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外科总论)复习题

外科学--(外科总论)复习题

1.无菌感染轻感染重。

2.等渗性缺水。

4.微循环痉挛期。

5.气管切开。

6.控制和解除痉挛。

7.肿块。

8.正确处理伤口。

9.呼吸加深加快。

10.钙。

11.肺。

12.外科热。

1
3.手术。

名词解释
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由、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2.脑震荡是指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段时间的意识障碍,而没有器质性脑损害,神经系统检查没有阳性体征。

3.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若2个或2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清创术即在麻醉下彻底清洗伤口,去除失活组织、异物、血块等,使污染伤口变为清洁或接近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

5.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破坏。

问答
试述如何利用沟通技巧,让病人乐意“早期离床活动”。

首先,向病人说明下床活动的好处,包括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功能,有力于呼吸运动,防止肺部并发症。

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防止术后便秘和粘连性肠梗阻。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防止尿潴留。

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有利于病人康复。

其次,教会病人下床活动的方法,如保护伤口,缓慢起床。

最后,说明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如先床边、室内,再室外。

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发
生疲劳为度,如有不适及时休息。

病例分析
1.术前处理原则
(1)安置病人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2)给氧气吸入,每分钟6~8L/min
(3)立即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而且要边抗休克边做手术准备。

(4)插胃管。

(5)皮肤准备。

(6)麻醉前用药:如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术前30分肌注。

(7)抗生素和TAT过敏皮试,使用抗生素和TAT。

(8)检查血常规、血型,准备术中用血。

做好其他必需的术前准备。

(10)术前谈话和签署手术协议书。

术前观察重点
(1)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

(2)意识状态。

(3)皮肤颜色和温度。

(4)末梢循环情况。

(5)口渴程度。

(6)尿量及出入量。

(7)腹部体征,包括腹痛程度、腹胀、肠鸣音、腹膜刺激征的范围和程度、移动性浊音等。

(8)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电解质测定、动脉血气分析。

(9)特殊检测,如中心静脉压。

(10)心电监护。

填空
1.手指末节掌面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2.低钾血症。

3.等渗性缺水。

4.快速补液。

℃。

6.阿托品。

~30°。

80。

~6h 12h。

11.地西泮苯巴比妥钠。

%碳酸氢钠溶液。

名词解释
1.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L
2.菌血症是指在脓毒症的基础上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3.肿瘤是在内外有害因素的长期刺激下,正常细胞产生过度增值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

4.休克是机体受到各种强烈有害因素刺激后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和代谢障碍、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临床病理过程。

5外科感染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发生在手术或创伤后的感染,包括有创检查和治疗后感染及静脉留置导管后感染。

问答
1.试述火焰烧伤的现场急救措施
(1)脱离致热源:指挥伤员尽快脱离致热源,可就地打滚灭火或跳入邻近安全的水池、河塘中。

救护人员可以给伤员淋水或协助浸泡到水中。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口鼻分泌和异物,检查有无呼吸道烧伤的表现,必要时行器官插管。

(3)保护创面:剪开衣裤,创面不要随意涂抹药物,用清洁布单包裹创面。

(4)预防休克:给伤员口服烧伤饮料或淡盐水,避免饮用大量白开水。

有输液条件者现场输液治疗。

(5)注意合并伤:如临时固定骨折。

有心跳骤停时首先进行心肺复苏。

(6)安全转运:安全平稳地转运伤员,转运途中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有输液条件者应输液治疗。

2.试述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
(1)促进肺功能,有力于呼吸运动,防止肺部并发症。

(2)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防止术后便秘和粘连性肠梗阻。

(3)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4)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防止尿潴留。

(5)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有利于病人康复。

病例分析
1.写出该病人术前准备的原则
(1)安置病人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2)给氧气吸入,每分钟6~8L/min
(3)立即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而且要边抗休克边做手术准备。

(4)插胃管。

(5)皮肤准备。

(6)麻醉前用药:如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术前30分肌注。

(7)抗生素过敏皮试,静脉使用抗生素。

(8)检查血常规、血型,准备术中用血。

做好其他必需的术前准备。

(9)准备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温度和颜色、尿量等。

(10)术前谈话和签署手术协议书。

2.写出该病人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总分5分,每项分)。

(1)术后出血: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病人凝血机制异常有关。

(2)术后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与手术操作、麻醉中吸入、机体抵抗力降低等有关。

(3)术后肠梗阻:与手术后肠麻痹或肠粘连有关。

(4)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术后卧床、活动减少,血流缓慢有关。

(5)尿潴留:与麻醉作用、不习惯卧床排尿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