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音乐与固定乐思的创造者
摘要:标题音乐使文学与音乐融汇更加清晰,容易理解。
而[ 固定乐思] 也使作品主题更具鲜明性,贯穿于整部作品,强调作者所需表达的中心思想。
关键词:标题音乐,固定乐思。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及艺术交流活动的日趋活跃,大量西方音乐、特别是交响乐被介绍到中国,其中,尤以古典、浪漫时期的作品和音乐家,如莫扎特、海顿、贝多芬、柴柯夫斯基等被人们耳熟能详。
作为一名曾经从事音乐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认为,还有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值得人们推崇和热爱,他,就是标题音乐与固定乐思的创造者――法国作曲家柏辽兹。
他的音乐作品多数是标题性的,充分地用音乐形象表达诗与文学的构思,音乐画面明晰,戏剧性鲜明,情节具体,欣赏者非常容易理解。
在这里,我想把对柏辽兹的一些了解及他最著名的交响乐《幻想》介绍给大家,与广大爱好者们分享。
柏辽兹,1 8 0 3 年1 2 月出生于法国格伦诺博一个医生家庭,从小没有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但却极有音乐天赋,爱吹笛子和弹奏吉它。
1 8 2 1 年受命于父亲的决定去巴黎学医,
可他却对这一职业毫无兴趣。
他自学和声及对位法,在已经修毕医学课程之后,毅然考进巴黎音乐学院。
重新接受音乐专业教育,使之以后成为了法国及世界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
《幻想交响乐》写作于1 8 2 8 年,其时正当爱尔兰籍女演员,享丽塔? 史密荪来到巴黎,并演出一连串的莎士比亚戏剧,柏辽兹疯狂的爱上了她,但都遭到拒绝,使他极度苦闷,脑海中一直抹不去恋人的丽影,胡想着狂乱杀人和徇情,于是他构思了一部幻想爱情故事的交响乐。
对于这部作品,柏辽兹给了以下说明:一个精神上不健全,并有着狂热幻想的青年音乐家,被失恋所苦恼折磨,企图以鸦片来毒杀自己,因麻醉剂的份量太弱,未成致命使他陷入了沉重的昏迷状态中,伴随着奇异的幻想,在他病态的心中,他的知觉,感情和回忆,都转变成了音乐的意念和图画,他所爱的女郎,变成了一个曲调,而且仿佛成为一个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和听到的[ 固定乐思]。
当时在古典曲式盛行的时代,独树如此大胆的创作风格,实在令人钦佩。
柏辽兹做出了两件由古典跨越浪漫的功绩,即标题音乐和固定乐思。
何为[ 固定乐思],最平易的解释是,如果要用音乐去表现或描写某一件故事时,就用一个固定的音程关系,组成一个动机或主题,以表达故事中的主角的痛苦、欢乐、得意或失意的情景,从作曲理论上讲,这是一种变奏曲式,
但和古典的以装饰为目的变奏,在本质上则完全相异。
而在配器法运用中,柏辽兹的旋律与和声,也显得很奇突新颖,大量增加乐器的种类和数量,除加入英国管、低音大管外,还使用两部竖琴,两个大号,两套定音鼓,及各色各样的打击乐器于是产生无比丰富的色彩,随心所欲地表现出喜怒哀乐,恐怖或怪异的情绪。
同时又表现了他的大胆革新――即在交响乐的开头或每个乐章加上标题,使音乐与文学更为接近。
使乐器的表现力更加具体和深刻。
强调音乐的标题性内容,并认为标题是一种民主的要求,能使音乐得到普遍的理解。
1 8 3 0 年1
2 月5 日,在巴黎音乐学院由作曲家亲临指挥首演,获得成功。
柏辽兹曾说过“构思《幻想》这部作品为了深刻的感动听众,也是为了打动享丽塔? 史密荪”。
1 8
3 2 年1 0 月9 日《幻想》再度演出时,适逢史密荪又来巴黎并出席了这次音乐会,当她悟出这部作品的主导主题正是写她自己时,倍受感动,于是在1 8 3 3 年与柏辽兹成婚。
而这段并非幸福的七年婚姻,让柏辽兹发现自己崇拜的女神,只是一个容易暴怒和猜疑心很重、对他的理想毫无同情心女人,最后双方就此分离。
第一乐章标题[ 幻想,热情],在C 小调慢板序奏后是
C 大调4 / 4 拍子快板的奏鸣曲式:慢板的序奏描写青年音
乐家发现恋人之前的心境,由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主奏的主
题?v 附谱1?w,好像是在探索、追寻。
逐渐展开后,表达出伤感与暗淡的哀愁憧憬。
