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012 3 4 5 6 /N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
0123 4 5 6 /N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 A、B 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 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A” 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
试卷第 5页,总 19页
(1)求小汽车在 A、B 间行驶的速度。__________ (2)若汽车和人总质量为 1 600 千克,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 0.15 倍。此时汽车的牵引力多大?________________ (g 取 10 牛/千克) 11.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1)现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 2.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 A,砝码 B,弹簧 测力计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 然后通过木块 A 上增加砝码 B 以改变 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 A 受到 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 A 的速度大小关 系为 v1=v3>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和(b)两图可知:___; (2)比较(a)和(c)两图可知:___. (3)c 图中砝码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
试卷第 1页,总 19页
3.在图中,A 是平面镜,B 是镜前人眼位置,C 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 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 C 对应的物点 D。 (2)完成眼睛看到 C 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_____________)
试卷第 3页,总 19页
(1)同学们是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如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两图的实验,得到的 结论是:________。 8.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科学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 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
试卷第 4页,总 19页
高的是________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 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 度与弹簧原长有关________ 。 9.如图所示,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等).小车自斜面顶 端从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测得如表所示结果: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探究题
1.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 700kpa 以内,但有些司机,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 2t 的 6 轮汽车,核准载 货量为 4t,实际装货 8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0.02 平方米(g=10N/Kg)求: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 u/cm 相同
物高 h1/cm 相同 像距 v/cm 4.0 8.0 12.0 16.0 20.0 24.0
像高 h2/cm 2.0 4.1 6.0 8.0 9.9 12.0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
请分析回答: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3)为了在 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简
试卷第 8页,总 19页
要说出操作方法)。 19.设计实验,探究用四种方法储藏牛肉,并比较哪种方法最佳。 (1)写出储藏牛肉的四种方法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写出牛肉储藏前后使用的器材,应做的工作,得出的结果及记录结果的方法。___ (另建立表格) (3)设计记录结果的表格。_______ 20.小乐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操作如下:
次数
入射角折射角Fra bibliotek110°
15.1°
2
20°
30.9°
3
30°
48.6°
4
40°
74.6°
(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 的关系是_________.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___________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 “空气射向玻璃”). 1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试卷第 2页,总 19页
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 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 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 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各 写一条即可)。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学生课桌质量为 9kg,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 4×10-4m2; 某同学将底面积为 2.5×10-3m2, 装有质量为 1kg 水的塑料水杯放在课桌的桌面上。(不 计水杯的质量,取 g=10N/kg)求:
(1)课桌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_。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想两端的小盘里加 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 F1、F2 不在同一直线上, 观察到木块发生________.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拉力 F1、F2 作用在同 一直线上。 (3)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方向相反,作用 在________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 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表面状 况
摩擦力的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
小
s/cm
毛巾
较大
15
棉布
较小
25
木板
很小
50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向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3)分析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平面越光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_____, 速度减少得越________。 (4)猜想: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阻力时,它将________。 10.有人驾着一辆小汽车在合宁(合肥至南京)高速公路上行驶,在车到如图所示的 A 处 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上午 8 时整;当车到 B 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 是上午 8 时 48 分。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 越_____; (3)由_____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_____。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 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 p 乙_____p 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向墙上按图钉。已知图钉的钉帽面积为 1cm2,针尖的面积为 0.5mm2,手指作用在 钉帽上的压力为 20N。 求:
试卷第 7页,总 19页
(1)手指对钉帽的压强__________ (2)针尖对墙壁的压强。_________ 17.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作用在小卡片上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两个拉力方向_____。 实验中通过调整钩码的数量来改变_____。小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的理由是_____。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瞬间小卡片_____(平衡/不 平衡)。此步骤是为了探究_____。 (3)保持右侧滑轮的位置不变,降低左侧滑轮的高度,如图乙所示,在两细线上各挂 一只钩码时,小卡片_____(能/不能)平衡。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明下 一步的操作是_____。 18.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 800 粒,培养皿(直径 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 水等。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 6 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 A、B、C、D、E、F;将脱脂 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 600 粒种子并随机分成 6 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 8 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 到 6 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 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