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盆景学

盆景学

一、盆景定义: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1Pottedlandscape 2miniaturelandscape 3miniaturegardening,4)bonsai , 5)pot scenery , 6)penjing二、盆景艺术的特点1、盆景艺术的世界性2、盆景艺术的边缘性3、构图的复杂性4、表现技巧的高度概括性5、创作的连续性6、美感的可变性7、艺术风格的多样性8、浓厚的趣味性三、盆景的效益1、社会效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友谊2、经济效益3、生态效益一、盆景起源地点盆景起源于中国。

对盆景形成的朝代,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盆景形成在唐代初期。

一、国内盆景发展概况及现状我国各地的盆景发展很不均衡;一般地,南方省市较之北方省市发展得快,边疆地区比内地相对显得落后,大都市比小市镇领先。

南方:以长江流域和沿海一带的重庆、成都、武汉、苏州、杭州、南京、上海、广州、福州、香港等大城市和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台湾等省为主。

北方:河北、河南、山东、北京、天津等起步虽较南方省市晚些,近几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般分类方法:1、一级分类法:根据造型样式分为若干式。

2、二级分类法:根据取材与制作把盆景分为树桩盆景、山水盆景两大类,再根据盆景样式分为若干式,简称“类—式”法,或“型—式”法。

3、三级分类法:采用“类—型—式”三级分类,是比较系统的分类方法。

4、按规格分类法:如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二、系统分类:彭春生系统分类法:即“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系统。

将中国盆景分为三类、若干亚类、五型、七亚型、若干式、五个号。

三、各式简介:(一):自然型干变亚型各式1、直干式:树干直立,枝条分生横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表现雄伟挺拔,巍然屹立,古木参天的树姿神韵。

(岭南盆景的大树型和浙派盆景)常用的树种:五针松,金钱松,水杉,榆,榉,九里香,罗汉松等。

2、斜干式:树干向一侧倾斜,一般略弯曲,枝条平展于盆外,树姿舒展,疏影横斜,飘逸潇洒,颇具画意。

常用树种:五针松,榔榆,雀梅、罗汉松,黄杨等。

3、卧干式:树干横卧于盆面,如卧龙之势,树冠枝条则昂然向上,生机勃勃,树姿苍老古雅,有似风倒之木,富于野趣。

4、曲干式:树干弯曲向上,犹如游龙。

通过蟠扎使主干呈弯曲之状,细枝也是旋曲而生。

具有刚柔相济,饶有生趣的韵味。

材料用五针松、六月雪、榆等干体有韧性的树桩品种便于制作。

5、悬崖式:树干弯曲下垂于盆外,冠部下垂如瀑布,悬崖,模仿野外悬崖峭壁苍松探海之势,呈现顽强刚劲的性格。

1)小悬崖:冠顶悬垂程度不超过用盆高度的一半。

2)中悬崖:冠顶不超过盆底部。

3)大悬崖:冠顶在盆底以下。

6、枯干式:树木呈枯木状,树皮斑剥,多有孔洞,木质部裸露,仅有部分韧皮部上下相连,冠部发出青枝绿叶,枯木逢春,返老还童又不失古雅情趣。

7、劈干式:主干劈成两半或劈去一边,使树干呈枯皮状态。

8、附石式:以突出树桩为主,山石配景,树根附在石头上生长,再沿石缝深入土层,或根部生长在石洞中,像山石上生长的老树,有“龙爪抓石”之势,古雅如画。

9、单干式:每盆只种一株,一个主干,主侧枝分布均匀,构图简洁,挺秀庄重,是盆景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10、双干式:树一株,干为二,分主次,高低,正斜。

11、三干式:树一株(或三株),干为三,要有主次之分,应做不等边三角形构图,有高有低,有直有斜。

12、丛林式:一盆中有多株丛植,模仿山林风光,反映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二):自然型根变亚型各式13、根提式:又叫露根式,以欣赏根部为主,树木根部向上提起,侧根裸露在外,盘根错节,悬根露爪,古雅奇特。

丛林式:一盆中有多株丛植,模仿山林风光,反映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14、连根式:地上部分多干或丛林,根部裸露相连。

