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与道德_亨利_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

艺术与道德_亨利_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

2007年1月第28卷 第1期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an.2007Vo l.28N o.1艺术与道德——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中的自由精神陈 丽,郑国锋(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摘 要:本文从人文道德的角度研究詹姆斯的小说理论,认为其中体现了自由的道德精神。

詹姆斯把小说定义为个人对生活的直接印象,同时认为艺术的道德价值在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能力。

本文根据克尔恺郭尔的观点,把自由定义为无限的可能性,指出在詹姆斯的理论中,正是个人对生活片刻的印象所引发的想象,个人视角的独特性,个人视角理解生活时所不可避免的困惑,表现了人生的广阔性、多样性和无限性,体现了追求自由的道德精神。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自由中图分类号:H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7)01-0074-04Abstract:T his paper pr obes the mor al dimension o f Henr y Jam es's nov el theor y,ar guing that James's novel theo ry represents a spirit of fr eedom.James defines no vel as a per so nal,direct impr essio n o f life,and insists that the mo ral sense of a wo rk of ar t depends on the ar tist's pr ime sensibility.Accor ding to Kierkeg aard,fr eedo m means possibility for po ssibility.T his paper,ther efor e,concludes that it is the imag inatio n ar oused by per sonal impr ession,the partic-ularity of perso nal impressio n,and the bewilderment w hich inevitably a cco mpanies the per so nal impressio n of life t hat gura nt ees the infinite possibility and plur ality o f life,embo dy ing a spir it o f freedom.Key words:Henr y James;nov el t heo ry;fr eedom 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以对小说形式和技巧的重视和不懈探索而著称,自珀西・拉伯克(Percy Lubbock)、韦恩・布斯(Wayne C Boot h)以来,都把詹姆斯看作是唯美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着重探讨他的小说理论。

同时,也有一些学者从人文道德的角度研究詹姆斯的艺术理论。

这是最早可追溯到约瑟夫・华伦・比奇(Joseph Warren Beach)的T he M ethod o f H enry James,他系统研究了詹姆斯的艺术技巧,并认为小说家的技巧同他的伦理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劳伦斯・霍兰德(L aurence Holland)的《视觉的代价:亨利・詹姆斯的技巧》(T he Exp ense o f V ision:Essays on the Craf t o f H enry J ames)对詹姆斯的小说及其纽约版序言(“Pref aces to t he New York Edit ion”) 进行研究,认为詹姆斯的小说形式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含义。

萨拉・多尔蒂(Sarah B. Daughert y)在其《亨利・詹姆斯的文艺评论》(T he Literary Criti cism of H enry J ames)中也提到,詹姆斯对小说艺术的追求体现了他的人文精神;维维安・琼斯(V ivian Jones)的《批评家詹姆斯》(J ames the Crit ic)也持有类似看法。

最近的多萝茜・黑尔(Dorothy J.Hale)提出,詹姆斯的小说叙述理论中存在着牺牲自我,尊重他人的道德价值,并把詹姆斯的形式主义称为社会形式主义。

本文沿袭这一批评传统,认为詹姆斯的小说理论表现了一种追求自由的道德价值。

文章将从作家本人对艺术的道德价值的定义出发,研究他的小说理论与自由这一人文道德精神的关系。

小说的道德价值是19世纪英美文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詹姆斯的评论著作中也经常出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詹姆斯一向反对用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艺术,他在纽约版序言中说,有关小说的主题是否‘道德’的争论无聊空洞,衡量某个主题的价值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不是对生活有根据、真实、真诚、直接的印象和感受”(James,Literary Cr iticism II:1074)。

詹姆斯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道德或不道德的小说,只要小说来自于作家个人对生活直接和真实的观察,就是道德的。

接着,詹姆斯进一步阐释了小说的道德意义,在这一方面,最丰富、最具启发性的真理莫过于,艺术作品的“道德”意义完全取决于创作时艺术家所感受到的生活的多少。

很明显,问题在于艺术家的感受能力的性质和程度,这是他的主题生长发芽的土壤。

这土壤的品质和潜能,从这片土壤中能否成长出任何对生活的新鲜的、直接的印象,或多或少地表现了所显示的道德。

(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 I:1074)可见,詹姆斯把艺术的道德价值归为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印象和感受能力。

