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9-11-25[作者简介]周秀玉(1978),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
第31卷第9期2010年9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Vol.31No.9Sep.2010[文章编号]1004—5856(2010)09—0065—03对亨利·詹姆斯《螺丝在拧紧》的解构主义分析周秀玉(黑龙江大学外语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亨利·詹姆斯是与马克吐温、豪威尔斯齐名的19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螺丝在拧紧》是其中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以解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思想、《螺丝在拧紧》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以及作品的叙述模式进行分析,可以从一个新的视阈来欣赏作品。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螺丝在拧紧》;解构主义;二元对抗[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在欧美文学史上,尤其是小说从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向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过渡时期,亨利·詹姆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一席之地。
他以个人的理论和实践开创了20世纪上半叶以乔伊斯和福克纳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在詹姆斯的中期作品里,《螺丝在拧紧》堪称其代表作之一。
这个中篇小说的问世引起了评论界不休的争论;女主人公真的看见鬼魂了?鬼魂并不存在,只不过是患神经官能症的女教师的臆想?女主人公最终战胜了代表邪恶的鬼魂?成人的罪恶影响并摧残了纯洁、聪慧的儿童?诸如此类的观点的存在源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了传统的二元对抗的思维模式,即借助压抑忽视一个观点来确定另外一个观点。
然而,通过利用解构主义阅读方法,读者将会对亨利·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做出新的阐释。
一、解构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思想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所创立的批评派。
德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
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式上本质之间差异的文本分析方法。
解构阅读呈现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阅读成单一作者在传达一个明显的讯息,而应该被阅读成在某个文化或世界观中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
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显然,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来看,在《螺丝在拧紧》中,亨利·詹姆斯所要传达的讯息绝不是乍读之下令人心惊的鬼怪故事,而是作者所接受的英美文化和由此形成的世界观中多个冲突的体现。
1843年4月,詹姆斯出生在纽约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美国哲学家和神学家老亨利·詹姆斯———在把金钱转变成知识和精神财富方面,给下一代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詹姆斯从小即随家人往返于欧美大陆,承受欧洲文明的熏染,对欧洲文化情有独钟。
古罗马的雕塑艺术和竞技场,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博物馆,以及贵族社会充满高雅情趣的休闲、社交活动,都在詹姆斯的心目中反衬出美国文化的匮乏与粗俗。
但在道德情操方面更偏向于文化修养不高的美国人。
美国人心地纯真、善良;比欧洲人可爱。
由于对美国文化匮乏状况的不满以及对美国自由精神与道德力量的肯定,亨利·詹姆斯的创作思想体现出了各种冲突。
此外,解构主义中呈现出两个对立面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因此,詹姆斯的小说世界里充满了美国人———男人或女人,或女人多于男人———他们面临欧洲古老文明的阴暗一面的挑战,在心理和精神上饱受煎熬,时胜时负。
这些冲突又非绝对的善与恶,正与邪,而是一个痛苦的成长过程,由幼稚到成熟,由无知到有知。
二、对《螺丝在拧紧》中女家庭教师的解构理解解构主义从能指与所指的断裂出发,否定和消解权威、中心及传统,但解构主义并非虚无主义,因为它同时又认为语言符号在历经擦抹后依然存在踪迹,具有“即兴式的转瞬即逝的”意义。
在《螺丝在拧紧》中的女家庭教师身上则体现了能指与所指的断裂,女家庭教师的形象似乎具有一定的虚无性,但她自有存在的价值,因为她的故事里呈现了维多利亚时期一名来自社会下层的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她在寻求自我保护的过程中折射出了现代小人物悲剧角色的深烈韵味。
女家庭教师是《螺丝在拧紧》里的中心人物和叙述焦点,然而亨利·詹姆斯并未直接描写她的活动。
女家庭教师这个“语言符号”的全部意指依赖于女家庭教师的相识道格拉斯,女家庭教师自己的心理活动,女管家———一个下层妇女格洛斯太太,及年仅十岁的迈尔斯和年仅八岁的弗洛拉的叙述和活动而得以“实现”,或者说根本没有实现,因为五个人物眼里的“女家庭教师”及其悲剧具有不同的形态和构成,因而它也处在一个“不断交换和循环的”网中。
首先,在故事的开头,小说的第一位叙事人“我”把女家庭教师相识的道格拉斯介绍给大家。
在道格拉斯看来:“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人,比我大十岁,是我妹妹的家庭教师。
在干她这一行的人当中,她是最和蔼可亲的女人了,她也完全有能力胜任其他工作。
”因此,读者可以从道格拉斯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女家庭教师精明、和蔼,举止言谈无懈可击。
她那不曾告诉其他人,而只讲给她所喜欢的道格拉斯的经历也就使道格拉斯“确信无疑”,继而读者也该确信无疑,“这不难做出判断”。
