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普通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1年活动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以下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大量开采地下水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淘米水用于浇花 D.使用含磷洗衣粉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石油C.氨水D.氧气3.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A.H2OB.H2C. NaClD. HCl4.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油罐车应贴下列标志的是5.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A. 0.5 molN2B.标准状况下0. 224 LO2C. 4 g H2(H2摩尔质量为2g·mol—1)D.含N A个分子的CO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Cl—、NO3— B.Ca2+、Cl—、CO32— C.K+、H+、HCO3— D. Cu2+、H+、OH—7.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C与 C.H2O与H2O2 D.CH3CH2CH3与CH3CH2CH2CH3A.O2与O3 B.1268.下列做法危害..身体健康的是A.用“地沟油”烹饪食物,可降低成本B.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D.每天饮食中搭配一定量的蔬菜水果,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硝酸银与氯化钾溶液的反应:Ag+ + Cl— == AgCl↓B.铁粉与硫酸铜的反应:Fe + Cu2+ == Fe 2+ + CuC.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O32— + 2H+ == CO2↑+ H2OD.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 + OH— == H2O10.实验室配制250mL0.1mol·L-1的Na2SO4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11.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12.下列颜色变化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无色NO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B.往红墨水中投入活性炭,红色褪去C.湿润的红色布条置于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红色布条褪色D.往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产生红色沉淀1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橡胶B.水泥C.铝合金D.金刚石14.下列物质可作食品膨松剂的是A. BaSO4B. KClC. NaHCO3D. CuCl215.日常生活中常用到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的纯碱(Na2CO3)水溶液(显碱性)可清洗油污B.用食醋可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C.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兑制成饮用白酒D.用燃烧的方法可鉴别真丝和棉织品16.科学家发现某元素的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1,中子数为161,其质量数为A.50 B. 111 C. 161 D. 27217.右图为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其中代表碳原子,O代表氢原子),该有机物的名称是A.乙醇B.乙酸C.乙烷D.乙烯18.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19.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为负极B.铜片溶解,质量减少C.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D.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0.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节约使用纸张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C.购物自带环保布袋D.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2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B.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物品放在右盘D.皮肤不慎沾上少量浓硫酸,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22.下列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 + 3H2 2NH3,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容器温度/℃ N2/mol H2/mol 催化剂A 500 1.5 4.5 有B 500 1 3 无C 450 1.5 4.5 无D 450 1 3 无二、填空简答题 (本大题共40分)23.(2015年6月) (4分)完成下列各题。
(1)PX是“对二甲苯”英文名称的简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C8H10,它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自来水常用漂白粉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填“CaCl2”或“Ca(C1O)2”〕。
25. (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族I A II A III A IV A V A VI A VII A 0周期2 C N O Ne3 Na Mg Al Si S Cl(1)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填名称);(3)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是; (4)Mg原子结构示意图为;(5)O和S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6)CH4和NH3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名称);(7)新制氯水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 (填“HCl”或“HCIO”);(8)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两性氢氧化物是;(9)某烃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结构简式为,常用作有机溶剂。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m(C)∶m(H)= (相对原予质量:H—1 C—12)26. (6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Cu在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乙烯(CH2=CH2 )与溴(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 (6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少量Fe2O3、SiO2等杂质)提取氧化铝操作过程如下: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A .将气体通入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B .取样,滴加KSCN 溶液C .取样,滴加酚酞试液D .取样,灼烧(1)沉淀A 中主要含有 (填化学式),沉淀B 中含有 (填化学式); (2)(Ⅰ)(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 ;(3)滤液X 中,除了H +、Fe 3+外,还含有大量的阳离子是 ;(4)写出(Ⅳ)步骤中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28. (6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燃煤常进行脱硫处理,其目的是 ; (2)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是 ;(3)钢铁腐蚀给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钢铁腐蚀的合理措施: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l6分)29. (4分)为达到下表中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试剂及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
30. (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并探究氨气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2NH 4Cl + Ca(OH)2CaCl 2 + 2NH 3↑+2H 2O ]实验 目 的 试剂及方法 鉴别丝绸和棉布 除去CO 中混有少量CO 2 证明Na 2CO 3溶液呈碱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Fe 3+【实验探究】(1)利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下图中发生装置进行实验。
(2)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 (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3)用5.35 g NH4Cl固体与足量Ca(OH)2反应,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L。
(NH4Cl的摩尔质量为53.5 g·mol—1)(4)气体通过C、D装置时,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C”或“D”)。
(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6)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
【拓展应用】(7)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氨气的性质实验,根据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的现象,说明氨气具有性质(填序号)。
a.还原性 b.极易溶于水 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8)氨气的用途很广。
如可用氨气处理二氧化氮: 8NH3 + 6NO2 ==7N2 + 12H2O该反应中氨气体现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请你列举出氨气的另一种用途。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Ⅰ卷 (选择题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
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B 2.D 3.C 4.D 5.C6.A 7.B 8.A 9.C l0.C11.D 12.A 13.B 14.D 15.B16.C 17.C 18.A 19.D 20.A21.B 22.D第Ⅱ卷 (非选择题56分)说明: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反应条件未注明、产物状态标错的扣0.5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23.(1)糖类………………………………………………………………… (2分) (2)1:2……………………………………………………………………(2分) 24.(1)A (2)E (3)F (4)C (5)B (6)D(若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也给分)………………………(每空各1分,共6分) 25.(1)Ne(或氖)………………………………………………………………(1分) (2)氧…………………………………………………………………………(1分) (3)Si(或硅)…………………………………………………………………(1分) (4)…………………………………………………………………(1分)(5)S(或硫原子)……………………………………………………………(1分) (6)NH 3(或氨气)……………………………………………………………(1分) (7)HClO ……………………………………………………………………(1分) (8)NaOH Al(OH)3 ……………………………………………(各1分,共2分) (9)C 6H 6 ……………………………………………………………………(1分)12∶1(或72∶6)…………………………………………………………(2分) 26.(1)Cu + Cl 2 ===点燃CuCl 2 Cu + Cl 2 ∆=== CuCl 2(说明:若条件写燃烧也同样给分)………………………………………(3分) (2)CH 2=CH 2 + Br 2 —→-||CH CH Br Br22(或CH 2BrCH 2Br 或CH 2Br —CH 2Br)(3分) 27.(1)SiO 2 …………………………………………………………………(1分) Fe(OH)3…………………………………………………………………(1分) (2)过滤……………………………………………………………………(1分) (3)Al 3+(或铝离子) ………………………………………………………(1分) (4)2Al(OH)3 === Al 2O 3 + 3H 2O …………………………………………(2分) 28.(1)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防止污染大气(或防止酸雨的形成;或保护环境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2)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粘性(或避免瓶塞和瓶口粘在一起,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