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11.1 功
教学目
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分
析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方
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
法、讨论法、讲授法、自
主学习和分层次教学相
结合
教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
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
架、钩码、滑轮、细线、
刻度尺(两个)。

课时 1
教学补

教学过程简记一、引入新课
两组数字引入:
学生讨论汶川、雅安地震
视频“地震中山体滑坡”、“推土机清泥土”
二、新课教学
(1)力学中的功
设问:推土机推开沙石是否有“成效”?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推土机推开泥土,打通道路有“成效”
导入:物理学中用功来表示“成效”
板书:第十一章,第一节功
学生观看视频
视频1:
马拉车运动的视频
视频2:
叉车举高物体
学生分组讨论,四个人一个小组,要求小组代表发言(3分钟)问题:
1、马、叉车是否对物体有力的作用?
2、是否有“成效”?体现在哪里?
3、马、叉车对物体是否有做功?
4、以上两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问题通过一个一个出现,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
分析:1、有力的作用。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距离
总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教师进行强调
1、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距离的条件:力的方向上
功的定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那么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
学生分析例子(讨论):
1、推石不动
2、冰壶离手后,在冰面上滑行
3、提着箱子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问:人对物体是否有做功?
分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分析、讨论、总结。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有力,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的距离
2、有距离,但与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有距离,但力与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
学生练习:分析讨论课本P63“想想议议”
例1、判断下列所描述的场景人对物体是否有做功并进行分析归类。

A.
把箱子搬起B.
司机推车未动
C.
背着书包在
水平路面匀
速行走D.
足球离开脚,在草
地上滚动的过程

( )属于缺距离无功(有力作用但未产生移动距离)
( )属于缺力无功(有产生移动距离但不存在对应力的作用)
( )属于垂直无功(力、距离兼备但二者的方向相互垂直)
( )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兼备)
讨论:课本P63图11.1—2乙中的老人若提起更重的物体,拉得更高会不会吃力?
做的功会一样吗?
(2)功的计算
通过演示推导功的大小: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关系
W 做功的大小
F 力的大小(N)S 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m)
1 1 1份功
2 1 2份功
2 2 4份功
通过三个演示,学生讨论,对比。

教师引导:功的大小关系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和乘积
功的公式:
W=Fs
单位: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单位是米(m),则功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J=1Nm
介绍1J的大小。

学生物理书本从地板到课桌面,人大约是做了多少功?(学生体会)
例题:在平地上,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解:W1=F1s1=50N×10m=500J
W2=F2s2=Gh=100N×1.5m=150J
从中引入重力做功的另一个常用公式:W=Gh
设问:水平推动箱子时,重力做功多少?
讨论、分析
重力不做功
练习:【知识梳理】
一、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需要有_______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该力的________上通过一段________。

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____________。

2、力的表示符号为_______,单位为_______;距离的表示符号为_______,单位
为_______。

功的表示符号为_______,复合单位为_______,专用单位为_______。

【自我检测】
1、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100多公斤的杠铃很快地举过头
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秒钟,三名裁判都亮出了白灯,这次举重成功。

关于她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

2、在水平地面上,推土机用50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00N的积雪前进了10m,
推积雪的推土机做功为:( )
A.50000J B.100000J
C.5000J D.10000J
3、一架我国自行研制的歼-20战斗机质量为2500kg,
发动机用8×104N的水平推力使飞机在10s内沿水平方
向前进了5000m。

求:(1)飞机受到的重力;(2)飞机飞行
的平均速度;
(3)在此过程中发动机所做的功;
(4)思考: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重力是否有做功?为什么?
选作题: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60m,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8×104J。

试问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小知识窗】
焦耳,J.P .(James Prescott Joule 1818~1889)焦耳是
英国物理学家。

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尔福。

他父亲是酿
酒厂的厂主。

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
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

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
实验特别感兴趣。

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
余科学家。

焦耳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

小结:
学生总结两个知识点。

(学生做手演示一个做功的例子和一个不做功的例子)
作业:
课本P63 1、2
优化设计
思考:在地震灾区疏通道路常用推地机,不到万不得已不用人力去疏通,这是为什么?
【自我评价】
评价点自评情况
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中()一般()
知识理解、应用情况好()中()一般()
参加小组讨论情况好()中()一般()
板书设

11.1功一、力学中的功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功的计算
W=Fs
单位:1J=1Nm
教学反

初二物理教学流程图
课题:《11.1、功》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