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我国学术界关于“梯度推移” 学术的讨论
一、反梯度推移论:区域的技 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 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因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 定。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且 条件具备,那么不论区域处在 哪个梯度上,都可以直接引进 先进技术,进行优先开发。因 此,处于低梯度的区域,也可 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实行 跳跃式的发展。
结果:就是使现代生产不断地向条件优越 的核心区集中,进而产生巨大的聚集规模 效益,并推动核心区的发展梯度不断向顶 端攀升。----极化效应
扩展效应 ——促进低梯度区域的发展
所谓扩展效应是促使高梯度区的生产向周围的低 梯度地区扩散,进而在客观上促进低梯度区经济 的发展。 扩展效应的作用 : 1、初级行业及其产品初步加工工业的发展。 2、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技术“外溢” 现象。 3、污染重的工业部门的发展。 4、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5、先进城市带对落后地区的支持。
——高梯度区域的产业创新问题 ——中等梯度区域的产业调整问题 ——低梯度区域的产业升级问题
1、处在高梯度区域的产业创新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战 略,就是集中全国的精英,建立起一 批新产业开发中心,把科研、开发与 生产结合成整体,经加速创新的进程。
如美国建设硅谷的经验。
资料:美国硅谷
产业(产品)生命周期论
美国哈佛大学费农等人认为,工业 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在发展工程 当中必然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 老四个阶段。并由这四个阶段形成了 一定的产业发展梯次。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 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 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三种工业部门所处阶段示意图
创新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衰老阶段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老部门
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 ,在市场机制的 作用下,它们必然循环周转,进而产生区域经济 梯度的转移。 在创新阶段,一些重要的新兴部门和新产品一般 都布局在经济最发达的高梯度地区即中心地的大 城市(高梯度区域)。 在发展阶段,新产业或新产品已经产业化生产, 只要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其生产规模可迅速扩 大,销路可迅速铺开,收益将大幅度上升(中间 梯度区域)。 在成熟与衰退阶段,新产业或新产品经过长期生 产,已转变为一般普通的产业或产品,进入普及 性的标准化阶段。市场逐渐趋向饱和,增长缓慢 直至停止(低梯度区域)。
(二)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 和特点 ——产业(产品) 生命周期论(费 农)
雷蒙德· 弗农(Raymond Vernon) 1931出生,早期曾致力于区位经 济学的研究,后转入对信息和专业 化服务的研究,于1966年发表《产 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 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
1、什么是经济梯度
——产业区位原理告 诉我们,产业布局一 般都是由中心地向周 围辐射,其经济技术 水平逐级递减,这样 就形成了地区间经济 发展水平的差别即梯 度。这样可以把经济 区域分为高梯度区域、 中间梯度区域和低梯 度区域。
高梯度区域 ——通常中心地是高梯 度区域。该区域产业 布局的水平高,特别 是具有创新能力的、 技术和资本密集的产 业在这类地区布局的 密度高,具有很高的 经济发展综合水平。 例如我国的长三角、 珠三角、环渤海经济 区等等
(主导论更具有客观现实, 更具科学性)
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极化效应;
——扩展效应;
——回程效应;
(一)极化效应
核心区通常具有现代经济发展上的科 技力量雄厚和科技水平先进的优势、交通 发达和通讯联系便捷的优势、基础设施完 备和市场体系完善的优势、资本充足和市 场购买集中的优势、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 高和现代文明意识强的优势等,因此具有 极化能力。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核心区的经 济发展水平高,特别是分工与协作的程度 很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同区域聚集效益可 以相得益彰,互补强化。
(三)回程效应 ——遏制低梯度地区的发展
如果说扩展效应是一种“利己又利他”的 极化;那么回程效应则完全是一种“损人 利己”的极化 。 1、什么是回程效应? 在高梯度区域与低梯度区域的强烈反差之 下,必然会导致边缘区的优质要素大量向 核心区回流,以至超过核心区对边缘区的 扩展效应,从而起着削弱边缘区的作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 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 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与产品周期相对应,经济部门可以分为处 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兴旺部门、成长到成 熟阶段的停滞(过渡)部门和成熟到衰退 阶段的衰退部门三类。 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 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如果主导部门是衰 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