接着进入激动的快板,由长笛和小提琴齐奏提示优雅的第一主题?v 附谱2?w,也就是贯穿全曲的[ 固定乐思],象征着恋人那迷人的丽姿。
经过间奏般的发展后在G 大调上出现第二主题?v 附谱3?w,但这曲调并不
是当作性格式的对比,好像只是提示的结尾。
展开部:柏辽兹,运用他独特的巧妙管弦乐法。
根据上面的两个主题,描绘出爱的喜悦与苦恼,以及嫉妒之情。
当狂乱又炽热的感情在展开部跃入高潮时,幻想的线条突然中断,进入再现部后,恋人的丽姿又以新的幻想浮现,最后青年音乐家抛弃了一切,柔美宁静的逐渐低沉下来,默默地告别结束。
第二乐章标题[ 舞会] ,A 大调3 / 8 拍:据柏辽兹解
说这个乐章是描写昏迷的青年音乐家,在梦想中的华丽舞会上,又看到了恋人的丽影。
不管在什么地方,他都遇见他的恋人,而恋人的丽姿总是萦绕着他,使之心情难平。
在两架竖琴梦幻般序奏后,优雅的园舞曲就登场了?v 附谱4?w,这是一首轻快的德国风舞曲。
那织细优美的小提琴音?,极华
丽的竖琴音响,使人联想到金碧辉煌的舞会及雍容华贵的人群。
长笛和双簧管奏出[ 固定乐思] 被舞曲化的恋人舞姿主题,第二次由单簧管与双簧管重复一遍。
同时与弦乐声部的园舞曲之间形成一个在曲调和音色上相互对比的复调进行。
再现园舞曲主题时,配器更加华丽光彩,恋人在欢舞的人群
中消失了踪影,而愉快的人群并不关心青年音乐家的苦恼,舞会热闹地继续着,在热烈的欢快中结束。
第三乐章标题[ 田园景色],慢板6/8 拍、F 大调:在
夏日的一个黄昏,心情沉重的青年音乐家漫步在乡间,听到两位牧羊人唱起牧歌。
瑞士风格的田园二重奏,这时他的内心交织着悲喜之情,以及希望与绝望的空想,随着他的思想[ 固定乐思] 恋人的身影又一次出现,使他心头感到沉重,
不吉的预感折磨着自己。
这是此部作品中最长的乐章,是柏辽兹苦心钻研的音乐,只要看看标题,不难联想到贝多芬的[ 田园交响曲] 全曲由
英国管和双簧管独奏的牧歌对话开始。
不久,田园般悠扬主题?v 附谱5?w,由长笛和小提琴提示出来。
这时正是牧场的黄昏,凉风席席,一片和平安静的气象,美丽宜人的大自然,安抚着苦恼的年轻人。
可他依然思念着恋人,心中充满不安与焦虑。
上述的旋律,就是本乐章的基本主题,此后不断改变曲趣。
反复出现多次,随着乐曲的进行,有时阴暗,有时明朗,有时平静,有时激动,充分表现出由希望而升,与绝望而止的心灵。
夕阳西下,英国管再次吹起了牧歌,但未有响应,牧笛不再响起,由四个人奏响两套定音鼓,表现远处的雷声响起…孤独…一片沉寂…。
第四乐章标题[ 赴刑进行曲] ,G 小调4 / 4 拍:失恋的青年音乐家,梦见自己把恋人杀死,被判死刑,押赴断头
台,路旁的人群,七嘴八舌地指责他。
在庄严的鼓声,阴森的低音乐器旋律引导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进行曲主题?v附谱6?w,不久,又出现降B 大调的副题?v 附谱7?w。
悲惨阴森,好奇的人群在聚集,死刑犯拖着沉重的脚步。
走在刑场的路途全乐队齐奏。
伴随着大鼓的急擂,阴森的向上升腾,中途喧哗猝然而止,单簧管奏出[ 固定乐思] 这时已变得像天使般安详。
全乐队的和弦猛烈一击,立刻消失,强有力的G 大调终止型,似乎暗示已升天…。
第五乐章标题[ 妖魔夜宴],C 大调6 / 8 拍:这是一首妖魔鬼怪的曲调,被斩头后,青年音乐家的幽灵,加入到一群妖魔的狂欢夜宴。
怪异的喧嚣,呻吟,狂笑及远处的叫喊此起彼落。
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分成五个声部。
全部加上弱音器,有时在高音区域演奏减和弦,有时出现奇怪的音型。
当弦乐奏出下行断奏的半音阶时,各种低音乐器就奏出奇突的音型。
之后,[ 固定乐思]?v 附谱8?w 又以变奏的形式出现。
但此时的主题所具有的高雅已荡然无存。
似乎已变成怪模怪样的娼妓,混杂在狂欢的妖魔之中,以轻浮的舞曲性格往下发展,这时,钟声响片四野,音律低乐器奏出古老的圣咏。
[ 末日经]?v 附谱9?w。
乐队像卡通漫画般描绘出妖魔们的礼群。
构成本乐章的最后高潮?v 附谱1 0?w,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强烈暗示,两支大号逐渐引导全乐队的齐奏,构成一首宏大的赋格曲。
在群妖的飞行,狂笑鬼叫呻
吟中,织入前述的圣咏曲调,并用弦乐的弓背演奏。
妖魔的舞蹈更加狂乱。
增加了更深的阴森恐怖气氛,加强戏剧效果,全曲以狂风骤雨般的高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