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蛋白质和核酸化学
N H
H
H
5´磷酸
O P O OH CH2 H H OH O
H
O P O OH CH2 H H OH O
O
(H) OH
(H) OH
3´羟基
N H H (H) OH
N H H OH (H)
(二 )核酸的表示方式
A 3' P 5' P
C 3' P 5'
G 3' P 5'
T 3'
OH P
5'
线条式
5′PAPCPGPCPTPGPTPAOH 3′ 5′ PACGCTGTAOH 3′
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变性(加热) 复性(缓慢冷却)
杂交(缓慢冷却)
探针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1.元素:碳、氢、氧、氮 2.组成特点:蛋白质含氮量是13%-19%,
平均约为16%,即1克氮相当于6.25克蛋 白质。 3.计算蛋白质含量的公式: 每克样品中含氮g数×6.25=每克样品中所 含蛋白质克数
练习题
试问100g大豆中含蛋白质多少克?
五、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 + + +
+ +
(三)蛋白质的沉淀
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1. 盐析:加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分段盐析:调节盐浓度,可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 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血清球蛋白(50%(NH4)2SO4 饱和度),清蛋白(饱和(NH4)2SO4)。 2. 加有机溶剂:控制低温可得到不变性的蛋白质沉淀。 3. 加重金属盐 :利用该性质抢救重金属中毒者 4. 加某些有机酸: 单宁酸、苦味酸、钼酸、钨酸。临床检验中可用 这些酸类检查尿蛋白。
核苷
碱基 磷酸
嘌呤碱——A、G 嘧啶碱——C、U、T
核酸的结构层次: 核酸→核苷酸 核苷酸→磷酸+戊糖+含氮碱
二、核酸的分子组成
(一)核酸的基本成分
1.磷酸 (比较:蛋白质中的氮比较恒定) 2.戊糖(核糖RNA和脱氧核糖DNA两种)
NH2
3. 含氮碱:
嘌呤(purine)
N
N
NH
N
N 7 8 9 NH
双螺旋键即解开,形成无规则的线团。伴 随DNA的变性,OD260增高(增色效应), 粘度降低,生物活性消失。
(四)核酸的复性
变性DNA在适当的条件下(除去变性因
素),可使两条分开的链按照碱基配对规 律重新缔合(reassociation)成双螺旋结 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复性后的DNA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都得 到部分恢复。 减色效应:复性的DNA溶液紫外吸收下降
N
NH2 N N OH2 C HO P O O OH O N
HO P供应)
cAMP(信息传递)
三磷酸核苷与环化核苷酸
OH HO— P ‖ O
~
OH O— P ‖ O
P ~ O—‖ O
O
-
AMP ADP
ATP
3、DNA的热变性:
DNA稀盐溶液加热到80~1000C,几分钟内
二级结构:三叶草型
O 3' O C H C R NH2
氨基酸臂 功能:结合氨基酸
DHU环 功能:与核糖 体rRNA结合
TC环 额外环 (可变环)
反密码环
二氢尿嘧啶
反密码子 功能:识别密码子
假尿嘧啶
三级结构:倒L形
* tRNA的功能 活化、搬运氨基 酸到核糖体,参与蛋 白质的翻译。
tRNA三级结构
(1)种属差异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种属差异十分明显,但相同 部分氨基酸对蛋白质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根据 蛋白质结构上的差异,可以断定它们在亲缘关 系上的远近。 (2)分子病 ——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与 正常有所不同的遗传病。
镰状细胞贫血(sick-cell anemia) 从患者红细胞中鉴定出特异的镰刀型或月牙型细胞。 β- 链 1 2 3 4 5 6 7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三)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
有的蛋白质分子由两条以上具有独
立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 连聚合而成,其中每一条肽链称为 一个亚基或亚单位(subunit)。 各亚基在蛋白质分子内的空间排布 及相互接触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四)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多肽链
3.生物活性肽
(1)
(2)
(二)
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的一级 结构一旦确立,其空间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也基本确立。
四、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多肽链需通过各种方式卷曲成特定的空间
结构。蛋白质肽链通过折叠、盘曲,使分 子内部原子形成一定的空间排布及相互关 系,称为蛋白质的构象,即空间结构。 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有氢键、 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和二 硫键,统称为次级键或副键。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包括二级、三级和四级 结构。
—A-T-G-C-C-A-G-G-T— 5ˊ 3ˊ 5ˊ —T-A-C-G-G-T-C-C-A— 3ˊ
O
