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图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中国图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妙莲
藏语称“白玛”,即莲花。佛经上说莲有5种,颜色各异,
以白莲花最为高贵。因为莲花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故以 莲象征佛法之高尚纯洁;又以莲花气味之芳香高雅,来标志 摈弃不善和妄语。八吉祥图中的妙莲,无论在绘画或雕刻时, 都与实际生活中的自然花卉和其它绘画中莲花有很大差异。 佛经中常以莲花比喻佛法,如袈裟的异名为莲花衣,比喻清 静无染;佛、菩萨的坐席称莲花台等等,都象征着佛法之高 尚与纯洁。关于佛端坐莲花台,有这样一种传说:释尊降生 后,从其舌根生出万道光芒,每道光芒都化作千叶金色莲花, 每朵莲花上都有佛盘腿坐说六波罗密经,汉族民间有“太子 行七步,步步生莲花”之说。莲花也成为佛教净土的象征。
六瑞礼器有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分别 代表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 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 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璧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
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原是牧民挂在
腰间的一种饰品,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服装、 法器、建筑等方面的装饰品,并赋予了祥和、 和睦之意。由于是由万字组成的盘曲的没有 开头和结尾的图案,俗称:“万字不断”。 在宗教上,用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求无障 碍,标志着佛智圆满。
右旋海螺
右旋海螺,又称法螺,藏语称“冬嘎也齐”。这种右旋海螺
六瑞礼器有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琥、玉璜,分别 代表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 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 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玉圭
《说文》中称的“剡上为圭”指的是上部尖锐下端平直的片
状玉器。圭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铲和石斧,因此今天 古学界将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许多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 器都定名为圭。真正标准的尖首形圭始见于商代而盛行于春 秋战国。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 标明等级身份的瑞玉及祭祀盟誓的祭器。《周礼》记载圭有 多种形制、多种用途,现在考古实证材料还不能予以证实, 不少问题有待研究。战国以后圭在社会上就不再流行,各代 帝王在遵循古制、点缀朝廷的威仪时曾制造过,但绝大多数 没有流传下来。今日所见玉圭基本上是商周至战国的作品。 清代伪古玉中有少量圭形作品。
右旋海螺,亦称法螺,藏语称为“东嘎叶起”。这种右旋海螺
曾是古代战场上的军号,当佛教传入西藏后,海螺变成了法螺, 用于为佛教宣传教义,螺声再不会挑起战火,带给人们的是和 平安谧。海螺有左旋右旋之分,所谓“旋”是指螺尖的螺纹, 顺时针方向的纹称右旋螺,逆时针方向的纹称左旋螺。海螺的 旋纹方向与海波、阳光等有关,多数为左旋,右旋的极少。海 螺用于佛教法器的历史约有两千多年。相传释迦牟尼佛在鹿 野苑初转法轮时,帝释天等将一右旋白色海螺献给佛祖,自此, 右旋海螺做为吉祥圆满的象征,在宗教界广为应用。在三净土 的菩萨们为了众生利益,令螺的“五生”中仅出一右旋螺,故 右旋海螺又称之为“五生”。
玉琥
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和传世的虎形玉器,有圆雕、浮雕和平
面线刻的虎纹,多作为佩饰之用。玉琥位于6种瑞玉之末。 据文献记载,琥是以白虎的身份来礼西方;以虎符的身份来 发兵。但从目前出土发掘情况来看,尚未见到琥的实物。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圆雕和浮雕玉琥各4件,都有孔,称为虎 形玉佩,属于装饰品类,并不作为发兵或祷旱之用,也不是 仪礼中使用的瑞玉。因此有人认为,表面刻虎纹的玉器应依 器命名,前加“虎纹”二字;对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称虎 形玉佩,无孔的可称为玉琥。
玉璜
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
