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买卖合同概述(ppt 34页)

买卖合同概述(ppt 34页)


时间地点质量
交付标的物
风险转移/所有权转移 孳息归属
移转标的物所有权
瑕疵担保责任
物的瑕疵担保 权利瑕疵担保
支付价款
接受标的物
检验标的物
通知义务
第二节 买卖合同的效力
基于债的相对性,我们可以知道合同的效力主要是指 合同在当事人之间效力,即合同的内部效力。 一、出卖人的义务 (一)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
请问,何为交付 ? 1.交付标的物
(1)交付的形式: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拟制交付、 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指示交付)
(2)交付中的具体问题(参见P274) 从物的交付、交付人的范围(交付是一种什么行为?) 、交付的期限、地点、数量、包装方式等等。
2.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 (在债权行为模式下)很多情形,交付标的物的同时就
甲允诺。当即二人订立了买卖合同,价40万。但乙身上未 带钱,又恐走后甲将画卖与他人,遂与甲约定:该画于当 晚即归乙所有,乙明日带钱来取回。(未经公示,无对抗 力) <2> 约定标的物在交付完成一定期限后移转所有权的 <3> 约定标的物在特定条件成就后移转所有权的
④动产依法律特别规定移转所有权:情形较少
(一)标的物(必要) (二)数量(非必要) (三)质量(非必要) (四)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非必要) (五)价款(非必要) (六)违约责任(非必要) (七)包装方式(非必要) (八)检验标准和方法(非必要) (九)结算方式(非必要) (十)其他
参见ART.131
买卖合同中的义务
出卖人义务 买受人 义务
在占有改定场合下,买受人的所有权未经公示,若其后出 卖人擅自出卖,构成无权处分,买受人的所有权难以对抗 善意第三人。
4、指示交付
又称返还请求权的让与,是指在出卖的标的物为第三 人占有时,出卖人将对于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由买受人直接向第三人要求返还标的物。
③动产依当事人约定转移所有权
<1> 约定特定标的物自合同成立时移转所有权的 例:甲乃一名画家,以拜访甲,见一幅名画,欲买之,
(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 船舶、航空器、机动车辆等特殊动产,所有权一般也自
交付之时移转,但未依法办理登记手续的,所有权的移转不 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物权法 ART.24(登记对抗主义)
①动产所有权移转的基本规定 依《合同法》ART.133-134的规定,标的物为
动产的,其所有权移转可分为四种情况:
一般规则 Art.174: 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没有规定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Art.175:当事人约定易货交易,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的
,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
二、买卖合同的当事人 1、出卖人:对买受人的限制 P268
(1)合同法art.132 art.51 之检讨。 (2)处分权人的范围。 2、买受人:对买受人的限制 P268 三、买卖合同的标的物
<2>分期付款买卖
【1】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中,标的物所有权移转依 当事人的约定
【2】无约定的,适用交付主义,自交付标的物时 移转于买受人
2、不动产所有权的移转规则
《物权法》ART.9: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 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登记要件主义,债权形式主义 )
实现了标的物所有权的移转。ART.133 但在许多情形下 却又并非如此,我们须区别情况对待。
(1)动产的所有权移转规则
《物权法》ART.23: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 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合同法》ART.133: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移 转,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指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如仓单、提单等,以替代交 付标的物本身。
2、简易交付(ART.140)
指标的物在订约前已为买受人占有,(通常基于保管、 借用、租赁、试用、仓储等关系)合同生效即为交付。
3、占有改定
指动产买卖合同出卖人有必要继续占有该动产时,出 卖人和买受人缔结由买受人取得间接占有的合同关系而替 代实际交付。
⑤关于动产所有权移转的两种特别情形:
<1>所有权保留(ART.134) 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支付价金前保留所有权的,
应认定在买受人支付全部价金时,所有权才发生移转,而 非自交付时移转。
所有权保留具有一定的担保价值,故,标的物 所有权移转给买受人之前,若买受人不依约定付款 ,或将标的物出卖、出质或为其他不当处分的,出 卖人可以取回占有的标的物,但,买卖合同并不因 此解除。
1、现实交付
指直接占有的移转,依交付方式不同,所有权移转又分 为:
(1)出卖人送货上门的,以出卖人送货到约定地点并经买受 人验收后为交付。
(2)出卖人代办托运的,以办理托运手续后为交付
(3)出卖人邮寄的,以办理邮寄手续后为交付
(4)买受人自提的,以出卖人通知的提货时间为交货时间
2、观念交付
1、拟制交付(ART.135)
合同法分则
第十五章 买卖合同
第一节 买卖合同概述
一、概念、特征 Art.130: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
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1、双务合同 2、有偿合同 3、诺成合同(只有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例外
) 4、不要式合同(有少数例外) 5、买卖合同确定了有偿合同及转移标的物所有权合同的
既可以是现存物,也可是未来物。 (关于未来物与现实物下合同效力的问题以及对物权行为 模式的影响,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的区别)
既可以是特定物,也可以种类物。 既可以是有形物,也可以是无形物。 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其他财产性权利。 不可为禁止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则区别对待。P270
四、买卖合同的内容 注意区分买卖合同的必要条款和主要条款。P270
<1> 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从约定 <2> 法律另有规定的,从规定 <3> 在所有权保留买卖中,从其规则 <4> 除以上三种情形外,一律以交付完成时间为所有权移转
时间
②动产所有权自交付时起移转(一般规则) <1>交付:指将自己占有的物或所有权凭证移转给 他人占有的行为。交付最初的含义是对物的实际控 制,现代法又发展出了观念交付的方式。 动产交付的功能有两个: 哪两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