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五福捧寿
蝙蝠的造型在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是一个创造,中国人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变 形手法,把原本丑陋的形象变得翅卷祥云、风度翩翩。 画面上以寿字(或桃的图形)为中心,周围有五只蝙蝠环绕。 五只蝙蝠象征“五福”。“五福”,《书径.洪范》 篇称:“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 五日考终命。”其寓意一是长命,二是富贵,三是健 康,四是乐善好德,五是平和善终。俗称“五福”即 指此意。图中五只蝙蝠一致面向中心的寿字,是祝福 长寿之意,故称为“五福捧寿”,也有福运拱寿,吉 祥祝福之意。 也有不画寿字只绘蝙蝠的图样, 但仍绘五只,也是五福的寓意。各蝙 蝠之意夹绘 字,兼有“福寿万代”之 意。还有用寿星老或寿桃来表达寿字 意思的。 一般应用在建筑彩画、衣料、家 具、雕刻、实用品等装饰上。
此种解释仍是以抽象概念解释抽象概念,而吉祥图案是将抽象的概念物化。睿智
的中国人以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先将抽象的概念与一具体的实物相联系,再
将这种实物美化,并与其他吉祥物组合在一起,最后的效果,就是让人们在画面
中读出那一抽象的概念。其主要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吉祥图案的 表现手法
一、谐音法:即以同音或相近的音借喻某一吉祥事物,在民间创造出了不少谐音
铜镜:古代用铜镜磨光制作镜子,其背面都雕有精美纹饰。 爵:古代饮酒器,盛于商代和西周,后也作祭器,
造型美观,上面饰以花纹图案。
伏凤立哥扁足鼎(商后期) 往食器。斜折沿, 窄唇,立耳外侈,深腹,圈底,三 扁平 耍形足。耳上各伏一凤鸟。 腹部饰三组兽面纹,上下界以 连珠 纹。立耳饰风乌和扁葵形 足的装饰造型,打破了商代青 铜器通 行的威严肃穆的气氛,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誉为长寿的象征。
竹,清高而有节;竹子象征不刚不柔,
滋生易,成长快,古人长喻子孙众多。竹历 寒冬而枝叶不凋,所以岁三友,竹居其一。
以梅花形状构成窗,使光影 和墙外景色都“漏”进来,浑然 一体。
个园:取“竹”字半个字,顾名个园,入 口处通过竹林、园形门洞、石笋假山等来表现 春天的气息。也暗示着园主的“众人皆醉吾独 醒,举世浑浊吾独清”。
图案:童子手持如意骑象上。 解题:象,见「万象更新」题解,骑象与「吉祥」谐 音。「吉祥如意」,喜庆吉利之词。如同古时人们互 道「万福」一样,互致「吉祥如意」,祈祷合家安康, 福禄长久。「吉祥」、「万象」、「吉庆」、「如意」 等词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颂之词。
图案:月季花或四季花卉如梅、兰、荷、菊等插入 瓶中。 解题:月季花或四季花卉插入瓶中,曰「四季平 安」。寓意一年四季,月月幸福平安。
万字纹,图案形式写作“ ”或“ ”,为 古代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宗教认为是太阳或火 的象征。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又认为它是释 迦牟尼胸前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万寿之意。唐 代武则天长寿二年采用为汉字,读作“万”。用 “ ”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出多种锦纹。这种 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连绵不断和万福、万寿不到头之意, 也叫“万寿锦”。
工艺美术日用品上,在装饰性和实用性方面为其他美术形式所不能比拟。
吉祥图案着重于寓意吉祥的内涵,因而有别于一般的装饰图案。而吉祥的内涵却
是一个抽象 的概念。《辞海》云:“吉祥,亦作吉羊。”《庄子· 人世间》日: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台湾《中文大辞典》:“吉祥止止:谓喜庆好事不断出 现。”)成玄英疏曰:“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京剧脸谱
工艺挂表
独具匠心的设 计,实用和美 观的完美结合。
二、借喻法:借助可视的有寓意或象征性的事物来比喻吉祥。
富贵白头:选择象征富贵的牡丹与白头翁组成画面,以一种花和一种鸟来比 喻人与人长时间的和谐相处。 佛教的八吉祥图案:寓意消灾灭祸。法螺——妙音吉祥。法轮——圆转不息。 宝伞——张弛自如,保护众生。华盖——解脱众生病苦之象征。莲花——圣洁、 出污泥而不染,生命之本.灵魂安息处。宝瓶——福智圆满不漏。双鱼——避邪、
若加百合或柏树则读做“百事如意”。若换成万年青,自然该读“万事如意”了。 四季花卉或月季花安放于花瓶之中即是“四季平安”。 其他类似的如佛手(福)、鹿(禄)、芙蓉桂花(夫荣妻贵)、十钱(全)十梅(美)、獾 (欢)天喜(喜鹊)地、枫树或蜜蜂(封)猴(侯)挂印等等。 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的手法,既悦目又悦耳,为中国装饰艺术中一个趣 味盎然的特色。
四艺
四艺即琴(中国古琴),棋(围棋),书 (木板线装书),画(立轴中国画)四物组成, 它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 历代文人雅士必备之物。它象征着生活安逸,并 且有高度知识和修养。
农 具 形 的 钱 符 号 运 用 在 大 门 上
清 紫檀柜门上的 浮雕的暗八仙纹
清 紫檀小柜顶柜门 浮雕八宝纹
吉祥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