但是,道格拉斯对她的评价是以她在事件发生十年后的举止为根据的,这时,她已谙通世故,心境平和了。
而在书中所讲的故事发生时,她尚涉世不深,少不更事,这也就使读者很难完全信任道格拉斯的描述。
其次,作者并没有直观地描述故事主角的经历,而是使女家庭教师作为第三位,亦即主要叙事人讲述了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故事。
女家庭教师的这篇日记体手稿本应记录的是她当时在布莱山庄的所见、所闻、所为和所感,而她的叙事更多的是与她叙述时的主观认知相联系。
她只字未提叙事动机,文本中充斥着诸如“我记得”、“我感到”、“我听到”、“我看见”之类的叙事话语。
通读整部作品之后,读者会发现,自己是跟在女家庭教师的身后转,和她一样生活在想象的世界里。
她可能只不过是一个局促不安、自相惊扰的年轻女人,初担重任,六神无主,又似乎已倾情于青年绅士———孩子的伯父,她的雇主,并在潜意识中希望赢得他的信任与喜爱,以至最后能与他缔结姻缘。
女教师在庄园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这一点,初到庄园,她就迫不及待地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博取两个孩子的好感。
当她发现他们不愿意听从于她时,就怀疑是原来的男仆和前任女教师从中作梗。
她焦急的心理和扭曲的心态使她幻想出已经死去的两者的身影,把本不存在的虚幻景象强加于两颗弱小的心灵,结果是离异了弗洛拉,吓死了迈尔斯。
这样看来,这位女教师决非心地善良之辈,而是一个心理变态,行为乖张和别有所图的反面角色。
再次,格洛斯太太,迈尔斯和弗洛拉的活动,叙述以及对女家庭教师的反应完全存在于女教师自己的叙事之中。
她们并不能为女家庭教师提供可靠性保证。
小说以迈尔斯之死戛然而止,以至于无法对道格拉斯、女家庭教师、格洛斯太太做出恰当的评判。
基于五个小说人物66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的不同叙述与行为,女家庭教师这个“语言符号”,在差异性的不断寻找中,似乎已从根本上接近虚无。
正如同作者詹姆斯所说:“在真实和想象之间,在物质和心理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线。
真实总是并仅仅是个人的真实,是某个人的真实。
”在《螺丝在拧紧》中女家庭教师及其鬼魂经历并非意义之所在,该小说反映了家庭女教师在布莱庄园悲剧性的心理困境,是一曲社会小人物的悲歌。
三、小说的叙述模式的自我解构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关于鬼魂的故事,但是,鬼魂的存在是不确定的,或者说不稳定的。
一方面,鬼魂叙事具有强烈的言后力量:弗洛拉被折腾得高烧病倒,迈尔斯受惊吓死去,因而,鬼魂的存在、来源及其邪恶似乎是确定的。
但是,鬼魂故事的确定性是建立在其叙事者(女家庭教师)与格洛斯太太的可靠性基础之上,而通过女家庭教师的手稿叙事的稳定性须要上诉到第一叙事人“我”,然而“我”的叙事本身却是不稳定的。
“我”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鬼魂故事的真实性幻觉,可是这个“我”充其量只是一个关于道听途说的见证者,他可以忠实地讲述他所听到的事情,但是事情本身可以是不真实的,所以他并不能作为叙述确定性的最后支点。
小说的叙述形成某种不断延宕的、关于道听途说的,其开放结构预防了叙事的封闭从而打破了意义的确定。
在这篇鬼怪小说中,既没有嘎吱作响的户枢声,也没有铿锵抖动的铁链声,更没有发出格格作响的甲宵声,甚至作为读者,自始至终都没有确实的读到有关鬼魂的描述。
所以对于那些问题。
他们也许会被詹姆斯的写法搞糊涂,甚至会被他那拐弯抹角的构思所激怒。
如果我们用传统的理解方式来阅读这部作品,就不免会陷入诸多二元对立所造成的困扰之中而不能自拔;究竟是真的有幽灵,不是女家庭教师的幻觉?到底是幽灵,还是家庭女教师的日益放纵或别的什么原因导致了迈尔斯的死亡?那两个孩子真是行为不轨,还是针对家庭女教师无事生非的一种反映,还是那两个幽灵的影响?等等。
然而,当我们抛开小说中存在的若干个二元对立中心,用解构主义的方法去理解这部作品,我们就会从这些争论之中解脱出来并可以欣赏到亨利·詹姆斯这部小说的多层含义。
[参考文献][1]亨利·詹姆斯.袁德成.螺丝在拧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2]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3]Lyall Hppowers.The Portable HENRY JAMES[M].Copyright renewed Viking Penguin Inc,1979.[4]Charles E.Bressler.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m to Theory and Practice[M].Prentice Hall Engle-wood,Cliffs,New Jersey,1994.[5]Atkins,G.Douglas.Reading Deconstruction:Decon-structive Reading[M].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Lexington,1983.[6]Jefferson Ann.Structuralism and Post Structuralism [M].Totowa,NJ,1982.责任编辑:张新潮Henry James’The Turn of the Screw:A Deconstructive ViewZHOU Xiu-yu(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Abstract:Henry James is the famous American realistic writer of middle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19th century,enjoying equal popularity with Mark Twain and Howells.The Turn of the Screw is one of the masterpieces in James’works.On the basis of deconstructive theory,this article analyzes Henry James’literary creation ideas,woman images,and narration mode in The Turn of the Screw in order to appreciate this novel from different view.Key words:Henry James;The Turn of the Screw;deconstruction;binary opposition 76第9期周秀玉:对亨利·詹姆斯《螺丝在拧紧》的解构主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