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和结构
(2)B圈层的主体是
,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3)A、B、C、D四大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
字母)。
条件之一。
(字母)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
【解析】第(1)题,图中A、B、C、D依次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
气圈。第(2)题,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占地球水体的96.53%,生物圈中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B圈层是一个
(
)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3)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传播速度随着通过介质的性质不同而发生变化;经过不 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都是弹性波; 都是能量的载体和传递形式 ①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内部圈层; ②研究地震的能量和震级的划分
【微思考】
(1)有人用“半熟的鸡蛋”形象地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你认为合
理吗?
提示:合理。用“半熟的鸡蛋”来比喻地球的内部圈层 ,则蛋壳为地壳;
生物圈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 圈的上部
【微思考】
(1)连接地球内部圈层和外层结构的圈层是哪个圈层?
提示:岩石圈。
(2)地球外部各个圈层具有怎样的联系?
提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过关题组】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圈层名称: A ,B ,C ,D 。 。 (填
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第(3)题,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圈层是水圈 ,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答案:(1)岩石圈 水圈 (2)海洋 生物 (3)B D 生物圈 大气圈
【补偿训练】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
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
(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根据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球内部分为 地壳、地幔和地核。 (5)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状态的判断。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判断出
物质的状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活动】 答案:四大圈层各有特点,但它们之间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 互联系,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也存在分 异和变化,要深入认识,应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认识。例如:
(1)大气运动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2)大气运动有什么规律?
(3)水圈的性质、特征、组成分别是怎样的? (4)海水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5)岩石圈是否万古不变? (6)生物圈有什么分布规律?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4)为什么A和B厚度不均?
【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
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
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
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
3.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33 千米处(大陆部分),___________ 纵波和横波 传播速 (1)莫霍界面:地面下平均___ 度都明显增加。 2 900 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_____, 下降 横波 (2)古登堡界面:地下______ 完全消失 。 _________ 地壳 和_______ 上地幔 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 4.岩石圈:_____ 称为岩石圈。
蛋白为地幔,由于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 ;蛋黄为 地核。 (2)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探测地内结构? 提示:地球内部物质性质不均一,不同深度上性状、组成不同。
【过关题组】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B是 是 ,C+D+E是
,A+B+C是
,D
的一部分。 。
(2)不连续界面:F为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物质为固态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
)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图中①为对流层,②为地壳,③为 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第(2)题,①位于地面以上,是大气层;③ 圈层横波能穿过;外核(④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 或熔融状态。
知识点2
地球的外部圈层
【自主学习】
大气 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 1.组成: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_____ 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间相互联系、_________,
氮 和___ 氧。 2.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是___
不规则 的圈层。 3.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_______ 生存环境 的总称,它占有_______ 大气圈 的底 4.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_________ 水圈 的全部、_______ 岩石圈 的上部。 部、_____
【方法总结】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的判读方法
(1)横波和纵波的判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在固体中传播;纵波传播
速度快,固、液、气三态中都可传播。
(2)莫霍界面的判断。在地下(陆地部分)平均33千米处,横波和纵波的
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大——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即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面。 (3)古登堡界面的判断。在地下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的 传播速度突然减小——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即地幔和地核的分界 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 度只有几千米。
【补偿训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
A.①为地壳
C.③为软流层
B.②为岩石圈
D.④为下地幔
(
)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千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选D,(2)选B,(3)选D。第(1)题,在地球外部圈层中,有一
个圈层,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这个圈层
是生物圈。所以A代表生物圈,那么B就是水圈,C就是岩石圈。第(2) 题,B是水圈,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 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第(3)题,A代表生物圈,由于生物圈是生命 物体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要点归纳】
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特点比较
外部圈层 大气圈 概 念 组 成 其 他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物, 组成的包围地球 主要成分是氮 的复杂系统 和氧
地球自然环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 处于不间断的循环 运动之中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 地表水、地下 成的连续但不规 水、大气水、 则的圈层 生物水等 地球表层生物及 生物及其生存 其生存环境的总 环境 称
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 ,地震波在经 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明显加快。C+D+E是地幔的一部 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A、B、C共同 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2)莫霍界面
课题: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的判读
1.可提取信息种类:(1)地震波的类型;(2)莫霍界面;(3)古登堡界
面;(4)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2.结合图形分析,请填写: 固体 (2)___________________ 固、液、气三态都可 (3)___________ 地壳与地幔 (1)_____ 地幔与地核 (4)___________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识点1
地球的内部圈层
【自主学习】
震动 并以___ 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1.地震波: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_____,
2.地震波分类: 快 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 固体、液体和气体 传播。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___, 慢 只能通过_____ 固体 传播。 (2)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___,
【要点归纳】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拓展深化】横波和纵波对比分析 分类 纵 波 横 波 传播速度快;固体中最快,气体中 最慢 波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一致; 固体中弹性大,气体中弹性最小 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快慢
速 度 原因 介质 共性 意义
传播速度慢
波的传播方向与 振动方向垂直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