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施工技术标准要求

路基施工技术标准要求

路基施工技术标准要求
1.1.1.列车及轨道荷载标准
双桥停车场列车荷载和轨道静载(包括钢轨、轨枕、扣件及道床)按地铁B型车最大轴重140KN计算,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参照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附录D的标准执行,换算土柱宽度为3.1m,换算荷载强度37.4KPa。

1.1.
2.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要求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表表1
整体和碎石道床交界处(过渡段起点)路基沉降按10cm控制,过渡段终点按20cm控制,起终点之间采取不同桩长实现10~20cm渐变过渡。

1.1.3.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站场内多股道路基面形状采用锯齿形,排水横坡一般为2%。

1.1.4.路基基床
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组成,其中基床表层厚0.5m,基床底层厚1.5m。

基床表层采用A、B组填料填筑,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基床底层填料选用A、B、C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填料颗粒粒径不得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使用C组填料时,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mm地区,其塑性指数不应大于12,液限不应大于32%。

1.1.5.过渡段
路基与桥梁、路基与U型槽及整体道床与碎石道床连接处均设置过渡段,沿线路方向采用纵向倒梯形过渡形式,并符合轨道形式的过渡要求。

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填料与压实标准应与相邻基床表面相同,基床表层以下应选用A、B组填料,压实标准应符合《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表8.2.8基床底层的要求。

当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的填料还应满足渗水土的要求。

1.1.6.填料压实标准
路基基床各层压实度表
表2
注:1 K/h为重型击实试验的压实系数;
2 K/30为直径30cm直径平板荷载试验的地基系数,取下沉量为0.125cm的荷载强度;
3 细粒土和粉砂、改良一栏中,有括号的仅为改良土的压实标准。

基床以下部分填料的压实度表
1.1.7.工程措施
1)本工程场区内由于路基与桥梁、路基与U型槽及整体道床与碎石道床连接处均设置过渡段,且沉降标准要求相对较高,故采用单重管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满足沉降和稳定要求,桩径0.5m,桩长为5m~15m(旋喷桩),桩距1.5m,正三角形布置。

桩的90天龄期强度按3.0MPa设计,水灰比取1.0,压缩模量取120Mpa,根据工程需要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及摻合料,其类型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桩应伸入持力层不小于1.0m,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铺设0.6m厚碎石垫层夹二层双向80kN/m土工格栅,地基加固范围详见地基处理平面布置图。

2)出入场线及车场线一般地段地基拟采用水泥砂浆搅拌桩进行处理,桩间距1.2m,正三角形布置,桩长6~12m,桩的90天龄期强度按2.5MPa设计,压缩模量取80Mpa,桩应伸入持力层不小于1.0m,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厚0.6m碎石层夹二层双向80kN/m土工格栅,地基加固范围详见地基处
理平面布置图(详图及说明见站场分册)。

3)由于场区道路沉降标准较低,一般地段地基拟采用水泥砂浆搅拌桩进行处理,桩间距1.2m,正三角形布置,桩长4~10m,桩的90天龄期强度按2.5MPa设计,压缩模量取80Mpa,桩应伸入持力层不小于1.0m,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厚0.4m碎石层夹一层双向80kN/m土工格栅,地基加固范围详见地基处理平面布置图。

路基填土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要求,路基土的最小强度CBR在路面底面以下0~0.3m范围内不小于6%,0.3~0.8m范围内不小于4%,0.8~1.5m范围内不小于3%,1.5m 以下不小于2% 。

4)地基加固施工顺序:施作高压旋喷桩(水泥砂浆搅拌桩)→施作碎石垫层和土工格栅→填筑路堤(过渡段)填料5)桩质量检测合格后,在桩顶铺设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加固。

碎石垫层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碎石垫层碾压满足地基系数K/30≥100MPa/m。

当垫层位于基床底层厚度范围时,尚应满足基床范围内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要求;
土工格栅应采用高密度聚氯乙烯或聚酯工程塑料(PET)双向焊接土工格栅,幅宽≥5.0m,网孔直径50~80mm,纵、横向屈服抗拉强度≥80kN/m,纵、横向伸长率≤8%,2%伸长率时抗拉强度≥36KN/m,5%伸长率时抗拉强度≥64KN/m。

铺设
土工格栅时,必须拉直拉平,幅与幅之间要对齐对好,搭接宽度不得小于30cm。

严禁采用玻璃纤维、钢塑格栅和经编格栅。

为了保证复合地基结构质量,土工格栅必须耐碎石挤压,不得在填筑碾压垫层时出现折断。

6)过渡段路基基床表层采用A、B组填料,底层采用A、B组填料,现场填筑时应作工艺性填筑试验,确定施工工艺,以上A、B组填料分类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执行。

7)高压旋喷桩(水泥砂浆搅拌桩)固化剂采用4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施工前必须采集工点最软弱土层试样进行室内配比试验,并分段进行现场试验或实验性施工,确定施工工艺及参数,要求桩体混合料试块(边长150mm 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高压旋喷桩不小于2.0MPa,水泥砂浆搅拌桩不小于1.5MPa。

8)沉降评估及变形监测
本工程地基处理范围内多为软土、松软土地基,需根据上部结构类型及其相应沉降标准,合理设计观测标准及技术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网、观测断面、沉降观测板和观测桩,为施工和验收提供依据。

首先在路基上铺设轨道前,应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以保证路基变形符合相关要求。

路基完成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