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考题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创造灵感从众性二、回答问题1、唯物辩证法的内容2、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3、实验类型和作用4、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5、头脑风暴的原则和进行方式6、创造与智力的关系7、二选一1)具体说明找到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2)试举出网上搜索的缺点和你遇到的困扰,至少5点8、谈谈你对波普证伪主义的看法一、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5考题名词解释:(20)自然辩证法分析综合机遇创造新颖性(专利法中的)发明、实用新型等问答:(60)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及其产生背景;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各自的自然观;3、用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4、亚里士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5、详述寻找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6、头脑风暴法的规则和进行方式;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4考题一、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新颖性创造机遇分析综合(专利法)发明(专利法)实用新型二、简答1.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产生的背景?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两人的自然观?3.结合观察的易缪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4.“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进行方式5.亚里斯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6.寻求创新目标的方法三、论述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2008年1月考题一: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灵感创造性,新颖新创新性实用性等共十个其他想不起来了!二简答题亚里斯多德辩证观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结合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波谱的证伪思想创新的评判原则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第一篇绪言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古代自然观:1. 中国古代:五行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
元气说: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气"稀微无形, 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
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
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2. 赫拉克利特火为本源;罗各斯(规律);万物皆流(我们永远不可能同一次踏进同一条河);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和斗争。
3.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即万物;无理有理数;一切物都可以公度。
4. 诡辩学派:世界即存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不生不灭的;巴门尼德;学生:芝诺:二分辨;追龟辨;飞矢辨5. 苏格拉底目的论(世界之所以如此是神有目的的安排,神的目的使社会发展)、研究事物的目的而不是原因"辩论法":辩论双方;一方提出观点,另一方进行辩论;使一方承认自己错误,同意自己的想法。
6. 柏拉图理念观:理念是真实的世界;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理念世界是巨匠或造物主的杰作;认知即回忆,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回忆的过程7. 德谟克里特原子论:一切物质由原子和空虚组成原子是运动的,原子的大小形状不变,从而构成缤纷世界8. 亚里士多德(求学于柏拉图,为亚历山大的老师)2楼逻辑学矛盾律:一个命题必须有真有假,但是不能即真又假同一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项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排中律:任何正确的思维都有明确性。
在同一思维、议论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的公式是"要么A,要么非A"。
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观:一种理念不能说明多种同一事物理念世界的存在不能被检验没能证明理念向物质世界的变化理念不能证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实体论的主张者创立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目的因动力因地心说的宇宙体系(轻物上升,重物下降)生物阶梯论:分三类,动物、植物和人三、中世纪神学自然观1. 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奥古斯汀基督教的学说: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来世赏罚说、天启说。
2. 经验哲学: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大论证:不动之推动者之论证最终因论证自身必然性的论证真实性等级(上帝的真实性最高)目的因的论证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背景:三大突破:太阳系的星云假说尿素的人工合成地球运动三大发现: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进化论内容: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
一切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永恒的流动和循环的运动中。
