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
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可以分成以下 4 类:1)违章指挥,在施工作业中,违反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和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生产制度和规定 的 指 挥 ;2)违 章 作 业 ,违 反 安 全 生 产 法 律 、法 规 、 标 准 、 制 度 和 规 定 的 作 业 ;3)其 他 主 动 性 不 安 全 行 为 ,其 他 由 当 事 人 发 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4) 其 他被动性不安全行为,当事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素质的行为。 其中 的“其他主动性不安全行为”包括违反上岗身体条件、违反上岗规定和 不按规定使用安全护品等三种行为,故共有六类不安全行为。 1.2 不安全状态
第一种:不安全状态+起因物; 第二种:不安全行为+起因物; 第三种: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 2.1.2 施工安全隐患的类别 施工安全隐患的类别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方式: (1)按 施 工 安 全 隐 患 严 重 程 度 划 分 ,即 按 安 全 隐 患 可 能 引 发 的 生 产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划分。 我们可将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以下 三级: a.重 大 安 全 隐 患 :可 能 导 致 重 大 伤 亡 事 故 发 生 的 安 全 隐 患 ,包 括 在工程建设中可能导致发生二级以上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 b.严 重 安 全 隐 患 :可 能 导 致 死 亡 事 故 发 生 的 安 全 隐 患 ,包 括 在 工 程建设中可能导致发生四级至二级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 c.一 般 安 全 隐 患 :可 能 导 致 发 生 重 伤 以 下 事 故 的 安 全 隐 患 ,包 括 可能导致发生未列入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各类安全事故的隐患。 (2 ) 按 安 全 隐 患 可 能 引 发 的 生 产 安 全 事 故 种 类 划 分 一般可划分为以下种类: a.用 电 事 故 安 全 隐 患 ; b.火 灾 事 故 安 全 隐 患 ; c.坍 塌 事 故 安 全 隐 患 ; d.施 工 机 械 和 设 备 倾 翻 、倾 倒 事 故 安 全 隐 患 ; e.自升(滑升、提升、爬升)式整体施工装置(模板 、脚 手 架 、工 作 台 等)坠落和失控事故安全隐患; f.窒息和 中 毒 事 故 安 全 隐 患 (包 括 危 险 或 不 良 施 工 场 所 与 作 业 环 境、毒气和有毒物品的存在等); g.高 处 作 业 和 交 叉 作 业 伤 害 事 故 的 安 全 隐 患 ; h.安 全 防 护 设 施 、护 品 的 配 置 与 使 用 不 到 位 的 安 全 隐 患 ; i.违 章 指 挥 和 违 章 作 业 事 故 安 全 隐 患 ; j.预 防 灾 害 措 施 不 到 位 事 故 安 全 隐 患 。 2.2 施工安全事故的征兆 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之前所显示出的即将或可能要出 事的迹象称为事故的征兆。 如能及早地发现并及时采取应急排险措 施,则有可能阻止事故的发生;即使不能阻止其发生时,也可以及时撤 出人员和采取应急保护措施,减轻事故的伤害和损失。 因此,事故征兆 是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性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事故的征兆通常出现在事故的起因物开始起动到事故发生的这 段孕育和发展的时段内,但也有相当多的事故是突发性的,如物体打 击、高空坠落、机械和触电伤害等,几乎没有孕育过程,因而即使有征 兆,也很难及时做出应急反应。 一些涉及面大、且伤害和损害也严重的 事故,如各类坍塌、倾翻、破坏事故,一般都或长或短地存在着相应的 孕育和发展过程,从而显示出某种事故征兆。 研究、认识和掌握这些征 兆,具有重大作用。 2.3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 2.3.1 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 从上所述我们可知,安全事故的 5 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安全事故隐 患的 3 种构成方式。 在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的情况下, 起因物开始启动,向三期安全事故征兆发展;在未能及时发现和采取 应急处置措施的情况下,则发生施工安全事故。 这就是造成安全事故 发生的基本的内在规律。 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也就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中产生,可 以分为前期预防、中期消除(隐患)和晚期应对(征兆)。 前期预防的任 务是“四消除一保护”(消除不安全状态、消除不安全行为、消除起因 物 、消 除 致 害 物 的 存 在 和 针 对 伤 害 方 式 进 行 保 护 );(下 转 第 408 页 )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施工 作业项目中存在有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 起作用(造成事故和伤害)的状态。 这里所讲的施工场所状态为施工场 所提供的工作与生活条件的状态,包括涉及安全要求的场地(地面、地 下、空中)、周围环境、原有和临时设施以及使用安排状态;作业项目状 态为分项分部工程进行施工时的状态,包括施工中的工程状态,脚手 架、模板和其他施工设施的设置状态和各项施工作业的进行状态等。 1.3 起因物和致害物
施工安全事故的伤害方式是指致害物作用于被伤害者(人或物) 的方式,其包括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部位和后果。 对人员伤害的部位 为身体的各部(包括内脏器官),伤害的后果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 而 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则有以下 18 种:(1)碰撞;(2)击打;(3)冲击;(4) 砸压 ;(5)切 割 ;(6)绞 缠 ;(7)掩 埋 ;(8)坠 落 ;(9)滑 跌 ;(10)滚 压 ;(11) 电 击 ;(12)灼 (烧 )伤 ;(13)爆 炸 ;(14)射 入 ;(15)弹 出 ;(16)中 毒 ;(17) 窒 息 ;(18 ) 穿 透 。
2013 年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建筑与工程○
科技信息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探析
孙志勇 (宁夏灵州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1)
【摘 要】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存在安全事故要素并蕴育发展的结果,在未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安全事故要素,或者 阻止其蕴育和发展的情况下,则事故必将发生,这就是由其内在规律性所决定的安全事故发生地必然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内在规律;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0 引言
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关键就在于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识别、发现 并且消除导致事故的必然原因,控制和减少偶然原因,使发生安全事 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1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要素
1.1 不安全行为 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在施工作业中存在的违章
施工安全事故的起因物是指直接引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物体、 物质;而致害物则是指在安全生产事故中直接造成伤害发生的物体或 物质。
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存在构成了不安全状态和安全事故隐患,不及 时发现并消除它们时,就有可能引发或发展成为事故。 而一旦发生生 产安全事故时,对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分析确定工作,又是判定事故性 质和确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 1.4 伤害方式
对伤害方式的研究:一可,改进和完善劳动(安全)保护用品的品 种和使用;二可,相应加强针对那些没有适用安全护品的伤害方式的 安全预防和保护措施。
2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及事故征兆
2.1 施工安全隐患的构成和类别 2.1.1 施工安全隐患的构成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 5 个基本因素中,由于致害物和 伤害方式一般只有在事故发生时方能表现出来,因此,有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行为和起因物存在时,就构成了安全隐患,其构成方式有以下 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