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第一题树干的雕饰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1)劈用利器大刀阔斧地劈斩树干等处需要加工部位,或将主干对劈剖开,造成伤变是塑造古树的一种造型手段(图4-2-7)。
但会留下刀斧痕迹及伤面刻板的弊端。
2)凿刻凿干、枝造成起伏凹凸等变化。
处理不当则人为刻痕明显。
3)雕用雕刻刀雕镂木质部,使不尽如人意处更自然合理。
4)刻刻与雕内容相似,技法各一,用刻刀精雕细刻进一步塑造树木枝干,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特别是皮层伤口四周刻平利于愈合。
5)撕用手钳撕塑造部位的树皮或木质部纤维,使枝干苍劲自然。
6)击在表皮处用锤等钝器磕碰,作物理刺激形成伤变,碰后愈伤后会形成“树瘤疙瘩”,使树干古朴奇特。
制作一盆好盆景,除了对材料有合理的认识以外,就是要实施人为技法,达到理想的构思形态、韵昧,完成创作过程。
第二题软质石材和硬质石材的特点。
参考答案:软石类石材的特点:是质地疏松、能吸水、可长苔、植物在其上种植生长良好,本身雕塑加工方便;以软石石材为素材,通过人为可按自己的设计雕琢山之形态,石之皱纹。
软石石材创作山水盆景,雕琢容易,吸水长苔,栽种植物容易成活,但是天然纹理差,纹理变化不大,缺乏自然神貌,由于质地软,易风化,搬运中易损坏。
硬石类石材的特点:硬石石材繁多,大都质地坚硬,多含有碳酸钙,质地硬,石感性强,不易风化。
虽难以雕琢加工,不吸水,选材时就要注重在天然形状和纹理,觅得天然生成、形纹俱佳的硬石,稍作截取、拼配胶合,便可创作成为上品,现创作的山水盆景均以硬石类为主。
第三题简述米芾提出的“论石”标准。
参考答案:宋朝有名大画家、赏石名家米芾提出论石美学标准,达到很高的理论高度,这四字标准为:透:石块里有孔道,可以相互通达漏:有洞眼,可通过视线瘦:有棱有角,不臃肿皱:表面纹理丰富,不光滑第四题山水盆景制作中,怎样消除山石的加工痕迹?参考答案:消除加工痕迹的方法:山石雕琢之后,常常留有加工的痕迹,影响山石的美观,应加以消除。
消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松质石料加工完毕之后,可用铁刷子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地刷几遍,使纹理保持一致,显得比较自然。
②吸水石盆景制作好以后,应使石面生出一层青苔,既能掩盖雕琢痕迹,又能增加美感。
但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欲速成,可采用另外一种办法即烟薰法:就是把山石在点着的柴草烟雾中熏一下,但必须注意熏的时间不要太长,颜色不能太深,否则不美观也不自然。
如果不生苔、不烟薰,只要经常保持盆内有水,几个月后,空气中的尘土吸附于山石表面,锯截雕琢的痕迹也会自然消失。
③在景物制成后,可向山石表面均匀地涂一遍淡墨来消除加工痕迹。
涂时要宁淡勿深,一遍不成再涂一遍。
④对墨色或深灰色硬质石料,可用自行车上光蜡,略加一点黑色鞋油,将二者混合均匀后,用小毛刷或布块把它涂在山石加工痕迹处。
涂时应注意不要涂得太厚,薄薄一层即可。
然后用干布擦几遍,加工痕迹即可消除。
第二批第一题简述吸水石生苔的方法。
参考答案:让盆景中的山石长满青苔,可增强山水盆景的苍茫感和真实感,所以一些盆景爱好者在制作山水盆景时,都千方百计地使吸水石上生苔。
在吸水石上生苔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1)嵌苔法青苔一般生长在潮湿略见阳光的地方。
在山水盆景上嵌青苔,不宜选用生长旺盛较厚的青苔,应选择墙的背阴处幼小的薄苔,用利铲轻轻铲下薄薄一层,贴在山石凹陷处(欲贴青苔处,应先刷薄薄一层泥浆),先放在背阴的地方,每日用小喷壶向上喷水1~2次,喷壶距青苔不要太近,数日后便可成活。
然后再将其置于早晚可见一小时左右阳光的地方,只要环境潮湿,又不在风口处,青苔便可正常生长,并逐渐向四面延伸。
嵌苔时,山石底部及背阴面可适当多植一些,而山石的向阳处、山顶、山路旁应植疏一些,这样方与自然现象符合。
