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作业(复习题)
1、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50、51页,两点。
2、自由创造这种特性为什么是最珍贵的?53页,三点。
3、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6
4、65页
4、怎样理解美和丑的辩证关系?70---72页
5、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说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从78页开始。
(2) 78页中间一段中。
6、社会美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形象的美侧重于内容?(1)100页,104页,两点。
(2)104-----106页。
7、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1)自然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人才有意义。
一方面一切自然不能自觉为美,另一方面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存在,所以那时自然美是不存在的。
人类社会出现之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把人类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自然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扩大。
8、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
社会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美的审美需求越强烈,越从功利的人向审美的人转化。
例如现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了,各国都纷纷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将许多著名的自然美景点列为人类文化遗产,如我国的黄山、张家界等。
对自然美的欣赏有着独特的情趣。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高尚情操
(4)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9、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
(1)136页
(2)形式美的根源是社会实践。
因为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
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形势美有相对独立性。
它不是具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他不直接具体的美的内容。
它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的,实在任命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过程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形式特征。
他远离了美的具体内容,形成了形式本身的特定抽象意义。
10、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
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
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
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不可能有艺术美。
所以,我们说艺术美作为审美对象,它是客观的。
11、什么是意境?怎样理解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
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
见景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12、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辨证关系?在传神中怎样体现主
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统一?
传神是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传神中的型与神是辨证统一的。
形似是基础,神似是形似的升华。
形指人物的外部特征,神指人的内在精神。
没有形作为基础,神就无所寄托,而有形无神,仅仅形似,则是模仿,谈不上创造,只有达到了神似,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才能表现为创造,才能称为美。
传神中的“神”实际上是艺术家所理解的和经过情感体验的“神”,传神的作品中既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特征,也表现了艺术家的爱憎和审美评价,两者有机地统一于形象之中,也就体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统一。
13、艺术为什么要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因为寻找和发现各门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自觉地掌握它们、认识它们,对于促进艺术的发展、繁荣艺术的百花园地有特殊意义,违背各门艺术固有的审美特性,违背各门艺术发展的特殊规律,都会导致创作的失败,所以艺术要分类。
艺术的分类标准是:作品的再现与表现的侧重和所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
根据这一标准,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和语言的艺术。
再现艺术有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等;表现艺术有工艺、建筑、书法、音乐舞蹈等。
语言艺术有文学等。
14、优美与崇高的特点是什么?你对其有什么看法?
(1)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
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或是山明水秀、波平如镜、倒影清澈的自然景色等,这些景色都是优美。
从美感上看,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从根本上说,优美体现了作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使人产生和谐与愉悦的美感。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和强劲的气势。
在形式上表现为粗犷激荡、刚劲雄伟的特征。
从美感上看,它给人以惊心动魄、激奋昂扬的审美感受。
从根本上说,崇高体现了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激烈矛盾状态所显示的伟大精神和力量。
(2)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类型,在本质上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显现,但是,它们在表现特征和给人的美感方面有显著区别。
15、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本质何在?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
悲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悲剧的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
在严重的实际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在这里,悲剧是一个美学范畴,而不是戏剧的种类。
16、“寓庄于谐”为什么是喜剧艺术的本质?
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决定了喜剧艺术的本质。
首先,一切艺术的
源泉都是生活,喜剧艺术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喜剧,喜剧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中的喜剧进行提炼、集中和能动反映的结果。
其次,生活中的喜剧的本质是:在倒错、乖讹、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生活的本质。
生活喜剧中的丑角都是用一种假象把自己的丑的本质掩盖起来,产生自相矛盾、乖讹的可笑形式。
生活中的这种喜剧本质和特点反映在喜剧艺术中就是“寓庄于谐”,即用诙谐可笑的形式表现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容。
艺术家必须按照生活喜剧本来的特点进行再现和表现,才能产生喜剧效果,产生优秀的喜剧作品。
所以,“寓庄于谐”是喜剧的本质。
17、喜剧中讽刺与幽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在于:(1)两者都是喜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在喜剧艺术中结合使用,互补长短。
(2)两者都有寓庄于谐的特点。
(3)两者能起到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效果。
(在笑声中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
两者的区别在于:(1)讽刺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否定现象;幽默既可以反映生活中的否定现象,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肯定现象。
(2)讽刺比幽默更辛辣、严厉,幽默比讽刺更轻松、温和。
(3)讽刺产生的效果是尖刻、嘲讽的笑;幽默产生的效果是会心的微笑、同情的苦笑或戏弄的讥笑。
(4)讽刺多用于揭露批判和严厉的批评;幽默多用于歌颂、愉快的取笑和轻松的批评。
18、什么是美感?美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1)271页(2)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