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领导行为与领导理论(组织行为学浙大况志华).pptx
第六章领导行为与领导理论(组织行为学浙大况志华).pptx
–1、目标激励。2、物质激励。 –3、奖惩激励。4、信任激励。 –5、任务激励。6、行为激励。 –7、参与激励。8、关怀激励。
四、领导者的影响力
(一)权力性影响力
领导者的地位权力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强 制性影响力。它是由社会赋予个人的职 务、地位、权力等条件构成的。因此, 该影响力并非人人都有,只有群体组织 的领导者才有,它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 产生的一种强迫性的影响。
3、放任型领导
组织成员或群体有完全的决策权,领导 者放任自流,只管给组织成员提供工作 所需的资料条件和咨询,而尽量不参与、 也不主动干涉,只偶尔表示意见,工作 进行几乎全依赖组织成员各人自行负责。
二、行为方式理论
(一)利克特的“工作中心”与“员工中心” 理论
以L·利克特为代表的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研 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从40年代就开始了对领导 问题的研究。通过对许多领导人及其下属人员 的访问调查,他们发现领导人的行为或领导方 法基本上有两种形式。
(二)激励功能
组织行为学认为,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 一个领导者是否具有这种激励下属的能力,直 接关系到领导行为的效能。
事实证明,即使目标再好,组织再合理,管理 再科学,如果领导者缺乏激励功能或者不能很 好地发挥自己的激励功能,就无法实现企业的 目标。
领导激励方式
比较常用的领导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 种:
3、才能因素。领导者的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人际关系能力等。
4、情感因素。领导者对他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 心理以及采取的相应行为等等。
第二节 领导理论
一、领导方式类型论
勒温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度量,把领导者在领 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典型工作方式与作风分 为三类:
一类是专制作风,一类是民主作风,一类是 放任自流作风。三种极端作风并不常见,大 量领导人采纳的是介于其中二者之间的混合 型。
(二)领导者
所谓领导者,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 定条件下实现某一目标的行为过程者,简言之, 领导者就是实现领导行为的人。
1、权力是领导者的基本特征。 2、责任是领导者的根本属性。 3、服务是领导者的实质内涵。
(三)领导行为
领导行为是指领导者致力于实现组织目 标的行为。它是围绕组织目标而受领导 意志支配的领导主体行为和职能行为的 总和。
第六章 领导行为与领导理论
第一节 领导概述
一、领导、领导者与领导行为 (一)什么是领导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
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①领导是一种过程,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行动过程; –②领导是一种影响力; –③领导的目的在于达到群体或组织的特定目标。
(二)经理层的兴起
1841年10月5日,在美国的一条铁路上(马萨诸塞— 纽约)两列客车迎头相撞,导致二人死亡,七十一 人受伤。这次事故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人们严 厉谴责老板没有能力领导现代化企业,在马萨诸塞 州议会推动下,对这个铁路公司的领导体制进行了 大胆改革,建立了各级责任制,选拔有管理才能的 技术专家担任领导。而老板只拿红利,不插手具体 的经营管理业务。这就是美国第一家由全部拿薪水 的经理通过正式管理机构管理的企业。
形式
一是以工作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其特点 是:任务分配结构化、严密监督、工作 激励、依照详细的规定办事。
自然性影响力也称为非权力性影响力,实际 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威信”。这是由于领 导者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而受到的被领导者 的敬佩,靠领导者自已的威信和以身作则的 行为来影响别人接受自已的意见,从而起到 领导的作用。
构成
1、品格因素。领导者的思想、品行、道德、人格和 作风等。
2、知识因素。领导者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学 科知识等。
1、专制型领导
专制型领导者实行个人独裁领导,把权 力完全集中于自己手中,所有的政策均 由领导者个人决定;所有工作进行的步 骤和技术,也由领导者个人发号施令行 事;工作任务分配及人员组合,多由他 单独决定;领导者对下属较少接触,如 有奖惩,往往对人不对事。
2、民主型领导
领导者实行参与领导,把权力交给群体。主 要政策由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决定,领导者采 取鼓励与协助态度,通过讨论,使其它人员 对工作全貌有所认识。在所设计的完成工作 的途径和范围内,下属人员对于进行工作的 步骤和所采用的技术,有相当的选择机会, 民主型领导者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把自己 看作群体的成员。
三、领导的功能
(一)组织功能
领导的组织功能属于管理学研究的范畴,而不 属于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范围。管理学认为, 实现企业目标是领导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个目 的,领导者必须充分地利用主客观条件,制定,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系统,所有 这一切,就是领导的组织功能。
构成
1、传统因素。传统观念认为,领导者比一般 人高明,具有权威性,必须服从。
2、职位因素。居于领导职位的人具有组织赋 予的一切权力,强制被领导的个人、组织服从 指挥。
3、资历因素。领导者的资历主要与过去担任 过的领导职务有关,往往是资历越深,职位越 高,权力越大,强制性也越大。
(二)自然性影响力
特点
这种领导体制改革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使企 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开;第二,管 理企业的领导者都是从精通本企业生产过程的 技术专家中选拔,也就是说是由“硬专家”转 行的。经理制产生后立即在实践中显示出巨大 的优越性,并迅速在整个社会中得到普及和提 高。
续
(三)职业“软专家”领导 (四)专家集团领导
二、领导体制的变化和发展
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 大,企业领导体制也经历了一个变化和 发展的过程。
(一)家长制领导
家长制领导方式是从中世纪封建社会脱 胎出来的,生产和技术还很不发达的现 代工业企业初期的领导方式。企业不论 在生产上、技术上的领导,都沿袭着封 建主义的家长制的领导方式。老板既是 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者, 一切由老板说了算,一切取决于他的个 人经验和判断。这种领导方式一直沿续 到19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