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体育与健康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体育与康健课考核评价的方案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严重手段,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不但有起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反而挫伤了部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它显然已经不能顺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因此改进现行体育课考核方法,建立新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导,以“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多元评价为手段,构建科学的可操作的学生评价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优良的基础。

二、评价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
三、评价内容
本次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㈠运动参与㈡运动技能㈢心理素质㈣身体素㈤社会适应
四、评价要求
1、学科“课程标准”已列出不同学段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

在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时,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2、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素养。

坚决禁止纯正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的错误作法。

3、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更要注重学生的进步性,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充分发展。

4、注重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一般性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够,并提出建议。

要注意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予以引导。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应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用的指导。

有用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6、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突出评价指标多元化。

倡导“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

7、要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同学、教师、家长、领导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尊崇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8、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时,要注意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五、评价实施
1、学生评价由学校组织实施。

领导和指导学生评价工作。

同时,还要以年级或班级成立学生评价机构,详尽负责学生评价的实施工作。

成员主要由教师、班干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

2、学校根据本指导意见详尽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案及指标体系。

3、设计评价工具与方法
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多元的、综合的。

因此,相对应的评价工具与方法也必须多样化。

质性评价方法有: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等;定量评价可设计评价量表进行赋值得分、评等或采用考试等手段进行。

六、评价结果
1、评价结果的呈现
评价采用合格与不合格方法进行,以平时的考核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家长评、小组评等。

2、学校、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够进行客观描述,形成一个分析报告,并用明确、精炼、可测的目标术语表达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七、评价标准
(1)考勤情况,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评为不合格;
(2)参加锻炼情况较积极以上为合格,经常不参加为不合格,有时不参加但参加时表现积极可评为合格;
(3)练习效果较好以上评为合格;
(4)懂得某项球类技术、技能、比赛规则、简单载判法,并且能单独参与该项的锻炼与竞赛,评为合格;
(5)每年的体育基础知识测试以60分为合格;
(6)学生基本活动能力评价以原来体育课的评分标准进行;
(7)学生自评采用书面形式,结合自已平时上课情况,学习表现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自已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确定评价等级;
(8)教师的评价要建立在对所教班级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进行。

最佳以评语的形式在学生的自评基础上写出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并确定级别等;
(9)最后综合上面八项,六项合格以下为不合格,六项合格为不合格,七项合格为优良,八项合格为优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