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_太阳和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太阳和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太阳和生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隶属于科学内容四大板块中的“地球与宇宙科学”板块。

上节课学生了解了太阳具有光和热的特点。

本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太阳和地球上生物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太阳具有发光发热的特点。

二年级学生对于太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熟悉,比如太阳能使植物发生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地球围绕太阳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和四季等。

但是对于太阳影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这方面内容的了解较少。

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逐步拓展学生对此类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进一步明确太阳对动植物及人类的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太阳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能提出太阳和我们的生活相关的问题。

会用举例子的方式描述太阳对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

科学态度目标:对生活周围的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掌握和本节课有关的太阳能工具制作小技巧。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太阳对动植物的具体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和本节课有关的太阳能工具制作小技巧。

难点设置的原因是,二年级学生动手能力弱一些,所以制作对他们来说较困难。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课堂(5’)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给我们带来光和热。

请大家看图片,图中的人在干什么?为什么在白天活动?生可能说:白天晒被子。

因为白天有太阳,晚上没有。

白天人们在锻炼,晚上睡觉。

师:人们的这些活动都与太阳有关,人们还有哪些活动与太阳有关?生发言。

生可能回答:夏天擦汗,夏天被晒黑,冬天晒太阳,太阳能。

师理顺:人们在白天干很多事情,因为太阳带来光和热,晚上没有太阳了,要睡眠休息。

师:看来,太阳的周期变化是不能被改变的,人们的生活在适应太阳,适应环境。

(板书)(二)合作讨论,解决重点(25’)师生谈话:人们在适应太阳,适应环境,那动物和植物呢?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小组来讨论一下好不好?讨论的过程也是合作的过程,我们这样做:师:每次拿起一张图片,小组所有成员先观察图片,然后共同讨论图片上相应的问题。

填写实验记录单。

结束后进行下一张图片。

生小组讨论与探究活动。

实验记录单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适应环境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刚才观察到了什么?交流的时候请这样说:我观察到_________白天___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_。

这是太阳对_________的影响。

师总结:有些动物要在白天活动,因为他们获得光明和热量。

还有些动物要在晚上活动,避开太阳。

这些都是动物们适应环境的表现。

师:很多的科学发现都源于观察。

现在呢,我要考验一下大家的观察力。

这张图片,里面有几处错误,看看哪些同学能找出来并说明原因?生交流。

师:猫头鹰和蜜蜂不会相遇,因为他们一个在白天活动,一个在夜间活动。

师:太阳对植物有影响吗?生可能回答:牵牛花早晨开,中午关闭。

师:这是太阳对植物花的影响。

牵牛花、向日葵、昙花。

太阳还对哪些花有影响?有些植物要避开太阳开放。

还有些花喜欢在白天开放,这样可以有蝴蝶和蜜蜂来为它们授粉。

生交流。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苹果它的颜色均匀吗?为什么?师:这是太阳对植物果实的影响。

葡萄也是果实,它的颜色均匀,但是葡萄是喜光植物,光照越多,甜度越大。

师:这是花生的叶子,你见过吗?观察一下,花生的叶子白天和晚上有什么区别?同样的,观察一下合欢树的叶子。

你发现了什么?白天张开叶子,晚上闭合叶子,是为了避免蒸发更多的水分。

这些都是植物们适应环境的表现。

(设计意图:谈话式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分享自己的智慧,促进知识内化。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植物也在适应阳光的环境。

师板书:太阳的光和热对植物有重要影响。

师:看来有的动物白天活动,有的植物晚上开花。

人属于白天活动的,还是晚上活动的?生交流自己的作息规律。

师:人们白天的活动重要,晚上的睡眠重不重要?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就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熬夜上网和看电视都是有害健康的。

(三)拓展制作,突破难点(10’)师:我们知道,人们利用太阳做很多事情,有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是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你见过吗?你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生制作太阳能红绿灯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有一个零件提供了能源,就是太阳能板,这个板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老师给你的是半成品,你需要做以下任务,请看视频:1.固定红绿灯支架; 2.从左至右按照红、黄、绿的顺序固定三个灯;3.挡住太阳能板,灯亮吗?为什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和生活》,知道太阳和地球上的人和动植物密切相关。

如果让你对太阳说句话,你会说什么?如果没有太阳,世界会怎样?(设计意图:因为二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大约在半小时左右,所以最后十分钟安排了动手的环节。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教师给学生提供太阳能红绿灯系统半成品。

这样,学生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又能亲身体验太阳能发电,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七.板书太阳和生活太阳的光和热对人们、动物和植物有重要影响《太阳和生活》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太阳具有发光发热的特点。

二年级学生对于太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熟悉,比如太阳能使植物发生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地球围绕太阳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昼夜和四季等。

但是对于太阳影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这方面内容的了解较少。

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逐步拓展学生对此类知识的了解。

《太阳和生活》效果分析本节课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太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重点内容——太阳对动植物生活习性的影响。

因为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对事物的认识还较依赖于感性思维,所以,采用图片的方式呈现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能较好的突破重点。

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读图的方式学习了太阳对动植物生活习性的影响,收到较好的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本节课还提供了交流的范式,比如:“我观察到_________白天___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_。

这是太阳对_________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表达更条理、清晰。

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提供这种表达的范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比较乐于表达。

《太阳和生活》教材分析本单元隶属于科学内容四大板块中的“地球与宇宙科学”板块。

上节课学生了解了太阳具有光和热的特点。

本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太阳和地球上生物的关系。

本单元后面两节课分别是介绍四季、月亮的特征。

本单元内容在后续的中、高年级教材中还有涉及。

教材生活化是教材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科学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本上所提示的常规活动,均来自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可有所拓展探究太阳和动物植物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将设计一个个学生体验活动突破教学重点。

制订作息时间表,作为拓展环节的一个活动,是探究太阳和动物的关系、太阳和植物的关系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非常有帮助。

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后,让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太阳和生活》测评练习一.记录园地1.人们利用太阳做的事有(用“√”选出来)()()()()2.我知道的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二.拓展探究我的作息时间是《太阳和生活》课后反思《太阳和生活》这节课是二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学过《太阳的光和热》,对太阳有一些了解。

这节课在准备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二年级学生的学情。

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既能适合学生的水平,又使学生在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进步。

我们知道,二年级学生年龄的原因决定他们有如下的特点:第一,对科学感兴趣,尤其是与其生活相关的科学问题。

第二,表达不完整,不太流利;第三,理解能力有限,所答非所问;第四,动手能力较弱,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约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

基于以上学情,我们科学组经过多次的讨论,确定这节课采取如下的策略:1.先扶后放。

培养合作能力,明确示范合作学习的方法。

动手环节以体验为主,采取半成品的方法,降低制作的难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 后半节课学生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时候,设计动手操作环节。

3.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重点。

使学生之间共享智慧,树立合作的意识。

今天这节课自己感觉与学生的互动尚可,不足之处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

《太阳和生活》课标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本节课的内容目标: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课程标准中对于这部分的科学知识目标,每个年级段都有不同的要求。

教师要总体把握。

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目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要通过教师示范、视频示范等多种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是能如实讲述事实,愿意倾听、乐于表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