(恩格斯在机械唯物论基础上提出的)物质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是并存的物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是并存的简而言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多样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当时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倾向的纠正和补充1.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性,又摆脱了古代自然观的朴素的、自发的属性,而且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建立的新的自然观,它是建立在精确的观察材料上的;2.它以自然界本身的真实联系代替了以往的哲学思辩的幻想的联系;3.是以事物内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说明自然界的多样性、统一性的。
第二篇科学研究方法论一、观察1.观察的定义:观察是获取研究对象自然信息的过程。
2.观察的过程:第一阶段感观接收对象信息,第二阶段头脑对有关信息的直接判断。
观察的客观性:3.观察的易谬性:产生的原因:观察的第一阶段信息产生、传播、接收过程中出现错误第二阶段感觉器官的误判:局限性和错觉头脑直觉的误判:习惯性印象、粗略错误的认识和理论的误导4."人为演示"的剖析(魔术和特异功能)眼见未必为实;事实不等于解释;人为欺骗的复杂性。
5.气功的本质:心理暗示;效果不等同于解释二、实验1.什么是实验:在控制和干预研究对象的情况下获取信息2.实验类型的主要特点:简化或纯化自然现象,排除干扰,把复杂条件变为简单条件 --析因和判决型实验创造新的条件--探索性实验获取精度数据--测量性实验寻找适用的手段或条件--优化性实验替代困难的实际过程--模拟实验3.机遇:偶然发现的重要意外现象。
4.捕捉机遇对研究人员的要求:留心意外之事;勤勉,不要怕白费力气;减少成见和想当然;相信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5.捕捉机遇的重要性和难度:三、归纳和演绎:1.归纳与演绎的定义:归纳是由特称命题过渡到全称命题的思维过程、非逻辑过程演绎是由全称命题过渡到特称命题的思维方式、逻辑过程∙2008-1-24 09:41∙回复∙∙informationspy∙1位粉丝∙3楼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2.亚理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方法:(1)归纳和归纳法归纳:由事实的知识过渡到这个事实的原因的知识归纳法:简单枚举法:若干单称命题的成立导致全程命题的成立直观归纳法:依靠洞察力感觉经验资料中看到的本质(2)演绎和演绎方法:演绎:从解释性原理得出对观察对象的解释演绎法:三段论:大前提所有的M都是P小前提所有的S都是M所以所有的S都是P(3)亚理士多德对科学解释中的前提要求:前提必须是真的;前提必须是无法证明的(不能用别人的前提证明);前提比结论更为人所知;前提必须是结论所作归属的原因。
四、分析与综合(牛顿的方法)1.牛顿的分析方法: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用归纳法进行论证,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到最普遍原因。
2.牛顿的综合方法:假定原因已经找到并且把它们立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他们发生的现象,并用观察和实验证明这些解释的正确性。
3.牛顿分析综合方法的两个特点:从少数对象的深入研究入手通过观察实验来决定"原因" 的取舍,大大提高科研效率4.牛顿分析综合中对原因的要求:真实:除那些真实而已足够说明现象者以外,不必去寻求自然界事物的其他原因;简单:自然界不做无用之事,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来夸耀自己;普遍性: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
五、科学抽象与理想化方法一、科学抽象1.科学抽象的定义:透过现象抽取本质的过程。
2.抽象的过程: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在头脑中对于对象从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规定;从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
二、理想化方法1.理想化方法的定义:用与研究对象有差别的便于处理的简化形成,代替对象研究方法。
2.理想化方法的运用:形成科学理论的概念基础(理论化概念的特征:严格、明确、简单、便于数学处理;与真实对象的差别尽可能小);设立理想条件,建立理想定理,或者进行理想实验。
3.理想化方法的理论依据: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公理化方法1.从欧几里德几何公理体系到牛顿的力学体系。
2.自然科学公理化的条件(牛顿标准):严格明确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不一定等于感知的测量如质量,但是对应;具有极高的概括性,而且是必不可少。
与观察实验一致的几条公理和法则(如牛顿三定律);相应的数学工具。
3.公理化的优越性:形式简明、逻辑性强;数值严格、运算方便;普遍性高;可靠性高(了解知道)第四篇创造性原理1.创造的定义:产生新颖,而且有特别效益的思想方案或成果。
创造性思维:创造时头脑中发生的思维活动2.创造的基本过程:寻找创造的目标和资料;寻找新思想;发现解决方案阶段。
创造度的定义,评价标准:新颖,独特,有不确定性。
3.创造与各种智力:认知能力:一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记忆力:人脑保持和检索已获信息的能力;发散思维:定义:思路能够多方向的发展思考特征:丰富性、灵活性、新颖性、精细性重要性,限度联想:把不同的概念、想法或印象联系在一起想象:34页中间?收敛思维:思路向单一方向发展的思考;评价能力:根据各种逻辑标准,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得出恰当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4.创造力与个性:有利的个性: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独立性与自主精神;富于冒险精神;决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批判与怀疑精神;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富于幽默感;不利的个性:从众性(有意无意地保持和其他人一样);∙2008-1-24 09:41∙回复∙∙informationspy∙1位粉丝∙4楼偏执(性格的片面和狭隘);刻板(对新变化的反抗、对新事物的反感、先入为主)。
第五篇技术创新方法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过程,典型过程,8个????1.技术创新的目标:需求是发明之母,找到一种需求并满足它(大众需要)--安全剃须刀,纽约黄金交易-爱迪生电报,议员表决-电报表决幻想与愿望--贝尔发明电话解决存在的问题----冰箱的异味-活性炭;消除缺点----索尼起家,便携式收音机声音失真,晶体管取代电子管便携式收音机增进功能----电风扇-摇头-定时降低成本----喷漆,许多漆跑到别的地方,喷不到目标上,造成成本高;通上静电提高效率----乒乓球拍原来没有海绵,50年代初日本人加上了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