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院招录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拟真试卷

法院招录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拟真试卷

法院招录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拟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法的( )在于制裁、惩罚违法犯罪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成员的安全感。

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教育作用D .强制作用2 .法律关系是一种( )。

A .物质关系B .思想关系C .社会关系D .意识关系3 .( )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公布且以文字符号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

A .成文法B .根本法C .宪法D .普通法4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 .根本法和普通法B .一般法和特别法C .国内法和国际法D .实体法和程序法5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 .党中央B .国务院C .广大人民群众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

A .一律B .一般C .可以D .不能7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根本法又称( )。

A .宪法B .民法C .刑法D .行政法8 .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

A .法律编纂B .法律制定C .法律整理D .法律汇编9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

A .评价作用B .教育作用C .强制作用D .指引作用10 .根据( )不同,可将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A .法的制定和实施的主体B .法所创制和表达的形式C .法所规定的内容D .法的调整范围11 .一个国家立法体制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该国的( )。

A .国情、文化传统B .国情、政体和文化传统C .国体、政体和文化传统D .国体、政体12 .法的适用( )是产生、变更或消灭一定的法律关系,或者对一定的法律关系主体实行制裁。

A .主体B .活动C .活动的内容D .结果13 .法律是( )。

A .与人类社会同生共存的B .从奴隶社会开始产生后永远存在下去C .从奴隶社会开始产生,到共产主义社会消亡D .从原始社会开始产生,到共产主义社会消亡14 .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A .1978 年B .1982 年C .1985 年D .1988 年15 .我国宪法第31 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决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国务院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6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犯罪现象从无到有,逐年递增,人民法院对于网络犯罪科以刑罚。

这说明( )。

A .法律促进了科技的进步B .科技进步改善了法律的调整机制C .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确认D .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造成的社会危害法律会加以制裁17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B .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 .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D .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18 .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指( )。

A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B .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C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D .法律制裁和法律监督19 .下列职权中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的是( )。

A .解释法律B .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C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20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C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 .继承权B .选举权C .休息权D .物质帮助权22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

A .民法B .刑法C .宪法D .行政法23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殊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 )。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4 .我国的政体是( )。

A .民主集中制B .政治协商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5 .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 )。

A .基本法律B .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C .行政法律D .行政规章26 .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的B .法律可以调整市场经济关系C .法律具有强制力D .法律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模式27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主集中制D .政治协商制度28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其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的是( )。

A .请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B .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行时间和游行路线C .坚持和平进行、不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D .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力29 .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

下列选项中不是诉讼证据特征的为()。

A .客观性B .排他性C .关联性D .合法性30 .对违反户口或居民身份证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依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二、多项选择题1 .依法不得适用死刑的罪犯有( )。

A .犯罪时不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B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 .具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D .又聋又哑的人2 .下列自然人中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

A .醉酒的人B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C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3 .属于我国行政机构设置原则的有( )。

A .公正合理原则B .适应需要原则C .依法设置原则D .精简效能原则E .依法解释原则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土地。

A .利用B .买卖C .侵占D .以其他形式转让E .转让5 .订立劳动合同按期限不同可分为( )。

A .固定期限B .无固定期限C .附期限D .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E .以一定的工作要求为期限6 .依立法主体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 )。

A .一般授权立法B .特别授权立法C .中央行政立法D .地方行政立法7 .人民法院不受理对下列( )事项提起的诉讼。

A .行政机关对外国人的行政处罚B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C .行政法规、规章D .行政机关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8 .下列关于代理权的行使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代理人不得滥用代理权B .代理人应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C .代理人应为被代理人和他本人的共同利益行使代理权D .代理人应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9 .代理的种类有( )。

A .委托代理B .法定代理C .指定代理D .越权代理10 .目前各国适用的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包括( )。

A .过错归责原则B .违法归责原则C .过失归责原则D .过错与违法并用原则11 .下列属于行政赔偿的构成条件的是( )。

A .行政职权行为必须属于非法侵权B .必须存在确定的损害事实C .损害事实与行政职权非法侵权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D .行政职权非法侵权行为及其造成损害事实不在法定豁免范围之内12 .人权与公民权的区别主要在于( )。

A .人权应然成分多,公民权实然成分多B .人权是人性反对神性的产物,公民权是国家和法律规定的C .人权有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公民权只有个人权利D .人权有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公民权只有国内一个方面13 .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 )。

A .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B .修正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C .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D .决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下列刑罚中属于主刑的有( )。

A .拘役B .管制C .有期徒刑D .没收财产E .剥夺政治权利15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

A .公开记名投票原则B .选举权的平等性和普遍性原则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D .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E .代表对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负责,并受其监督16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B .违法行为在1 年内未被发现的,只能由法律设定C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D .不满14 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也必须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E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17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主体B .客体C .内容D .法律规范18 .一般违法包括两种情况( )。

A .行政违法B .刑事违法C .民事违法D .构成犯罪19 .因出生而取得国籍,称为原始国籍,取得这种国籍的原则包括( )。

A .血统主义原则 B .因加入而取得原则C .出生地主义原则D .混合主义原则20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表现为( )。

A .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B .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融为一体的C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D .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三、判断题1 .除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6 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2 .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 )3 .行政追偿只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公务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

( )4 .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对等性。

( )5 .若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行政相对方可视之为无效行政行为。

( )6 .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一律不实行调解。

( )7 .物权是由权利人直接行使的。

( )8 .有限责任公司由2 个以上30 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 )9 .社会保障的特征有强制性、社会性、约束性、互济性。

( )10 .刑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法律性。

( )第二部分主观题四、案例分析题1 .我国与A 国相邻,霍某(B国人, 非外交人员)在A 国境内持枪向在我国境内的胡某(C国人)开枪射击,致胡死亡。

问:此案,我国司法机关对霍某是否有刑事管辖权,还有哪个国家对霍某有管辖权,说明理由?2 .单某为某国有企业经理,由于经常到A 国联系外贸出口业务,认识了A 国女子玛丽,并与玛丽在A 国登记结婚,单在国内还有一结发妻子,并有4 岁的女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