性胸骨后疼痛,晕厥
于××,男性,48岁。 主诉:阵发性胸骨后疼痛2年,加重20天伴晕厥1次。 现病史:患者2年前于快速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呈憋 闷样疼痛,位于胸骨中段,范围约手掌大小,休息后约 3~5分钟左右疼痛逐渐缓解。此后每于快速步行、工作劳 累或者情绪激动时均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或者自服速效 救心丸症状能缓解。20天前工作劳累时再次出现胸骨后憋 闷样疼痛伴大汗,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加重,被迫休息约20 余分钟后症状缓解。此后发作次数较前频繁。10天前患者 于上班途中突发意识不清,跌倒,小便失禁,具体持续时 间不详,当时无恶心呕吐及抽搐,无肢体活动功能障碍。 醒后自觉胸骨后持续性闷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 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转 诊我院。
问题7:该患者目前的最佳治疗措施有哪 些?进一步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患者心肌梗死诊断明确,结合患者病史、发病时间、心 电图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检查考虑患者10天前即出现心肌 梗死,目前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仍有阵发性胸痛发生,考 虑为梗死后心绞痛,仍然存在存活以及濒死心肌,为了尽早 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应该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明确冠脉 病变并确定具体的治疗措施,比如进行PCI治疗或者CABG 治疗。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左前降支近中段100%狭窄, 第一对角支开口处90%狭窄。患者进一步的治疗原则有:针 对心肌梗死应该进行缺血心肌再灌注治疗以及长期的防止心 室重构治疗。针对该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可以选择进行冠状动 脉支架植入术以解决冠脉狭窄,改善心肌供血,术后给予防 止支架内再狭窄治疗,比如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 类降脂药。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特别是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应 该尽早进行防止心室重构治疗,如果患者血压、心率条件允 许,应该尽早给予防止心室重构的药物,比如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以及螺内酯等药物治疗。
②主动脉夹层 该病多发于长期高血压患者,疼痛一开 始即达高峰,常为撕裂样疼痛,并放散至背、 肋、腰、腹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 有明显差别,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偏瘫和 主动脉关闭不全等表现,该患者既往无高血 压病史,本次疼痛逐渐加重,两上肢血压对 称,因此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可行心脏彩 超、X线以及CTA等检查以明确。
问题4:患者10天前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的可能 原因是什么?
患者10天前发生意识丧失,清醒后出现 持续性胸痛,考虑当时即发生心肌梗死,而 一过性意识丧失可能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一 过性严重心律失常造成,比如室速、室颤或 者窦停搏以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问题5:患者近1年停用降压药物,血压仍 可以维持在130/80mmHg左右,导 致血压改变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可 进一步行哪些检查?
问题1:根据以上资料,该患者的临床诊断 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临床诊断: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性 心脏病、心律失常-多发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Ⅳ级、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 衰竭、肺部感染。 诊断依据:头晕、头痛12年,严重时伴有恶心,在当地医院测血压为 180/96mmHg,间断服用硝苯地平10mg治疗,症状时有好转,近5年测血压 最高可达220/120mmHg;近半年心悸、气短、胸闷、咳嗽少量白痰,时有夜 间憋醒;3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腹胀、食欲减退、常有恶心曾 有呕吐。吸烟史、家族史。 入院时查体血压高,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左下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右下肺 呼吸音明显减弱,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整,可闻及早搏,心尖部有舒张期 奔马律,肝大,双下肢浮肿。 空腹血糖12.6mmol/L,胆固醇7.1mmol/L,甘油三酯5.34mmol/L,低密度脂 蛋白 3.89mmol/L,肌酐167mmol/L,尿素氮17.8mmol/L,尿蛋白(2+),尿 中红细胞(2+),尿比重1.009,酮体(±),红细胞287×1012/L,血红蛋 白8.9g/L,白细胞13000×109/L,中性粒细胞78%。心脏超声LVD 62mm, EF 38%,室间隔厚度11mm,左室后壁厚度12.5mm,主动脉瓣钙化,瓣口 返流面积6.4cm2,二尖瓣口返流面积3.4cm2。心电图:多发室性期前收缩, 胸前多导联T波低平,V4~V6导联ST段下移0.1mv。
短评:本病例旨在让大家认识急性心肌梗死 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以及鉴别诊断,了解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 疗原则,特别是PCI治疗相关内容以及术后 防止心室重构和做好二级预防等内容。
病例2
头晕、头痛,气短、胸闷,双下肢浮肿
赵×,男性,56岁。 主诉:头晕、头痛12年,周身无力3年,气短、胸闷半年,双下肢浮肿2个 月。 现病史:患者于12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头胀痛,尤其在情绪激动与劳累时明 显,严重时伴有恶心但未呕吐。在当地医院测血压为180/96mmHg,间断 服用硝苯地平10mg治疗,症状时有好转。近5年每当有头痛时测血压最高 可达220/120mmHg,伴有记忆力下降,活动耐力下降;3年前开始出现周 身乏力,体重略有减轻,伴有双手手指麻木感。近半年心悸、气短、胸闷、 咳嗽、咳少量白痰,时有夜间憋醒。3个月来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 腹胀、食欲减退、常有恶心,曾有呕吐。病后无明显心前区疼痛。 既往史及家族史:未做过系统检查。吸烟23年,15支/日;少量饮酒。其母 52岁时诊断为糖尿病和高血压病。
问题1:该患者应该首先做哪些检查?
①心电图V1~V4导联呈QS波,ST段弓背向 上抬高约0.1~0.2mv,T波倒置。 ②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0.28ng/ml,CKMB2.4ng/ml,肌红蛋白56ng/ml。血常规: WBC10.5×109/L。
问题2: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能否明确诊断?
能明确诊断。 从病史上看,患者胸痛的诱因、性质、部位、范围、 持续时间以及缓解因素等特点均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 绞痛的病变特点,近20天疼痛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均加重, 病情逐渐发展至不稳定心绞痛,或为梗死前的表现。10 天前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图可见V1~V4导联呈 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约0.1~0.2mv,T波倒置。 心肌损伤标志物提示肌钙蛋白升高,血常规提示白细胞 升高,可以明确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KILLIPⅠ 级的临床诊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