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

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


修订背景
◉修订主要依据 ◇国家、部颁的相关的行政和技术法规。 ◇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2004)等。 ◇本次修订中进行的调研论证课题成果、调研资料。 ◇编写单位长期积累的施工技术、实践经验。 ◇广泛征求的意见。 ◇原规范条文及条文说明。 ◇交通部批准的《修订工作大纲》、《编写大纲》 ◇各阶段评审会会议纪要及评审专家的具体意见
修订背景
◉修订指导思想和原则 ◇修订指导思想 ◆涵括: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规范 (新要求)、新情况等已成熟应用的内容。 ◆强调注重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主要对施工各工序、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做出规定,精 简工艺过程、施工法的叙述与部颁相关规范协调。 ◉修订原则 ◇强调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 ◇基本内容以原规范为基础,在成熟可靠的基础上,尽可 能反映先进技术。 ◇向国标靠拢,与国际标准接轨。
主要修改内容介绍
◊修订的主要内容: ◉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中施工方面的内 容。 ◉修订了压实度检测频率。 ◉特殊路基施工中,针对湿粘土、红粘土、中弱膨胀土,提出了压实 标准降低数量及降低的限制条件,取消轻型压实标准 。 ◉对填筑层松铺厚度,不做统一规定,强调要与压实机具、压实工艺 等条件相结合,根据试验路段确定。 ◉将原规范中“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5 填方路堤的施工”、 “6 挖方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这四章的内容合并调整为“4 一般路基施工”。 ◇采用新的压实度标准 ◇路堤基底的要求提高,原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 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85%;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 (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修改为“二级 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小于 85%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或路床总厚度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修订过程
◉修订结果 ◇将原规范 共13章60节,修改为新规范共10章 52节。 ◇原规范特点是:对工艺、方法的叙述过多,内 容不全面;新规范的特点是:主要对材料、施工 各工序、环节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作出规定, 精简工艺过程的叙述,并纳入与路基施工有关的 规范或规程的相关标准、规定。
主要修改内容介绍(重点)
◆对石料以强度分类提出质量标准
修订过程
◉改变较大的主要内容 ◇对符合要求的湿粘土制定了压实标准新规定 根据相关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在保证路基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的前 提下,为充分利用湿粘土、红粘土与高液限土中符合一定条件的土作为路基 填料,制定了压实标准新规定 ◇高填方路堤 ◆填料和基底处理要求更加明确
修订过程
◉编写基本情况 ◇2003年8月由部下达修订任务 ◇2003年10月开始修订工作,共向54个单位发送了征求意见函 ◇2004年3月完成《编写大纲》初稿 ◇2004年4月16日召开《编写大纲》审查会 ◇2005年1月完成初稿,经内部专家4次讨论,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发往 50个单位征求意见,共收回意见275条,经内部专家讨论采纳149条, 部分采纳21条,形成修改稿 ◇2005年6月15-16日,召开征求意见稿审查会,会后,根据专家意见, 又分别于8月5和24日两次召开内部专家会议,并形成送审稿
修订过程
◉新增加内容 ◇软土地基的处理 ◆主要是根据《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中施工部分的内容 ◆整体上分为地基处理、路堤填筑、路堤施工监控三个方面。 ◆地基处理方面,增加了浅层处治、砂(砾)垫层、土工合成材料、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施工、砂桩、 碎石桩、加固土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Y型沉管灌注 桩、薄壁筒型沉管灌注桩、静压管桩、强夯、强夯置换等处治施工等 方面的规定。 ◇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施工 ◆对可用填料、可用部位进行了规 ◆对包芯法施工作出了规定。 ◆对防止压实层含水量变化导致质量问题作出了规定。 ◇雪害地区路基施工 ◆强调施工安全措施、注意生态自然系统的协调。 ◆充分考虑雨、雪的不利作用 ◆雪崩地段路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只是最低要求 ◇英国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各种标准的第一页,都写 有:“遵守英国规范(标准)本身,并不给予豁免法律任”。 ◇美国ACI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第一章、第一句话 “本规范提供设计与施工……的最低要求” ◇美国公路部门ASSHT0桥梁设计规程的第一章第一节中 写道: ◆“本规程无意取代设计人所具有的专门教育和工程 判断的训练,仅在规程中规定为保证公共安全的最低要求, 业主或设计人可能需要在设计中采用新的先进技术,或需 要对材料及施工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与此相反,我国现行规范带着短缺计划经济年代的 深刻烙印回避最低要求的提法,并在客观上暗示规范要求 的唯一性
◆应进行动态监控及动态调整
◆高填方路堤宜优先安排施工,并至少要经过一个雨季
修订过程
