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部分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教材第一第三

第二部分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与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教材第一第三


式作为新时期实现各项目标的战略选择。
2
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再次强调:把握宏观经济政策需要 站稳脚根,着眼升级,要把更多的力气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上,
推进转型实现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得升级版。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及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结合 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赋予建筑业的艰巨任务,当前建筑业要加 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筑行 业的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创新提升“一个理论”、明确转变 “两个竞争”、着力坚持“三个提升”、准确把握“四个走 向”,加快实现“五大转型”。
9
这些理论首次突破了建筑业是劳务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对项目生 产力论的研究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其中包括:关于项目管理 必须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的理论;项目管理是加快企业经营机 制转换有效途径的理论;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管理和生产
要素优化组合的理论;推行项目管理必然实行两层分离,而两层
分离又有不同内涵的理论;项目管理必须以“两制”建设为中心, 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管理责任系统的理
建筑业企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速了
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14
自从1991年建设部委托项目管理
委员会负责组织项目经理培训以来, 全国已有 100 多万名项目经理通过培 训取得合格证和上岗证。截止 2002 年取得政府行政审定资质的项目经 理已达 60 万人,其中具有一级资质 证书的 15 万人。 2003 年之后,取消 项目经理行政审批后又培训认证了 近百万注册建造师队伍,其中建筑 工程专业类一级注册建造师约为 16 万人。
总结推广阶段 (1993年-1997年)
完善规范阶段 (1998年-2002年)
国际接轨阶段 (2003年-2008年)
创新发展阶段 (2009年-2013年)
8
1. 从实践创造和理论探讨上把“项目法施工”
初期设想变为可操作的一种新型的施工管理模式,
并在理论上有较大的突破和成熟的阐述,初步形 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项 目生产力论、适应市场经济、操作性强、比较系 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
3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与 创新提升“项目生产力”理论
4
上世纪八十年代,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建筑业应成为国
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讲话精神,国家率先将建筑业作为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行业,特别是1986年国务院提出学习 推广鲁布革管理经验。1987年国家五部委发文在建筑业实
施以“项目法”施工为突破口,进行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
论;项目管理必须实行业务工作系统化管理的理论;项目管理要
着力创造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和作业层新型关系的理论;项目管 理中必须把培养造就一支项目经理队伍作为战略任务的理论;项 目管理必须创造企业内外部市场环境的理论;项目管理必须加强 企业全面建设,坚持党政工团协同作战的理论等等。
10
2. 政府主管部门不失时机地抓住建筑业企业管理体 制改革当中的矛盾并及时地进行政策指导,制定和建立
12
3. 进行了建筑业企业内部两层分开建设和适
应市场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机 制的转换和行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企业从新 管理理念的高度来规划多种经营,实行一体化 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经验。
13
4. 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法律、会经营、 善管理、敢负责、作风硬、具有一定专业技术
的工程项目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才队伍,明确了项目经理在
了以资质管理为手段的三个层次的企业资质管理体系。
逐步形成了以智力密集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 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劳务作业队伍为依托,国有与民 营(多种经济成分并举),总包与分包,前方与后方, 分工协作,互为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业企业组织
结构。
11
这个组织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这类企业数量不多, 但能量很大,处于整个组织结构的领军地位,所以称为“龙头 企业”。 第二个层次是具有独立承包能力的建筑施工专业承包企 业,这类企业数量大,门类多,既是第一个层次的依靠力量, 又是第三个层次的带动力量,处于整个组织结构的主体地位。 第三个层次是为第一、第二层次提供劳务,既可面向企 业又可面向社会的劳务专业分包企业,是建筑施工生产的主力 军,处于整个组织结构的关键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实践理论高度做出
了精辟的诠释、科学的阐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和总目 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 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做到八个坚持,其中特别强调了要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明确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
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从推行“项目法”施工到实行企 业内部两层分开、推动施工项目管理,建立项目管理新型 运行机制,创新“项目生产力”理论,体现了三者之间的 演化路径,构成自洽的逻辑关系。
5
(一)建筑业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基本经验和成效
6
现代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有着极其丰富 的内涵。项目管理具有项目单件性、建设周期性、过程渐进性、组织 临时性、目标明确性、管理集成性以及其成果不可挽回性的特点。它 是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某项复杂的一次性生产和工程 项目形成的全过程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传 播,项目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士所接受。特别是对从事工
程项目管理的注册建造师和业内人士,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当前在我们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进一步了 解研究和深化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其发展趋势,对转变建筑业转 变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7
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的六个阶段
引进学习阶段 (1982年-1986年) 研究试点阶段 (1987年-1992年)
15
5. 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促进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