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活动(包括 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 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 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梯度推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 二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 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次类推。 于是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区域,使 整个区域成为高发展梯度区域。
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的 圣克拉拉谷地,是一个由十 几所大学和几千家高技术公 司组成的新兴工业区。这里 是激光技术、微处理机、影 像游艺机、家用计算机、无 线电话、袖珍计算机等新技 术和高科技产品的诞生地。 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和电 脑软件产地。因为制造电子 元件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硅, 所以人们称这个工业区为 “硅谷”。
各工业部门评分
兴旺部门 军火 电力设备 运输设备 化工产品 橡胶与塑料 制品 机床 一般机器制 造 评 分 9.2 8.5 8.2 7.8 7.6 7.1 印刷出版 金属制品 纸张、纸浆 石料、黏土 与玻璃制 品 家具及室内 装饰 服装 停滞部门 评 分 6.0 5.8 5.4 4.4 4.4 3.8 冶金 石油与煤 食品 皮革及其制品 纺织 木材及其制品 衰退部门 评 分 3.2 2.4 2.4 0 0.8 0.7
中国几大行业目前的生命周期状况
3、 石油冶炼、超级市场和电力等行业已进入成熟期阶段。 成熟期的行业通常是盈利的,而且盈利水平比较稳定,投 资的风险相对较小。 4、 煤炭开采、自行车、钟表等行业已进入衰退期。 如果是长期投资,这种投资可能存在较大的不安全性。
产业生命周期与区域梯度的关系
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部门主要是由 处在创新阶段的新兴产业所组成,就说明 这个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后劲很足, 可被列入高梯度地区。 如果这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部门主要是由 那些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 产业组成,则地区经济必定会增长缓慢, 经济效益低下,企业开工不足,属于低梯 度地区。
2、处在中等梯度区域的产业调整 问题
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由于没有能适应时代 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致陷入了危 机之中的新地区,惟一切实可行的发展战 略是通过大力创建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 改变地区产业结构。
3、处在低梯度区域的产业升级问题
在低梯度地区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 是初级产业与一些衰退部门。低梯度地区 为了缓解这种处境,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策 略,集中力量实现经济起飞(即产业升 级) 。
并存论
认为梯度转移同时存在着 梯度推移、跳跃式推移、 混合式推移三种形式。但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 展水平阶段,它们的作用 大小有别。在经济发展水 平低的国家或者时期,跳 跃式推移比较多。而在经 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 者地区跳跃式推移比较多。 (陈寿山)
主导论:
梯度推移主要的形 式依然是以高梯度区 域的发展来带动低梯 度区域的经济发展。 其它的形式只是发生 在少数领域、个别区 域和特殊时期。(张 可云)
发达国家内部的落后地区,为了实现经济起飞, 可以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 一个落后国家在其发展的早期,必须善于运用国 外资本与技术。
低梯度区:
通常把辐射最偏远 的地区称为低梯度 区域。由于区位条 件的制约,该区域 产业布局的水平低, 技术程度不高,因 而经济发展综合水 平落后。
中间梯度区域:
在高梯度区和低梯 度区之间还存在着 若干中间梯度区域。 这类地区的过渡性 特色很强,若组织 得力,便可很快向 高梯度区演进;若 开发不当,可能长 期停滞,甚至衰退 到低梯度区。
回程效应的要表现:
首先,边缘区十分短缺的资本在利益的驱 动下大量回流到核心区。 其次,边缘区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向核心区。 第三,边缘区只得发展那些由核心区转移 出来的衰退产业(产品),难以凋整和改善 本已十分落后的产业结构。 (落后地区发展雪上加霜)
不同梯度区域的产业布局问题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 梯度理论
学习要点
——经济区域梯度的概念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和 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推移理论的基 本观点 ——我国学术界关于“梯度推移”的 讨论 ——不同梯度区域的产业布局问题
梯度就是由低到高过渡的空间变化。 如海拔高度的变化;我国从南到北降 水的变化,温度的变化,按照一定的标 准可以划分为一定的梯度。经济发展 也是这样,比如中国的东中西经济发 展水平的层次变化;广东省经济发展 水平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四周的变 化。
中国几大行业目前的生命周期状况
中国几大行业目前的生命周期状况
1、 太阳能、某些遗传 工程等行业正处于行业生 命周期的幼稚期。如果计 划在这些行业进行投资, 存在获得很高收益的可能。 2、 电子信息(电子计 算机及软件、通讯)、生 物医药等行业处于行业生 命周期的成长期。由此便 可初步判断生物医药行业 将会以很快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