◉新增加内容 ◇轻质路堤 ◆粉煤灰路堤 ◆ EPS路堤 ◇路基拓宽改建施工 ◆根据国内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 ◆交通部西部课题科研成果 ◇泥石流路基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面的规定 ◆泥石流处治结构物涉及结构强度、耐久性、材料方面 的规定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宣讲
丽水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傅长荣
宣讲内容
○规范 ○修定背景 ○修定过程 ○主要修定内容介绍
规范
在设计、施工中要求严格遵守规范的强制 性条文,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运 用标准、规范,对可能影响到工程安全的 指标应该首先得到满足,克服工程设计、 施工“只对规范负责,不对工程的安全、 质量负责”的做法。
修订过程
◉新增加内容 ◇涎流冰地区路基施工 针对该地区的特点重点对应采取的临时排 水措施进行了规定。 ◇采空区路基施工 根据有关资料,对渗水、处理后地基、干 砌片石回填等提出要求
修订过程
◉新增加内容 ◇路基防护 ◆坡面防护 : 补充植被防护、骨架植物防护、圬工防护、抹面捶 面防护、膨胀土。 路堑边坡防护方面的内容 ◆ 沿河路基防护 : 增土工膜袋、丁坝防护、顺坝施工、改移河道 等内容 ◆挡土墙 : 新增 了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锚杆 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等的规定。 ◆边坡锚固 : 新增 锚杆施工、预应力锚索施工进行规定,尤其对 预应力锚索工程提出比较系统的规定。 ◆土钉支护: ◆抗滑桩 : 新增了施工监控、排水系统、支护开挖、喷射混凝 新增了地质核对、施工准备、开挖及支护、灌注桩身 土、地梁网格梁施工等要求。 混凝土、桩板式抗滑挡墙等方面的规定。
修订过程
◉改变较大的主要内容 ◇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
◆填石路堤和土石路堤均明确了质量检验方法
◆增加“填石路堤与土质填筑层之间应设过渡层” ◆填料要求更加明确,加入“不均匀系数” ◆强调通过试验路提出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如松铺厚度、沉 降率 ◆删减了具体的填筑工艺 ◆二级公路填石路堤不能采用“倾填”的方式
修订过程
◉修订中关注的问题 ◇本规范用词说明 ◆对执行规范条文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稍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 采用“可”。 ◆条文中应按指定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要求(或规定)”。 如非必须按指定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其写法为“可 参照……”。
修订背景
◉修订依据 根据交通部《关于下达2003年度公路工程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 路发[2003]297号)的精神,《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的修 订工作由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负责。 ◉修订原因 ◇原规范颁布实施已近十年,有些条文难以满足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 料不断涌现且被广泛应用,但缺乏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不利于推广。 ◇与路基施工有关的单项规范,如《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017-96),《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等, 未包含在95版规范中,造成实际使用中的不方便。 ◇原规范在施工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内容需要补充完善、发展。 ◇原规范过多地强调了施工方法和工艺,而按《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管理导则》 的要求,条文的主要内容应为对施工各工序、各环节提出技术质量要求,并 尽量精简工艺过程的叙述。
修订过程
◉改变较大的主要内容 ◇将原规范4、5、6、7章合并为第4章,压实标准制定了新的规定 原规范中“4 路基施工的一般规定”、“5 填方路堤的施工”、“6 挖 方路堑的施工”、“7 路基压实”这四章的内容交织在一块,不便于使用, 现将相关内容合并为“一般路基施工 ”1章,压实标准制定了新规定 ◇路堤基底的要求提高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应小于85%;当路 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 标准”修改为“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90%;三、 四级公路不小于85%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或路床总厚度时,应按设计 要求处理”
◇2005年9月9日将送审稿发往78个单位,共收回188条意见,又经内部 专家讨论,形成了修改稿,提交第二专家会议审查。
修订过程
◉修订工作程序 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于2003年10月开始 修订,历经工作大纲、四个典型课题(填方路堤 的分层厚度,挖方路堑边坡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措 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特殊地 区的路基施工。)调研、三个工艺试验(高填方 路堤施工工艺试验、填石路堤施工工艺试验、粉 质砂土压实工艺试验)研究、初稿、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报批稿(含总校)等阶段,历时两年零 六个月,现已形成《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报批稿及其条文说明,现己出 版发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