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名词解释(16分)1.职业道德2.公民意识3.刑罚4.企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个人礼仪修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义,遵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不仅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传递信息,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________________、公平公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首要的基本人权,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关键,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人权的保障,________________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

4.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议。

签定劳动合同是_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 ( )A.自我信任B.自我尊重C.自我关爱D.自我宽容2.健康的人格有着自己的特征。

下列不属于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的是A.有良好的情绪状态B.有良好的自我意识C.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D.有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3.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道德以________________为判断标准。

( )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善恶D.内心信念4. ________________是对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受教育者应享有的权利的一项是(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助学金C.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D.可以根据自我意愿随意决定上课与否6.下列不属于我国诉讼的基本程序的是( )A.刑事诉讼程序B.民事诉讼程序C.调解仲裁程序D.行政诉讼程序7.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8.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的一项是( )A.刑事违法行为B.扰乱公共秩序C.妨害公共安全D.妨害社会管理9. ________________是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 )A.劳动仲裁B.劳动调解C.行政复议D.寻求法律帮助10. ________________,就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负责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

A.赡养B.辅助C.抚养D.孝敬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包括( )A.仪容仪表整洁端庄B.言谈举止真挚大方C.服装饰物搭配得体D.表情自然舒展2.我们塑造健康的人格,要做到( )A.强化自我教育意识B.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C.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来磨炼自己D.不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来限定自己3.“内省”要真正做到( )A.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B.敢于自我批评,自我检讨C.敢于解剖别人,批评别人D.有决心改正缺点,扬长避短4.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A.行业性B.广泛性C.实用性D.时代性5.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别人发生纠纷时,也可根据选择非诉讼途径解决。

其中非诉讼解决纠纷的途径主要有A.调解B.上诉C.仲裁D.行政复议6.坚持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A.有法可依B.执行必严C.有法必依D.违法必究7.犯罪的主要特征有( )A.犯罪是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B.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C.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D.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8.中职学生自觉预防犯罪,应做到( )A.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B.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C.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D.充分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9.身份权包括( )A.亲权B.亲属权C.荣誉权D.姓名权10.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 )A.合法B.平等自愿C.协商一致D.诚实信用五、判断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9分)1.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犹如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见自己和评价自己。

( )2.女士在上班时可以穿低胸装和超短迷你裙。

( )3.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既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自尊与修养。

( )4.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有的权利。

( )5.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寻求法律手段解决。

( )6.自然人就是公民。

( )7.法定婚龄是必婚的婚龄,更是最佳结婚年龄。

( )8.我们中职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侵害行为时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 )9.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人类社会和人本身进步的根本要求,。

( )六、简答题(共14分)1.良好道德是对我们人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8分)2.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我们应当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社会主义权威?(6分)七、论述题(16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请谈谈它主要体现在哪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

3.刑罚:又叫刑事处分或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强制处罚。

4.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营性活动的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二、填空题1.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人际交往2.执法为民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核心内容3.生存权发展权稳定发展法治对话与合作4.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5.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确立劳动关系三、单项选择题1.B2.D3.C4.A5.D6.C7.B8.A9.D 10.A四、不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5.ACD6.ABCD7.BCD8.ABCD9.ABC 10.ABCD五、判断是非题1.√2.×3.√4.√5.√6.×7. ×8.√9.√六、简答题1.良好道德是对我们人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2)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3)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2.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我们应当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社会主义权威?(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反犯罪行为作斗争。

七、论述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请谈谈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其他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国家标志等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和根本利益,因此只能由宪法来规定和确认。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总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律保障。

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6分)1.自尊2.司法公正3.犯罪4.我们民法调整的民事关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人格是人的_______________、气质、_______________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_______________。

高尚的人格是_______________的支柱,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2. 我们倡导的家庭美德规范是_______________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其基本规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妻和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学习职业道德榜样,首先要善于_______________榜样,正确_______________榜样,还要与_______________相结合,把学习榜样的愿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

4. 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至_______________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_______________依法予以处罚。

因不满_______________周岁或者_______________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因不满_______________周岁或者_______________免于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5. 物权是权力人_____________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权利,它是作为其他财产权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而存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