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测得的灰分实际上是煤样的灰分产率?
答:由于煤中矿物质的真实含量很难测定,所以常用灰分产率,借助一定的数学式,算出煤中矿物质含量的近似值。
(2)为什么测定灰分用箱形电炉要带烟囱?并规定在500℃时停留30min?
答:使SO
2在CaO生成前完全排出反应区。
由于SO
2
和CaO在试验条件下生成CaSO
4
,
使测定结果偏高而且不稳定,因此煤样要在温度为500℃时保持一段时间,使黄铁矿硫和有机硫的氧化反应在这一温度下基本完成。
(1)煤的挥发分产率为什么不能叫挥发分含量?
答:由于挥发分不是煤样固有的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的有机质受热分解的产物。
因此,确切地说,该指标应称为煤的挥发分产率而不能称为煤的挥发分含量。
(2)固定炭和煤的变质程度有什么关系?
答:固定碳大致随煤的变质程度而成正比例关系变化。
(3)固定碳与煤中碳元素含量有何区别?
答:煤的固定碳时工业分析组成的一项成分,它具有规范性,时一定试验条件下的产物。
而煤中所含的元素碳时煤中的主要元素。
固定碳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何极少量未分解彻底的碳氢物质,所以,不能把煤的固定碳简单地认为是煤的碳元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1)粘结指数的方法与罗加指数有何区别,前者对后者作了那些改进?
答:罗加试验法存在的缺点是:对强粘结煤即相当于胶质层厚度大于20㎜,或罗加指数值在70以上的煤分辨能力差;对罗加指数小于15的弱粘结煤重现性不好等。
为此,本方法在专用无烟煤的选定、无烟煤及烟煤粒度组成、配比、计算公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2)讨论烟煤与无烟煤粒度组成不同及配比不同,对G值的影响?
答:粘结指数试验煤样,应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粒度小于0.2㎜的分析试样。
制备时须防止过度粉碎,其中0.1~0.2㎜的煤粒占全部煤样的20~35﹪。
(3)惰性物质为什么用无烟煤?是否可以用其他惰性物质如焦炭?专用无烟煤为什么要有一定标准?
答:粘结指数测定中所用的无烟煤,必须是宁夏汝箕沟煤矿的专用无烟煤,且应符合下列要求:A<4﹪,V<7.5﹪,粒度为0.1~0.2㎜,其中小于0.1㎜的筛下率不大于7﹪。
(4)对某种煤,转用无烟煤:煤样:5:1时测得G值为60,若按3:3配比测得G值为19,同一煤样,用两种配比得到两种不同的值,应如何解释?
答:对强粘煤采用增多无烟煤用量及无烟煤粒度改小来提高强粘煤的区分性。
对
弱粘煤则改用减少无烟煤用量来提高其区分性。
(5)库伦法正式测定前为什么要加烧废样?
答:使电解液电极电位调整到仪器所需数值,然后再进行测定。
(6)为什么库伦发测定煤中全硫不采用纯氧做载气?
答:采用纯氧做载气 ,在试验中有很多不便。
本文通过大量试验 ,从理论和实践中提出了直接以空气中氧来代替目前所用氧气钢瓶是完全可行的。
(7)实验前为什么要在弹桶内加入10ml蒸馏水?
答:其作用是吸收空气和煤中含有的N、S等酸性物质转化成酸所产生的热量,以得到准确的弹筒发热量。
(8)为什么要进行冷却校正?
答:实验采用恒温式热量计,当内筒水与外筒水有温差时它们之间就会进行热交换,试样在氧弹内燃烧后,燃烧放出的热由氧弹周围的内筒水吸收,内筒水温度升高,会高于外筒水温度,内筒水向外筒水传热,这部分热无法从测量内筒水温度升高中体现出来,因此需要计算出散失的这部分热的多少,这就是量热仪的冷却校正。
(9)制备固体催化剂还有那些方法?
答:根据多相催化剂使用环境和组分的特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分为:沉淀法、浸渍法、混合法(混碾法)、离子交换法、熔融法。
(10)气象色谱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归一化法:比较简便,进样量多少与定量分析结果无关,但必须在所有组分均出峰时才可以使用。
内标法:当式样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只需对式样中某几个有色谱谱峰的组分进行定量时,可采用内标法。
外标法:外标法操作和计算均简便,不必使用校正因子,但要求操作条件稳定,进样量重复性好,否则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