多选用植株根部易萌发不定芽的树种,如福建茶、继木、火棘等。

(三)、自然型枝变亚型各式15、垂枝式:利用一些树种或品种枝条下垂的生长习性稍微加工而成,如垂柳姿态。

常用树种有迎春、柽柳、垂枝梅等。

16、枯稍式:模拟自然界老树枯顶或受雷击的现象。

老态龙钟,奇特古雅。

17、六台三托一顶:苏派传统树型。

树木主干弯成六曲,九个侧枝左右分开,每边扎成三片,即“三托”,顶端一大片即“一顶”。

整株树分成五层,共计10片,端庄平稳,层次分明。

18、游龙式:树木主干弯如游龙,但多在同一平面上弯曲。

19、扭旋式:主干扭曲向上。

20、一弯半:主干从基部弯成一个弯,再扎半个弯做顶,整株树向前微倾,云片左右对称。

21、鞠躬式:又叫二弯半,通派代表树型,树干从基部开始扎成两个弯,即成“S”型,再扎半个弯做顶,主干上部前倾,下部后仰,顶部伸出一片。

22、疙瘩式:又叫打结式,将盆树幼苗在主干幼嫩时在基部打结1-4节。

23、象形式:利用树干和整个树体形态进行动物形象造型。

24、方拐:川派造型之一,方拐树干为“方”形的弯,均在同一平面上弯曲。

25、对拐:主干在同一平面上左右来回弯曲,做成五个弯,基部弯大,顶部弯渐小,侧面看象直干。

26、掉拐:主干弯曲是“一弯、二拐、三出、四回、五镇顶” (川派造型之一)27、三弯九倒拐:川派造型之一。

主干正面看三大弯,侧面观九个小弯,制作难度较大。

28、滚龙抱柱:类似扭旋式,主干螺旋而上,形若游龙绕柱,下大上小,自然稳健。

29、大弯垂枝:主干成一大弯,于内弯顶用嫁接法,倒接一下垂大枝,枝上有三五个枝盘。

30、直身加冕:31、老妇梳妆:(五)、规则型枝变亚型各式32、屏风式:徽派采用的树型之一,枝干编成一个平面,有似屏风或“拍子”状。

33、平枝式:每一枝盘是由主枝和分枝蟠成卵圆形或扁圆形,阔卵圆形。

34、云片:扬派代表树形。

模仿黄山迎客松形态,枝叶平展概括加工而成。

一般顶片为圆形,中小片掌状,如蓝天漂浮的薄云。

35、圆片:苏派造型特点之一,如六台三托一顶。

(六)山水类各型1、水盆型:把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盛水不盛土,或只在山缝中放些土,以植物、配件作为点缀。

2、旱盆型:浅盆中有山石和土而不放水,植物及配件点缀在山石或土上。

3、水旱型:浅盆中一部分是土壤,山石、树木,另一部分是水。

(七)、山水类各式1、立山式:山体形式线直立。

2、斜山式:山体形式线倾斜。

3、横山式:山体形式线横卧。

4、悬崖式:一崖悬挂似瀑布。

5、峭壁式:山体有一面垂直陡峭。

6、怪石式:山体形状古怪。

7、峡谷式:两山体形成峡谷状。

8、瀑布式:山体上有瀑布飞流直下。

9、孤峰式:只有一个山峰。

10、对山式:有二峰,分主次,高低,大小。

11、开合式:山峰分大、中、小和远、中、近布置。

12、散置式:山体随机散落布置,但有大小,远近之分。

13、群峰式:形成曾峦叠嶂群峰竞秀之势。

14、石林式:石林景观。

15、溪涧式:小溪山林景观。

16、江湖式:如江或狭湖。

17、水畔式:驳岸岸边景观。

18、岛屿式:海岛景观。

19、综合式:江河湖海,森林岛屿皆有。

20、沙漠式:大漠景观。

挂屏式(挂壁式):异形式:置于几案。

第三章:盆景流派和地方风格一、定义:盆景风格1、定义:是指盆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2、盆景要素:树种、盆器、盆土、几架、石种(苏州:太湖石。

