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一年级下
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初中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天涯若比邻—走进网络世界》。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分五小节,分别向我们讲述了网络世界的精彩、网络基本知识、利用网络来发布、宣传的家乡和文明上网公约。
这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小节。
学情分析:
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讲上网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但是真要谈其网络想必回答的多是网络游戏等相关问题,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对于学生自己来讲也不是一件尽善尽美的事情,应此在让学生了解的这一教育目标之后就能更好地去认识和接受这一章看似乏味却意义深远的课程内容。
对于上学期从村小升入初中的部分学生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虽然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和努力,但是总体水平还是赶不上原来就读中心校的学生,更不如从临江转来的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网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络
不仅仅是网络游戏,还可以带给我们更多,更新鲜的咨询物资甚至医疗等,使学生更加理解网络带给我们的便捷。
2、在学习掌握了网络的基本功能之外审视自己,更好地利用网
络资源,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从而正确对待网瘾,处理好上网时间。
3、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控制上网时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技能素养,为良好的网络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创设的主题情景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系统地了解网络,正确地审视自己,明确自己今后利用网络的大致路线好方针,劳逸结合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
2、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掌握好上网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是能够使学生正确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开拓自己,不要形成为了网游而上网的单纯的网络活动。
重点是系统而不片面地理解网络不仅仅是个大游戏场,更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法与学法
采用情景设计、“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
创设情景、设臵人物、探究学习,合作分析、自我反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2分钟畅谈自己最喜欢的网络活动。
2、教师准备:设计一个正常上网人的一天网络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激情引趣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说说自己喜欢的网络活动,突出学生网络兴趣。
2、根据学生发言内容引出新课
教师:“刚才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没想到大家对于网络这样的“熟悉”,老师今天也请来了一位网络发烧友,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度过自己的网络上的一天的。
”
二、循序渐进,步入知识殿堂
(一)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创设的情景与人物:
王晓明,某校初中学生,双休日
清晨—打开电脑,进入浏览器,打开土豆网中关于跆拳道中的视频,一面欣赏、学习,一面练习。
(等待吃早餐)
早饭后—回到电脑旁,打开新浪浏览最新的咨询与新闻。
(在他看来一个武林高手,一定要谈吐得体,而新闻是与人交往最好的话题之一)
新闻后—浏览一下看是否有值得关注的网站、博客。
(如电影网站、购物网站、喜欢明星的博客、旅游胜地等)并将其收藏。
午饭前后—看网络收藏看下自己正在读的书。
(文武要双全嘛)晚饭后—与家人、同学、朋友一起休闲游戏。
(一个人在网络上也会孤单的)
临睡前—从网上学的体能训练。
(身体是本钱)
2、对比观察,想想王晓明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后师生小结,教师板书。
板书
王晓明的将来
武林高手—每天早上都坚持练习跆拳道。
谈吐得体的人—每天都看新闻,从小了解国家大事,赢在起跑线上。
博学的人—天天看书、了解博客文章。
父母亲人喜欢、同学朋友热爱的人—与他们分享游戏中的快乐。
健谈、风趣、博学、团结、友善—开朗乐观阳光的人
3、对比、反省
教师提醒学生:王晓明也在网上一天,他将来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那么我们同学呢?你们将来有几个能成为游戏高手,有几个还有现实中的朋友,你的亲人对你上网的态度好吗。
除了发出网络游戏中炫耀的音响效果之外,你谈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独自反省,分组交流
三、多元评价,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1、引申提高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网络就好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将我们送到一个新的高度,用不好会让我们或者我们的亲人伤心流血。
看了人家王晓明,你能作出自己的网络计划吗?
2、做一做
1)制定自己的网络计划。
组间交流,集体评议。
2)携起手来,与父母、同学一起来执行这个计划
四、呼应主题,总结结课
网络是一扇大窗口,有新鲜空气、有明媚的阳光、有宽广的视野、有美妙的声音,我们可以在新鲜的空气与明媚的阳光下看虫虫飞,可以在空旷的草地上聆听溪水潺潺,为什么却总要在一个角落里为了一只小小的虫而忽略整个深林呢!
网络游戏作为游戏是允许你们玩的,但是我们却不能仅仅看到网络中的这一小片蓝天,不要做井底之蛙,要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自由翱翔,而游戏只不过是这个海洋中的一小片浪花。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