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 一般玉璜在两端打孔,以便系绳佩戴。商周 以后,玉璜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 作用。新石器时代的玉璜流传至今极为罕见, 大都只能见到一些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 期玉璜,往往兽面大于玉璜、饰纹已有多层 次的浅浮雕兽面纹,兽面周围饰有精细的复 杂阴线,河姆渡文化的玉璜体积小,厚度大, 石质也远逊于良渚文化的玉璜。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八吉祥
金轮
金轮,又称法轮(在 “七珍宝”中称金宝 轮),藏语称作“括尔 洛”。原为古印度的 一种兵器,后被佛教 吸收为法器。相传佛 祖释迦牟尼在鹿野苑 说法时,梵天等将一
“轮”奉献给他,轮, 首次说法,汉族人俗 称为“二鹿听经”。
胜利幢

胜利幢,又称金幢、宝幢、藏 语称为“坚参”。其形状不似 伞可以曲张,而是呈圆柱形。 “幢”原是古印度的军旗,佛 教兴起后逐渐在法事活动中加 以采用,用来代表解脱烦恼、 得到觉悟。藏传佛教认为它戒、 定、慧、解脱、大慧、缘起和 脱离偏见的象征。胜利幢分两 种:一种是绸缎幢,用九层锦 缎缝制而成,颜色依次为蓝、 白、红、绿、黄、蓝、白、红、 绿,杆顶为宝珠和三叉矛,主 要放置在经堂内。另一种是铜 制的,用铜皮打制而成,有的 外表鎏金,上面镌刻有咒文、 狮头、缨珞等,顶部为火焰宝, 幢顶呈六角或八角形,每个角 上还挂着铃铛。这种幢一般安 置于寺庙佛殿屋脊及门头两旁, 其含义与绸缎幢一样,均是吉 祥压胜之物。
度。在古印度,伞是贵族和皇室的象征,是 贵族出行时用的仪仗器具。后来被佛教采用, 用来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消除众生的 贪、嗔、痴、慢、疑等五毒,即所谓“张弛 自如,曲复众生”。这种伞后来成为活佛大 喇嘛的专用工具。
六瑞
六瑞
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故名"六瑞"。 《周礼· 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 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 位等级之差别。
金鱼
藏语称“赛聂尔”。八宝中的金鱼与我们平
常见的观赏鱼不同,它是一种有胡须的江鱼, 又称高原鱼。此鱼“翅为绿玉,圆眼放光, 柔软无比,撇弃无明,标志智慧”,一般画 成双鱼形。因为鱼是在水中自由游动、自在 生长之物,分别表示佛的头、眼、喉、舌、 牙、心、身和足。
宝伞
“宝伞”:亦称华盖,藏语称“督”,源于印
曾是古战场上的军号,佛教传入后,将其变成法螺,成为法 会上吹奏的一种乐器,用来宣传佛教教义。佛经上说,佛祖 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音洪亮,如同大海螺声一样响彻四方,故 以此来代表法音,或称“妙音吉祥”。海螺一般都表面光滑、 洁白莹润,有的上面还雕刻着图案花纹。另外,海螺还有左 旋与右旋之分,其外壳上自然生成的螺纹自左向右旋的称右 旋海螺,《造像度量经》上说右旋海螺极为罕见,故称仙螺。 藏传佛教寺院所用的海螺分装饰的与不装饰的两种,前者一 般供奉于正殿,置于青稞之上;后者指作为乐器用的法螺, 举行各种法事活动时由司号僧吹响。这种海螺一般都镶金嵌 银,附加有饰件和吹口,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镶翅法螺。
宝瓶
藏语称“文巴”,其图案为瓶形,文巴标志
着聚满千万甘露,包罗善业,满足愿望。它 既是净瓶,也是密宗修法灌顶时的法器之一。 藏传佛教僧人除了在念经诵咒或灌顶等宗教 活动中使用外,也用来为神像或为人沐浴时 盛圣水。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宝瓶内装有净水, 象征甘露,瓶口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象征 吉祥清静和财运,或者说是福智圆满,具空 无漏。有的宝瓶还放置在寺庙等建筑物的顶 上和屋脊之上,起一种装饰作用。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
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 璧的鼎盛时期,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极 细,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 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玉琮
六瑞
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故名"六瑞"。 《周礼· 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 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 位等级之差别。
玉璋
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
孔。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 为璋。”璋的种类据《周礼》中记载有:赤 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我们可以 把它们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赤璋”是礼南 方之神的;第二类“大璋、中璋、边璋”是 天子巡守用的;第三类“中璋、牙璋”是作 符节器用的。“赤璋”是用赤玉(玛瑙)做的璋, 是祭南方之神朱雀的礼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