(2)涂苔法:将青苔取来,用清水冲洗掉杂质,加入适量稀泥浆,轻轻捣碎呈浆汁状,以毛笔涂抹在山石上。
然后将其置于蔽荫处,保持潮湿,不要见阳光,并防止雨淋,不久涂抹处即可长青苔。
(3)液肥生苔法每周向吸水石上浇或喷两次稀薄液肥水,用玻璃罩(瓶)或透明塑料袋罩好,盆内放雨水(若用自来水,须放置几天后再用)。
夏天放在可见散射光的潮湿处,不久可自生青苔。
(4)淀粉生苔法将吸水石放在雨水中浸泡4~5天,中间换一次水,然后在山石表面撒上薄薄一层淀粉,用草包上捆好,夏季置于潮湿处,保持草的湿润,一周左右可生青苔(严格地说,生出的不是普通青苔,而是一种很小的绿色蕨类植物)。
(5)自然生苔法用吸水石制成的盆景,只要保持环境潮湿,既有一定湿度,又能见到一定的阳光,日久天长,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它自然会长出青苔。
第二题盆景作为边缘艺术,涉及的艺术种类有哪些?并简述其跟盆景的联系。
参考答案:盆景是多种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结晶,跟很多艺术都有联系,我们叫它边缘艺术。
(1)园林艺术钱学森曾经把盆景叫做“小园林”,实际上,它本身就是园林艺术,做为园林艺术的一部分,在历史上的发展跟园林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2)文学艺术盆景的立意和命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和诗词、典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本质上看,盆景要表现一种文化精神,这跟园林是一样的,中国的传统园林可以称为“文人园林”,盆景当然也就是“文人盆景”了,中国的盆景包含的思想很丰富,思想也很深邃,往往有着哲学、佛教等含义,一般外国人欣赏不了中国的盆景,这是它特有的中国文化性所决定的。
(3)绘画艺术盆景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绘画理论,其创作过程先有立意,是通过绘画来表现,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最终要由制作来实现。
这和我们的园林设计过程是相似的,绘画对立意的表现很重要。
很多地方风格,根据当地国画理论创作出自己的特点,象扬派、徽派、岭南派等,都或多或少的跟国画都有联系。
(4)雕塑艺术对于软石山水的制作,实际上就是雕塑出来的,其本身也就是雕塑艺术。
(5)陶瓷艺术盆景用盆十分讲究,要求的观赏价值较高,传统上一般用陶瓷盆,这就需要陶瓷艺术。
(6)书法艺术盆景展览的时候总是配以书法艺术,用来点景,增加意境。
(7)园艺栽培艺术对于桩景来说,植物生长过程就是盆景的生命,树桩一旦死掉了,它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盆景要求的园艺栽培水平是很高的。
第三批第一题什么是附石式盆景?详细回答金雀附石式盆景的其制作过程。
参考答案:附石式盆景这种形式是以突出树桩为主的,山石为配景,树根附在石头上进行生长,象山岩缝隙间的顽树,其根几经折曲挤压,穿岩走隙,沿石缝深入到土层,也有树根生长在石洞中,呈现“龙爪抓石”之势;树干则巍巍挺立,郁郁葱葱,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附石盆景能将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有机融合在一起,是顽强生长绝壁悬崖石隙或峰峦岩巅的树木形象的缩影和特写。
树身嵌入石壁,绕石洞,树干有依托,奇石有险势,树姿苍萃,根裸露抱石,穿石有形,气势连贯,浑然一体,神态多姿,风韵潇洒,更能体现大自然美的精华景观,有格外的魄力。
一盆好的附石盆景能使人一目了然,感觉到贴近自然、触景生情其乐无穷。
在制作附石盆景时,一般应该遵循“培育为主、雕剪结合,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的原则”,因石配树,因树选石。
要因材制宜,灵活选配,千奇百态,大胆构思,大胆创新。
