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现代汉语(语音二)讲解学习
最新现代汉语(语音二)讲解学习
❖1、总原则
❖1.1 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 单位:fúróng(芙蓉)
❖ 1.2 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 三音节结构,连写 :chīdexiāo (吃得消)
❖1.3 四音节以上表示一个整体概念 的名称,按词(或语节)分开写, 不能按词(或语节)划分的,全都 连写。
❖ 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中华人民共和国) hóngshízìhuì(红十字会)
❖(2)调值是连的、渐变的,中 间没有停顿、跳跃。
❖(3)五度制标调法。 ❖表示声调的符号,简称调号。
❖赵元任先生创制“五度标记法”, 把音高分成低、半低、中、半高、 高。
❖这就是汉语拼音中调号的由来。
❖2、调类
❖声调的种类。把调值相同的 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里有四个调类: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
❖ 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要分写。 ❖ 句子或诗行开头第一个字母大写。 ❖ 专名的每个词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 Jiāngsū Dàxué ❖ 标题可以每个词开头字母大写,也可以全部
字母大写。可以标调,也可以不标调。 ❖ Sōngshù de Fēnggé
SONGSHU DE FENG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汉语拼 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②ü除了在n、l之后,与其他声 母拼合时省写为“u”。
❖ ④标调法
❖ 调号应标在音节的主要元音(韵腹)上。
❖ a、o、e、i、u、ü
❖ “-iu、-ui”这两个韵母中,规定调号 标在后一个元音上。
❖ 如果调号恰好在“i”上面,则抹去一点, 写成“ī、í、ǐ、ì”。
❖ 轻声不标调。
❖⑤ 音节连写
❖方言和普通话调值相同的、 调类也不一定相同。
❖如同是55调,在徐州话中是 阳平,而在普通话中是阴平。
❖“时常”读如“施昌”, “源泉”读如“渊圈”。
❖有人说,济南把阴平读成 上声,把上声读成阴平, 这句话对不对?
二、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自 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人的 语音听感方面分析出来的 )。
❖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儿化音不一致shūběnr huār。 ❖说话、快读:我们wǒm 什么shém。
❖ 1、音节的结构 ❖ 声韵调。韵母由“头腹尾”组成。
❖1)最多4个:zhuàng 、Yī、ā 。 ❖ 2)音节都有元音。多的3个、少的一
个.
❖ 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音素,除极个 别外都是元音。
的字。
❖舌尖后音、[k]和[uo]相拼的字。
❖双唇、舌尖中音和ie[iE]相拼 的字(例外“爹”:古平 声)。
❖[yE]韵除“瘸、靴”的字。
❖ [f¢]音节的字。
❖参照〈同韵字表〉中的黑体 字。
❖②哪些字不是入声字
❖有鼻音韵尾的字。 ❖zi、ci、si音节的字。
❖uei音节的字。
❖声母为m、n、l、r(除了去 声)的字。
❖声韵调三者之间的配合关系、 规律不是很强。
❖3、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①y、w的使用 ❖不是声母,起隔音作用的字母。
在零声母音节中 单韵母时
做韵头时
i
yi
y-
u
wu
w-
ü
yu
yu-
❖② 隔音符号的用法 ❖加“ ’ ” ❖加“-” ❖加“v”
❖③省写
❖①iou、uei、uen前面有声母时, 省写为-iu、-ui、-un。
❖次浊例外字:
❖读阴平的“勒(lēi)、摸、抹 (mā)”
❖读阳平的“膜”
❖读上声的“辱、抹(mǒ)”
❖③阴入没有规律:
❖所以“一、七、八、不”的声调 变化最多。
❖3)怎样掌握古入声字
❖可以从北京话的音节结构上来辨 别
❖①哪些字是入声字
❖塞音塞擦音读阳平的字。 ❖舌尖中音、舌尖前音和e[ ¶]相拼
❖3、古今调类比较 ❖1)普通话和方言的声调都有共
同的渊源,都是继承了古汉语的 声调系统而来。
❖上古:四声一贯说;二声说。
❖中古:“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明·和尚真空 《玉钥匙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 后来语音发生变化,分化演变为“阴 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 阴入、阳入”8类。
❖ 以古声母的清浊来划分的。有的方言 还分上阳入〈全浊〉下阳入〈次浊〉; 上阴入〈舌面〉下阴入〈舌根〉等, 如广西玉林。
❖ 这个声调系统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合情 况不尽相同。
❖ 普通话经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四声。
❖2)对应规律: ❖平声清浊阴阳分 。“妈”
“拉”读阴平属例外字 。
❖上声全浊变去声。(清、次 浊仍为上声)
❖4、声调辨正
❖1)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主 要差异。
❖调类上 :北方方言 4个;江淮 东南区 6个、7个;江淮西北区 5个;吴方言区 7个、8个。
❖调值上 :方言和普通话调类 名称相同的、调值不一定相 同。
❖如徐州阴平读213或313, “山西”读成“陕西”,近 似普通话的上声调值,而普 通话读55调。
❖去归去。
❖①阳入全浊归阳平: ❖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
❖凡是北京音读阳平而不送气的字 一定是古入声字(塞音、塞擦音 六个声母开头的阳平字)
❖b d g j z zh
❖②阳入次浊归去声:
❖[m][n][l][ ½]声母的字
❖半元音即古代“疑、云、以”母 字
❖今大多读零声母。但今天读零声 母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古代影母字, 不是次浊,是清声母字,如“一、 壹”等字。
现代汉语(语音二2014)
❖ 1、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 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 (1)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
❖ 嗓子尖细(绝对音高)可以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 字调的高低升降(相对音高)总是比 较固定的。
❖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 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 声调是指相对音高。
❖ 口语中叹词呣m嗯n/ng哼hng噷hm等。 国际音标mn下加点,N上加点表示自 成音节。
❖3)音节可以无辅音。 ❖辅音只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出现。 ❖一个音节中辅音不相连。 ❖4)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标在韵腹即主要元音上。 ❖声调属于整个音节。
❖2、声韵调的配合规律 ❖(21+1)×39×4=3432个 ❖实际上只有1300多个音节数。 ❖不加声调只有400多个音节数。
❖1.4 单音节词重叠,连写;双音节 词重叠,分写。 rénrén(人人) yánjiū yánjiū(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