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2019年3月20日(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5 小题,共计 20 分)1、(4分)下图为果蝇染色体组成的示意图,填充下列空白:(1)该果蝇为_________性果蝇,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细胞中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3)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可产生_____种配子。
不考虑交叉互换)(4)图中的W基因在____________时期可以形成两个W基因。
(5)此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所含的染色体为__________。
(6)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写出两点)2、(4分)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 分别控制红眼、白眼,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
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写出图中雌果蝇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构成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染色体字母表示)。
(2)图中雌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______,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D和d分开发生在_______时期;图中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该雄果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基因型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子。
(3)若这一对雌雄果蝇交配,F1的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若仅考虑果蝇的翅型遗传,让F1的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3、(4分)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
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
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
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可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
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
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1)图甲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所处时期位于图乙的________段中,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细胞处于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段,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图丙对应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处于此分裂时期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形成的方式不同。
(4)若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则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 ____________,分裂后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_____。
(不考虑基因突变)5、(4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
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0-4。
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I-4的基因型为______;II-2的基因型为______ 。
II-6的基因型为_____②如果II-5与II-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
③如果II-7与II-8再生育一个儿子,则儿子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
④如果II-5与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
若II-5与a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病孩,则再生一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
二、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6、(5分)对于可遗传变异的相关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C.测量豌豆(2N=14)的单倍体基因组序列,需测量8条染色体包含的遗传信息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7、(5分)如图表示用AAbb和aaBB两个品种的某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⑤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AB植株幼苗B.经⑥获得的品种,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C.④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D.①②③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发生在雌雄配子结合时8、(5分)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花粉经过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和ab或Ab和Ab 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C.AB或ab或Ab或aB D.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9、(5分)下列关于单倍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蜜蜂中的雄峰就是单倍体个体B.只含一个染色体组C.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D.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子10、(5分)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11、(5分)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卵双生姐妹间因为基因重组导致性状上差异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有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D.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12、(5分)猫叫综合症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这种变异是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A.染色体缺失片段B.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C.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D.染色体增加片段13、(5分)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植株后用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②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③不能形成可育配子④能形成可育配子⑤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⑥一定是纯合子A.①⑤⑥ B.①④⑤C.②⑤⑥ D.①③⑥14、(5分)将基因型为AAbbcc、aaBBcc植株杂交得到幼苗分别作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过多次选育不一定能得到所需性状的①植株B.②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C.③植株能够提供9种类型的雄配子D.④到⑤过程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会移向细胞同一极15、(5分)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二倍体),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②可以取F1中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③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使染色体加倍而成正常植株D.经③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约占1/416、(5分)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17、(5分)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化导致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DNA上发生个别碱基对的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会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上一个片段发生颠倒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18、(5分)现有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2N=24)番茄幼苗甲和乙,甲幼苗经自然生长后长成甲植株,乙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乙植株,甲、乙植株杂交获得丙植株。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丙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B.乙植株配子的基因组成有3种C.乙植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完全相同D.丙植株高度不育,因此是新物种19、(5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是人体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片段与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片段发生易位后,重新形成了BCR-ABL融合基因所致。
已知ABL基因控制合成的abl蛋白能促进基因转录,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bl蛋白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发挥作用,能促进RNA的合成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基因缺失导致的,该病患者粒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该病患者异常的粒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第9号和22号染色体均异常D.该病患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正常的,表现正常的双亲可能会生出患该病的子女20、(5分)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量变化情况,据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AB时间段无染色单体,BF时间段含有染色单体B.AB、BC、CD三个时间段都有水生成,但来源可能不相同C.FG 段染色体组数是GH段染色体组数的两倍D.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会抑制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21、(5分)如图是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字母代表基因)。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基因突变B.图中的四分体结构异常C.图中的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现型无异常D.该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22、(5分)二倍体植物甲(2n=18)和二倍体植物乙(2n=48)。
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不育。
若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的顶芽形成植株丙,丙开花后能自交获得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