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

中医学院附中第____个
授课
教师
曲红燕
授课
时间
授课
年级
高一


信息技术
课题
获取信息的渠道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对象选择最佳的渠道和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2)了解信息数字化的常用方法,体验声音、图像信息数字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了解直接获取与间接获取的区别。
了解间接获取信息的具体方式。
重点突出借助一定的外界渠道或人的特点。
通过问题情景,引出直接获取信息的概念。
先由学生回答,记录学生的方法。
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出间接获取信息的概念。
将间接获取信息的概念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
强调直接获取与间接获取的联系。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要亲口尝一尝”,这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直接获取:主要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直接获取。
从古到今,充分利用人体的感官功能获取信息,始终是人类信息获取的主渠道,人们可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等感知信息。
情景2:你认识猪草吗?
如果不认识猪草,你怎样将猪草割回来?
刚才大家所说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一定的外界条件,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称为间接获取,即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
教学
重点
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体验信息数字化的过程
教学
难点
根据问题确定任务需求和信息来源、并获取信息。
教学
方法
教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
学法: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研究
课题
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式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承上启下,引出课题]
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意识到信息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要想及时的利用信息,就必须准确的获取信息。正如一所大学图书馆的大门上刻着的一句话:“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获取信息与信息本身同等重要。
明确采集信息的要求。
教学过渡:从获取信息的具体方式过渡到信息的数字化。通过提问,引出信息数字化的概念。
通过介绍我国OCR技术的发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动手制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亲身经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制定活动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避免小组学习的个别化。




很明显,要想把报纸上的内容存储到计算机中,必须要将纸介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板书)
环节二: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步骤1:教师介绍文字信息的数字化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文字信息的数字化。其中利用的主要工具就是扫描仪,这实际上是一种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简称OCR,主要是利用专用设备对印刷文字或手写文字进行识别并转化为文字编码存储到计算机中。
1.听见铃声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2.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3.利用网络收发电子邮件。
4.买了一张周杰伦的CD回家欣赏。
5.现场观看“好运北京”赛事。
说到比赛,我们马上想到了刚刚圆满落幕的奥运会。北京承办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回顾一下2008年奥运会的相关信息,根据了解填写信息表
(1)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能够务实而有效地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优化。
(3)体验数字生活的快捷和方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通过人与人的沟通获取信息
2.通过查阅书籍和报刊等资料获取信息
3.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
4.通过影视资料获取信息
5.通过电子读物获取信息
6.利用数字设备获取信息
7.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对各种方式进行简单举例说明。
步骤2: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直接获取与间接获取的相辅相成性,请看以下事例分别运用了哪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幻灯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采集情景的创设:
声音采集小组:
1.生日在10月份的同学,我们提前祝他生日快乐。
2.录制自己的座右铭,激励我们努力学习。
3.如果你的朗诵能力比较好,请录制本人朗诵的一首诗。
注意:声音采集时间不能超过30秒。
图像采集小组:
1.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2.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3.讲课的老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获取信息的渠道。(板书)
学生讨论问题。
聆听老师讲解
通过名言引出本课课题,让学生意识到获取信息与信息本身同等重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展开教学]
环节一:获取信息的两种渠道
步骤1:信息获取渠道的知识点学习
情景1:哪个甜?
苹果、橘子、葡萄,你认为哪个甜?如何知道?
步骤2:利用小组探究体验声音、图像信息的数字化过程
学习形式:
小组探究,体验声音、图像信息的数字化过程。
四个组学习声音信息的采集,四个组学习图像信息的采集。
要求:
每个组必须全员参与,利用现有设备,或录制一段声音,或拍摄一组照片。
学生回答:
录入、扫描、拍照等
聆听讲解,了解OCR技术。
学生分组进行声音和图像数字化技术的学习。
通俗一些说,就是要借助一定的外界渠道或人来帮助你获取信息。
注意:
在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使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信息。因此两种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分不开的。
间接获取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以下7种:(幻灯片)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1)上网查看
(2)查看书籍
(3)询问农民
(4)把猪赶出去,利用猪寻找答案。
展示学生填写的信息表,师生一起探讨信息表的填写内容。总结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将事例与获取信息的渠道进行连线。
打开电子档案袋“奥运知识大挑战”文件,填写你对奥运知识的了解。
通过介绍获取信息的具体方式,进一步理解间接获取信息的意义。
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过渡:从获取信息的渠道过渡到获取信息的具体方式。
承上启下,过渡到信息获取方式的理解练习。
通过填写信息表,加深学生对获取信息的具体方式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提问:
前两天我翻阅一份9月14日北京日报,发现里面有一篇关于“中国奥运史上的三件宝”的报道,现在我想把这份剪报的内容放到电子学习档案袋中,如何实现?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