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拥有成长型思维

如何拥有成长型思维

几次果然跟editor沟通比较顺畅了
总结
初阶:表示感谢+自己的思考+行动 进阶:告知对方结果
如果中间有误会或者误解,应该怎么回应? 情绪稳定 表示感谢+自己的想法
思考
对方心态开放,我们就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了吗?
直言有讳 直言不讳
生命金字塔(理解层次) 举个栗子:让你老公晾一下衣服,老公没做
成绩目标定向:将自身的际遇看成是对能 力的一种检验和测量,关心的是如何获得 高成就,以证明自己的胜任力,避免低能 的评价;
第二部分
两种思维模式对比
两种思维模式对比
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于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
认知
行为
情绪
关于“努力”的认知对比
固定型思维:“龟兔赛跑”
1、只有缺乏天赋的人才需要努力” 的观念; 2、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当有 天赋的人失误时,后进者才有机可 乘; 3、崇尚先天的天赋而非努力
如何给反馈?
栗子:别人给你的反馈:你这么加跟进,editor肯定不知道什么 意思,一般是xx加的,editor才会按照你希望的去做。
A. 哦 /恩 B. 没有啊,我加的很清楚啊/我都写的这么清楚了 C. 我一直都这么写啊,别的editor也没说啥呀 D. 恩恩,那我这么加可以不?谢谢亲亲 E. 恩恩,那我这么加可以不?谢谢亲亲→我试着这么加了
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 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 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这让人们时刻想 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他们会把 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目标定向
学习目标定向:将自身的际遇看成是提高能 力的机会,把对任务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的发 展作为追求的目标;
实验一
实验对象:纽约小学5年级学生
实验前:先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IQ 测试,然后随机分成两组; 干预:分别对他们进行赞扬
A组说:你一定很聪明! B组说:你一定很努力! 实验一:再进行一次测试,告诉学生有两份测试题, 一套比较困难,但完成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另外一套题比较简单 结果:被赞扬“聪明”的A组,大多数选择了简单的试题; 被赞扬“努力”的B组,有90%选择了困难的题目
系统 身份 信念&价值观 能力(情绪也属于能力) 行为/习惯 环境
我们不适合 他不是个好丈夫 他一点都不体贴,没责任心 他不知道怎么晾衣服
他忘记晾了 下班非常晚了
如何给别人建议和反馈问题?
系统 身份 信念&价值观 能力 行为/习惯 环境
很难改变
可以改变,给别人的建议可以 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描述事实,不要判断、下定义
关于“努力”的认知对比
成长型思维:凌晨1点的支付宝大楼
现实:比我们聪明、优秀的人, 比你更加努力。
即使是天才也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成功。 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某些特定领域,天赋影响比较大,例如艺 术、体育、数学等; 绝大部分行业,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不 大。
何为努力
思考:
什么是努力?加班时间越长,越努力? 努力=有目标的持续性行动+积极心态
被赞扬“努力”的B组,成绩比第一次显著提高,大约30%; 思考题:从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成长型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根据以上实验得出了成就目标理论,也就是我 们提到的成长型思维。
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关于能力本质的潜在理论:
能力观
能力增长观 (成长型思维)
能力实体观 (固定型思维)
定义
关于PK赛
情绪方面的对比:如何面对别人的纠错与批评
实际案例:
当新人阶段,我们开始交批,做询价的时候。会面临Editor记错退回的情况。 如果错误较多的时候,有的小伙伴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行?容易 导致焦虑、羞耻感等。所以采取自我防御和逃避来维护自尊。会出现一种现 象:不敢点开系统的消息提醒。久而久之,这类小伙伴儿可能就无法转正, 最终离开。 而有的小伙伴,会在错误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积极学习,并且在学习过 程中找到愉快感和自豪感。渐渐的,自己的能力就会得到增长。
那些敢于指出你问题的人,才是真正愿意帮助你的人。
有反馈才会有成长
提问
你会给什么样的人提建议或者指出对方的问题?为什么?
敏感、玻璃心 情绪不稳定,大起大落 心态积极、乐观 立刻反驳或者解释 没有反馈或行动
提问
一、如何让别人没有压力、积极给你建议?
情绪稳定 心态开放 给到对方反馈
如何做?
何为效率高
思考:
什么是效率高?工作时间越短效率越高?
效率=结果/时间
关于“失败”的认知为一种身份(我是一个失 败者)。
关于“失败”的认知对比
成长型思维:“卧薪尝胆”
失败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 的问题,而且我们还能从中学 习和受益。只是一种经历,而 不能对我们下定义。
2020
成长型思维
分享人:shelly
CONTENT
01 什 么 是 成 长 型 思 维 02 两 种 思 维 模 式 对 比 03 如何发展成长型思维 04 三 个 重 要 的 思 考
第一部分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小调查:
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很聪明?
A、当我不犯任何错误的时候 B、当我在一件事上努力了很长时间,终于弄明白的时候 C、当我可以轻松完成一项任务而别人都不轻松的时候 D、当这件事真的很难,我付出了很多努力,终于突破了自己的时候 E、当我很快地完成一项任务并且做得很好的时候
实验二:
再进行一次测试,被给予一个比他们高两个年级的学生测试卷, 结果:被赞扬“聪明”的A组,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再聪明,表现得很痛苦且更早放弃;
被赞扬“努力”的B组,表现出更加努力,坚持和探索; 验证:让两组做过难题的学生再做回第一套试题难度一样的简单试题; 结果:被赞扬“聪明”的A组,成绩比第一次显著降低,大约20%;
成长型思维—面对挑战时的行为
实际案例: 我们的P级考核,现在越来越完善了。除了业绩之外,我们要进行PPT演讲/大 项目参与/导师计划等。 有的小伙伴会觉得:我的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同时兼顾那么多事情,并且我 自己也不擅长分享、辅导,我就想要以前那种模式。或者表现为佛系。 有的小伙伴认为:是我们学习和掌握不同的事物的好机会,积极尝试和努力 做到,例如积极参加各项计划,多次修改PPT,不停找人做演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