O P O OH CH2 H O H H OH OH (H) OH H OH N OH O O P OH OH
P O OH CH2
N
OH
3 ´,5 ´ -磷酸二 CH 2 O 酯键
H H
O H H
第二章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
单元目标
1.列出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元素组成特点及
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 2.描述蛋白质分子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简述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4.说出蛋白质的分类 5.叙述核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1.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 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1)作为生物催化剂 2)代谢调节作用 3)免疫保护作用 4)物质的转运和存储 5)运动与支持作用 6)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 3. 氧化供能
字母式
多核苷酸链
5′—端
3′—端
(三)核酸的空间结构
1. DNA的碱基组成及规律 碱基组成:A、G、T、C Chargaff规则: (1)所有DNA中都均存在以下关系A=T、 G=C,即嘌呤=嘧啶 A+G=T+C (2)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属特异性,而 无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也不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RNA的空间结构
——RNA分子通常以单链的形式存在,但是单链可以在 某些节段回折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
(1) tRNA
主要特征:1.四臂四环;2.氨基酸臂3′端有 CCAOH的共有结构;3.D环上有二氢尿嘧啶 (D);4.反密码环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相互 作用;5.可变环上的核苷酸数目可以变动; 6.TψC环含有T和ψ;7.含有修饰碱基和不变核苷 酸。
游离核苷酸的作用: ①是生物体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体, 如ATP。 ②是合成糖原、磷脂、蛋白质、DNA和RNA 所必需的物质和原料,如各种核苷三磷酸。 ③是某些重要辅酶(基)的组成成分。 ④有的核苷酸是体内代谢调节的重要物质, 如cAMP和cGMP。
NH2 N O OH O OH O OH OH OH N O N N
COO+H N—C —H 3 α R
两性离子形式
R
不带电形式
科普知识: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
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 必需氨基酸。 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 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 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对婴儿来说, 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这就提醒人们不要挑食,食物面越广越好。
意义:是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2. DNA的二级结构:
(1)Watson—Crick双螺旋结构模型: 特点: a.双链反向平行右手螺旋 b.糖-Pi 在螺旋外侧构成主链骨架, c.碱基在内侧且与轴平面垂直 d.配对碱基形成氢键,总是A与
T、G与C为碱基对,碱基对间
氢键数:A=T、G≡C e.螺旋直径为2nm, 10对核苷酸上
三、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一)肽键和肽 * 肽键(peptide bond):是由一个氨基 酸的 -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 -氨基 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R1 H2N C C H O H OH + H N C COOH H R2 H2O R1 H2N C
H
H C N O
H C COOH R2
肽键
2.
5 4
6 3 N
1N 2
腺嘌呤(adenine, A)
O N
NH
NH
N
NH2
鸟嘌呤(guanine, G)
嘧啶(pyrimidine)
5 4 3 2 N
O
NH
6 1 NH
NH2
NH
O
尿嘧啶(uracil, U)
O H3C
N
NH
NH
NH
O
O
胞嘧啶(cytosine, C)
胸腺嘧啶(thymine, T)
1.用定氮法测出1g样品大豆中含氮0.058g,
2. 用凯氏微量定氮法测得0.2ml血清中含
氮2.1mg,问100ml血清中含蛋白质多少克?
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0标准氨基酸 氨基(-NH2)和羧基(-COOH)
COOH
H2N—Cα—H
腺嘌呤核苷酸AMP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AMP
鸟嘌呤核苷酸GMP
胞嘧啶核苷酸CMP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dGMP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CMP
尿嘧啶核苷酸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