岭南:大理石。

北方:石灰石。

)、配件、造型、技法、意境。

构成盆景的重要因素:材料、造型、技法3、形成原因:1)自然地理差异:如:四川盆景的幽、险、秀、雄的风格是与“蜀国多仙山”、“青城天下幽”、“娥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险”、“剑门天下雄”的自然地理特征相一致的。

2)文化差异二、桩景流派(school)的形成和特点:盆景流派:盆景创作和盆景学术理论方面因风格类型的差异而形成的派别。

*类型: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而形成的类别。

公认的传统八大桩景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岭南派、海派、浙派、徽派、通派等。

简称:苏扬川岭海浙徽通。

1、苏派地域:苏州、无锡、常州树种:雀梅、榆、枫、梅、石榴造型特点:圆片、六台三托一顶为典型树型。

技法:棕丝蟠扎艺术风格:清秀古雅苏派实例:秦汉遗韵(树种:圆柏,树龄:500年,树高:170cm)2、扬派:地域:扬州、泰州、盐城树种:松、桧、榆、杨造型特点:云片、寸枝三弯。

技法:棕丝蟠扎艺术风格:严整壮观3、川派地域:成都、重庆、灌县、温江树种:金弹子、六月雪、贴梗海棠、竹、花果类。

造型特点:规则型为主技法:棕丝蟠扎艺术风格:虬曲多姿,典雅清秀。

4、岭南派:分布区域:广东、广西、福建树种:榕、榆、雀梅、九里香、福建茶造型特点:大树型、高耸型技法:蓄枝截干风格:苍劲自然,飘逸豪放。

5、海派:分布区域:上海树种:松柏类为主,锦松、真柏(偃柏)造型特点:微型、自然型技法:金属丝缠绕艺术风格:明快流畅、精巧玲珑6、浙派:分布区域:杭州、温州树种:五针松为主造型特点:高干型合栽式技法: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艺术风格:刚劲自然,有时代气息7、徽派:分布区域:歙县、绩溪、休宁树种:梅、黄山松、桧、继木造型特点:规则型为主,游龙式技法:粗扎粗剪艺术风格:奇特古8、通派:分布区域:南通、如皋树种:小叶罗汉松为主造型特点:两弯半技法:棕丝蟠扎艺术风格:端庄雄伟三、桩景地方风格1、中州风格分布区域:郑州、鄢陵、平顶山树种:柽柳、腊梅、桧、石榴、荆条造型特点:倒栽松、疙瘩梅、自然型技法:捏型、靠接艺术风格:粗犷朴实、形象逼真2、福建风格分布区域:福州、泉州、厦门树种:榕、福建茶造型特点:飞榕,配石悬崖式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艺术风格:奇特生动,自然豪放3、湖北风格分布区域:武汉、荆州、黄石树种:三角枫、牡荆、榆、朴造型特点:过去规则型,如今自然型技法:棕丝、金属丝、修剪并用艺术风格:洒脱清秀,自然流畅4、北京风格分布区域:北京树种:小菊为主,鹅耳枥,荆条,元宝枫造型特点:造型多样技法:铁丝缠绕,小菊去脚芽艺术风格:讲究色、香、姿、韵,自然流畅。

5、徐州风格分布区域:徐州树种:苹果、梨、山楂造型特点:自然型技法:矮化、二重修、修剪艺术风格:果实累累,独具一格6、湖南风格分布区域:长沙树种:铺地柏造型特点:超悬崖式技法:蟠扎修剪艺术风格:技艺高超,堪称一绝7、山东风格分布区域:益都等地树种:迎春、黑松造型特点:自然型,垂枝式技法:以修剪为主艺术风格:枯木逢春,繁花似锦第四章盆景美学一、基本概念1、美:(彭春生):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并在大脑中引起的满意的触动反映。

2、美感: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

3、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和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

1..自然美:盆景内自然景物的美即盆景自然美。

2、艺术美:1)造型美:盆景中的自然景物通过人工造型而体现出来的形式美。

优美:如盆景中表现的秀丽的桂林山水,娥眉天下秀和上海微型盆景的小巧玲珑都叫优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