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PPT课件


ABC分析法
品目数
A类
5-15%
B类
20-30%
C类
60-80%
资金占用额 60-80% 20-30% 5-15%
ABC分析法
二、步骤 搜集数据:单价,年销售量等。 统计汇总:计算销售额 %,排序 编制ABC分析表 绘制ABC分析图 确定重点管理方式
(2) ABC分析的一般步骤 ①搜集数据 ②处理数据 ③编制ABC分析表
❖ 二、库存的作用 ❖ 1.库存的积极作用 ❖ (1) 获得大量购买的价格折扣 ❖ (2)大量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 ❖ (3) 避免由于紧急情况而出现停产或供应中断 ❖ (4)防止涨价、政策的改变以及延迟交货等情况的
发生 ❖ (5) 调整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 (6)保持供应来源 ❖ (7)获得生产的节约 ❖ (8)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 (9)保留技术工人
2.库存的反作用 (1)库存会掩盖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差错 (2)库存会使社会需求虚增 三、库存控制的目标 1.保障生产供应 2.控制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 3.降低生产成本
❖ 四、库存管理方法
❖ 1. ABC库存管理法
❖ (1) ABC库存管理法的基本原理
❖ ABC库存管理法又称为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它是“关键的少 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帕累托原理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金 60
占 用
50
百 40 分
比 30
20
10
0
A
B
C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
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二)合理储存结构 既要满足供应总量又要满足市场变化对商品品种、 规格的合理比例
(三)合理储存时间 1、受销售时间的影响:销的快,储存时间就短,物
流部门要随时了解生产、销售情况、促进生产、 扩大销售、加速周转等。 2、受商品自然属性的影响:保证商品安全,减少损 失、损耗为前提 (四)仓库网点 批发企业储量大,零售企业储量小,库存相对集中
第二节 库存管理
一、库存的类型与作用 库存 ( 〈 GB/T18354-2001 中 4.14 〉中定义为处于储存状态的
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 在企 业中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 的资源。当某些库存承担起国家的安全使命时 , 这些库存通常被称为 国家储备。 1.库存的类型 ( 1 ) 按库存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领域进行分类:库存分为制造库 存、流通库存和国家储备。 ( 2 ) 按库存在企业中的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 库存、维护 / 维修 / 作业用品库存、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库存及产 成品库存。 ( 3 ) 按照库存的目的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周转库存、保险库存和战 略库存。 ( 4 ) 按价值进行分类:分为贵重物品与普通物资 ( 5 ) 按库存需求的相关性分类: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 存。
产品序 号
数量
单价(元)
占用资金 占用资金百分比
1
10 680
6800
68.0
2
12 100
1200
12.0
3
25 20
500
5.0
4
20 20
400
4.0
5
20 10
200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20 10
200
2.0
7
10 20
200
2.0
8
20 10
200
2.0
9
15 10
150
1.5
10 30
5
150
1.5
❖ ABC库存分类法就是根据库存品的年耗用金额的大小,把库存品划 分为A,B,C三类。
❖ ●A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75%--80%,其品种数 占总库存品种数的15%--20%;
❖ ●B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10%--15%,其品种数 占库存品种数的20%--25%;
❖ ●C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5%--10%,其品种数 却占总库存品种数的60%--65%。
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二、库存合理化 库存合理化:就是用最经济的方法和手段从
事库存活动,并能发挥其作用。 (一)合理储存量
是指在下一批商品到来之前,能保证这个期 间商品正常供应的数量,影响合理储存量的 因素有: 1.社会需求量:成正比 2.商品再生产时间:成正比,时间长、储量大 3.交通运输条件:条件好、储量小 4.管理水平和设备条件要合理
累计百分比
68.0 80.0 85.0 89.0 91.0 93.0 95.0 97.0 98.5 100
合计
10000
100
表6-1 ABC分析表
占产品项的百分比 分类
10
A
20
A
30
B
40
B
50
C
60
C
70
C
80
C
90
C
100
C
④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 ⑤绘制ABC分析图
100
90
80
资 70
ABC分析法
一、概念
ABC分析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托首创,又称巴 雷托分析法。1879年巴雷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 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日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 占全部人日收入的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就是著名的巴雷托图。该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 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 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 巴雷托法不断用于管理的各方面。195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 司董事长迪基将这一理论用于所属的某厂库存管理中,将主 要精力集中用于解决那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少数事物。
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二)库存的分类 ❖ 基本库存:补给过程中产生的库存。这种库存随每
日的销售不断减少,当库存降到某一水平时(如采 购点)就要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这种库存补充是 按一定的规则反复地进行。 ❖ 安全库存:因需求不稳定,防止由不确定因素的作 用而使订货需求加大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 中转库存:即运输过程库存。是指正在转移(处于 运输状态在途)或装在运输工具上待运的存货。
第六章
库存控制
第六章 库存控制
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第二节 传统库存管理方法 第三节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MRP技术
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二、库存合理化
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一、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一)库存的含义: 库存:表示某段时间内持有的存货 消耗品:在正常运营中消耗的但不构成成品 原材料:变成成品的投入物 在制品:处于生产过程中已部分完工的制品 成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