合理配盆,适当点缀。
由于附石盆景选用的石头是多姿多样,它比树桩盆景更应注重配盆和点缀。
一般附石盆景以配浅盆为宜,较能体现视野宽阔“一望千里”,达到得体自然,形成与大自然相似的景观。
金雀附石式盆景的制作过程:①采回的金雀剪除2/3的枝冠,将根上部的短须根全部剪除,保留根瑞的须根用泥盆围套栽植,成活后逐渐拆除围套物露根3/4,第二年或第三年对枝冠略加修剪绑扎,选择适合的深色硬质石块,用水泥将石块黏合在盆钵上,再将根缠绕在石块间,并用易烂的细绳将根捆缚。
②用泥浆涂刷根面,并用青苔将根及石块围实,用棕皮包紧,再用棕绳或金属丝捆紧,然后栽植在大小适合的、稍大而浅的自制木箱内,置阴凉处养护数月,待枝叶丰满后,进入正常管理。
翌年春季、梅雨季,视长势由上而下逐渐拆除棕皮,分期露根至全露,同时剪扎树冠。
③由于盆浅土壤有限,只有确保肥水供给,保持必要的光照,才能长势良好,繁花似锦。
第二题详细回答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过程?参考答案:三角枫斜干式盆景的制作(1)三角枫在刚刚萌芽时,栽植成活率最高。
宜在斜坡处选挖三角枫树坯,斜坡地生长的植株其根与干夹角小,宜作斜干式盆景。
先确立观赏主面;再确定需要的根、干、枝,然后将多余的部分截除,当根部须根少,可暂留一些粗长根,待成活逐年短截。
(2)树坯修好后地栽,地栽成活后,如生长正常,初夏新枝长到50~100厘米时,便可疏剪,留下二干顶端枝,保留的顶端枝方向应避开原干的延伸线,使新干有弯曲变化。
(3)其他枝若全部剪除会影响生长,所以在大的锯口处各留一块,供其生长需要,且利于锯口愈合。
几年后根据锯口愈合的情况和树木长势适时剪除。
(4)修剪完毕后用金属丝攀扎,攀扎枝的枝梢不剪,任其生长,锯口枝不需攀扎。
新生枝树皮较嫩,扎时需小心谨慎,一次成功。
数月后当金属丝陷入木质1/3时即可拆除。
数年后蓄养的顶端枝接近原干粗时,在适当高度截除上部枝,蓄养攀扎第二节干枝及分枝,并逐渐露根,分枝长至半木质化时即可攀扎,粗细适宜即剪除梢端,蓄养侧枝。
侧枝形成后再扎主干枝梢、分枝、侧枝,基本定位后,利用缩剪、摘心的方法控制冠形,增加枝冠密度。
(5)树桩基本成型后,早春将整株掘起,选盆试放,剪除不适合的根,同时对枝冠进行一次认真修剪,修完后重新栽植。
第二年春即可正式上盆第五批次第一题什么是截干蓄枝法?参考答案: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的独特手法,以剪为主,很少蟠扎。
截干:对干回缩,即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主干和长短不合比例要求的枝条截短或疏掉,让树桩再度萌发,重新长出侧枝来。
等到新枝长大到符合大小比例后,以这一新长出的侧枝为主干,通常称为以侧代干。
用此方法反复进行,使重新长出来的树干达到作品要求。
蓄枝:是指对新萌发出来的枝条进行蓄养。
无论树干还是枝条,当它长到符合大小要求时,按长度要求进行剪裁,再让其萌发新枝,进行反复造型。
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进行,所以称为截干蓄枝。
第二题拼接胶合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参考答案:(1)石料洗刷:凡需交接的石料事先必须将拼接面洗刷干净,一般用钢刷在水中将石料拼接面上的青苔、污迹、粉尘洗刷干净,这样有利于胶合粘接。
拼接面过于光滑,可用钢刷或碎砂轮打磨一下,以利于水泥胶合。
(2)接缝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水泥调色,用调色水泥勾缝,可使接缝近似石料颜色,增强自然感觉;二是用同种山石粉末撒到接缝水泥上,也可取得好效果,达到“合缝”、“合色”的目的。
(3)软石拼接时,只宜竖接而不宜横接。
横接容易切断水脉,使水分不能通过。
胶结面大时,可在胶结面中央留一空隙,填入泥土或纤维物,只有水泥胶结四周。
如胶结面小,可在背面塞泥、铺苔,这样也可以达到上水目的。
(4)接后养护:胶合的山石必须保持湿润,切忌烈日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