这一观点在《虚构的艺术》(T he A r t of Fiction)一文中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

在这篇文章中,詹姆斯驳斥了英国小说家贝赞特(Besant)认为小说必须具有“有意识的道德目的”的说法。

他说,“您的道德和您的有意识的道德目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您能否界定您的含义,解释一下一幅图画(小说本身就是一幅图画)怎样才算道德,怎样才是不道德?”(James,Liter ary Criticism I:62)詹姆斯认为,不能把艺术和道德混为一谈,“艺术(就其最广泛的含义)指的是技巧;道德是完全另外一回事”(James,Li terary Criticism I:63)。

他说,艺术创作的“道德精神的本质是考察(生活的)整个领域……所有对生活的印象,所有观察和感知生活的方式,都在小说家的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64)。

詹姆斯的观点是,艺术只要是对生活真诚的观察和感悟,就是道德的。

在同一篇文章里,詹姆斯还说道:在某一点上,道德感和艺术感的确相临很近;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一件艺术品的最深刻的品质总是来源于艺术家的头脑。

如果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fine intelligence),一部小说、一幅画、一尊雕塑,就会相应地带有其中的美和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詹姆斯来说,艺术的道德价值在于它是否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真实观察和感悟。

詹姆斯把艺术的道德价值和小说家个人观察生活时的感悟能力联系起来,艺术家的感悟越深刻,越敏锐,艺术品就越具有道德价值。

对于詹姆斯的艺术道德观,批评家有不同的理解。

本文认为,詹姆斯把艺术的道德价值归为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这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的道德精神。

根据丹麦哲学家Kierkegaard的观点,自由意味着“可能性的可能性”(possi-bilit y f or possibilit y),即无限的可能性。

(Kierkegaard, 1973:38)詹姆斯认为,小说的根本价值在于反映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表现生活的无限延展性和可能性。

他经常把人生描述为无限扩展的、开放的、充满可能的。

而自由,即生活的无限延展性和可能性,正是通过艺术家对生活个人的、主观的、有限的印象和感受来实现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詹姆斯才宣称,艺术的道德价值在于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一、印象(impression)、想象(imagination)与自由詹姆斯把艺术的道德价值与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强烈印象”和感受的多少联系起来,但个人的印象是片面的,而且受到个人具体视角的限制,如何能反映人生的无限和自由?詹姆斯的观点是,正是片刻的印象引起了丰富的想象,而想象超越了物质事实的束缚,能够真正反映人生的无限可能和自由。

同其他现实主义作家一样,詹姆斯认为“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反映生活”(James,Li terary Criticism I:46)。

他说,小说的最高价值是要反映现实的样子(the air of realit y) (James,Lit erary Criticism I:53)。

但他紧接着说,“现实的标准是很难确定的”,没有所谓绝对的客观现实(James,Lit-erary Criticism I:51)。

同长兄实验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一样,他认为“现实”总是通过人的观察和印象得到的,因此,他把小说定义为“个人对生活的直接的印象”(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50)。

詹姆斯从来不把小说的目的描述为反映现实,而是反映“现实的样子”(the air of re-ality)或传达“强烈的幻觉”(int ensity of illusion)。

他说,“小说的价值在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直接印象,这一价值的多少也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印象的强烈程度”(James,Literary Criti cism I:50)。

如前所述,詹姆斯把艺术家对生活的“印象”的强烈程度,以及对生活的感受的多少,看作是艺术的道德价值,认为艺术作品的“道德”意义完全取决于创作时艺术家所感受到的生活的多少。

詹姆斯继而提出,当艺术家的头脑具有想象力时,就会获得更强烈的印象,能更深刻地感受生活。

想象力是“通过看到的东西猜测没有看到的东西,是追索事物的隐含意义,是通过部分把握整体”,是“获取并展现生活中‘最微弱的暗示’”(James,Literary Crit icism I:53)。

正是因为印象是片刻的,不全面的,所以才能够引发无限的想象。

詹姆斯认为,片刻的印象和丰富的想象力是比任何切身的真实体验更“深刻的力量源泉”(James,L iterary Criticism I:53),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人生。

印象(impression)即体验(ex perience);片刻的印象,加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