葩。它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它那丰富的内涵,善美
的理想正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
吉祥图案出于吉祥观念,乃民俗民风。而吉祥观念的产生一直可上溯至原始社会
的图腾崇拜。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一般是宗教的祖先和守护神,以祖灵崇 拜为主,兼及生殖崇拜。此类吉祥图案有:龙纹(如二龙戏珠)、凤纹(如鸣凤朝阳)、 龙凤呈样、句芒(农神)鞭春(春牛图)、虎纹、犬纹、龟纹、蛇纹、鱼纹及葫芦、莲 花(两者皆喻生命本源)、石榴、葡萄、桃等,沿用至今。
谜面:人生七十古来稀——(成语.卷帘) 谜面: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红谜.烟标) 谜面: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猜五言唐诗一句)
灯笼:中国的灯笼起源于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农
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以示庆 贺。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据史料记载,唐代开元 天宝年间的"上元灯节"曾"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 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成为当时一大景观。
中国历代的吉祥纹样,代代相承又代代相异。商周的威仪神秘,秦汉的质朴写实。
魏晋的矫健刚劲,隋唐的丰满富丽,宋朝的典雅秀丽。明清的纤细巧密,都令人 赞叹。
吉祥图案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出现
在陶瓷、漆器、建筑画、雕刻、织锦、刺绣;地毯、年画、剪纸、首饰、服装等
五福捧寿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以铺地的形式出现。
不同材质
同一材质
四、比拟法:托事于物。如清代郑板桥以梅、兰、竹、菊自比,以牧童表示升平,
以南极仙翁和麻姑比拟长寿,连小白菜在齐白石的笔下也寓意清清白白做人。以
“鹦鹉濡羽”的典故为图案,寓意人生在世重情义,朋友有难,濡羽相助,心诚
则可贵等等。
松、梅、竹:
八吉祥图案
钱在中国古代曾是农具名,可用于交易,古 最早曾仿其形状铸成货币。以后“钱”就作为一 切货币的通称。 我国古代钱形很多,有农具形,有刀形等多 种造型。钱上还刻有文字,颇具装饰美。在中国 的传统习俗中,它以“辟邪”和“富有”的象征 被用于装饰上。
文房四宝
文房即书房,四宝为:笔、墨、纸、砚,是 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代表。图案文房四宝是文化 修养的象征。
华人文化的永恒主题
双鱼
有“双余”之意。此
外古代双鱼又指书信,
“客从远方来,赠我 双鲤鱼”“鱼雁勤修 书,佳节又逢时”, 是不是有些思念亲人 的意味?
香囊
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 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 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谐 音为"想郎"如何?倒是女孩子送给男友的好礼物
解脱坏劫。盘长(吉祥结)——回环贯通,连绵不绝。
暗八仙:铁拐李的葫芦能炼丹药救众生,吕洞宾的宝剑能镇邪驱魔,汉钟离 的扇能起死回生,韩湘子的笛子妙音令万物生长,曹国舅的阴阳板一鸣惊人、万 籁无声,蓝采和花篮中的花果能广通神明,何仙姑的荷花洁净不污、修身养性。 其他类似的如花蝶象征融融春意,元宝、钱币象征富有,天地象征长久,兰 花象征高洁,鸳鸯象征恩爱,仙桃、松相象征长寿等等。
三、变形法:是将适当的汉字直接变化成图案,再陪衬其他借喻的动、植物图案,
如“福”、“寿”、“万字图”等。
福星,古称木星为岁星,所在有福,故又称“福星”。 禄星,《论语》有“人有命、有禄,命富贵贫贱也,禄者盛 衰兴废也”之说。所以,民间常以三星作为合家多福,长寿 不老,禄位高升的幸福象征。 福、禄、寿三星广泛用于画稿、建筑、家具等处的装饰上, 特别是作为生日祝贺礼品应用最广。旧时还有在男子生日寿 堂内悬挂寿星老的图画和祝客到来先向图像行礼的习惯。
五、综合概括法:各种方法并用 作为华夏图腾崇拜的龙,其造型融许
多吉祥动物的特征于一体:鹿角、牛头、
蟒身、鱼鳞、鹰爪,口角旁有须髯,颌下 有珠,在民间是神圣吉祥之物,以它尊贵、 英勇、威武的形象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 意识中。 凤凰在华夏民族的远古时代被视为神 乌而予以崇拜,它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
的保护神,其形象头似锦鸡、身如鸳鸯、
盘长蝴蝶结 佛教八宝之一的 盘长结,往复盘 旋,无始无终, 在民间又称为"富 贵不断" 北京申奥纪念戳图案形似 “中国结”
瓶瓶(平平)安安
古典的陶瓷花瓶和团锦的巧妙搭 配可以说妙不可言,同时也表达 了美好的祝愿。
壁鞋(辟邪)
红黄相间的绣花
鞋,给人强烈的 视觉冲击,谐音 的利用巧妙之极。
龙凤呈祥
的装饰图案。 吉祥如意:戟代表吉,祥云图案代表祥,这样就可用戟、祥云与如意组成图 案。或用小孩手中拿着橘子和如意骑在大象背上来表示吉(橘)祥(象)如意。 吉庆有余:吉、庆、余三字换成戟、磬、鱼,这样即便不识字也能从图案中 读出吉庆有余来。荷花与盒子在一起为“和合”,意为和谐好合。
原形为搔痒杖的如意,加上柿子,一同构成新的图形便能读出“事事如意”。
翅如大鹏、腿如仙鹤、嘴似鹦鹉、尾如孔 雀,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