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程序

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程序

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程序
1生产准备状态检查1.1时机和频次
a时机:试制、试生产、间断生产和转厂生产前;b频次:有试制、试生产、间断生产和转厂生产时。

1.2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的策划
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前,由质量部牵头,组成公司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组,对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工作实施详细策划,编制生产准备状态检查计划和生产准备状态检查表,并按生产准备状态检查计划实施集中式检查。

2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的内容和方法2.1设计文件完整、正确性
a设计图样、技术文件是否完整、正确;校对、审核和批准手续是否完备,满足质量计划或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后是否经工艺和质量会签;
b设计引用文件是否齐全,是否按研制程序实施了分级、分阶段的设计评审,并做出明确结论;
c研制和试验中发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是否已得到解决,并纳入相应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

2.2生产计划与批次管理
a生产过程是否识别了产品要求的验证、监视、测量和试验活动,并确定了产品接收准则;b是否针对新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了必要的试制质量计划(或质量保证大纲)
c是否制定了批次管理制度,或在制品、制成品批次移植和转批管理办法。

2.3基础设施
a是否编制了各种设备、模具、工具、夹具、量具、仪器、仪表控制目录;目录是否规定了检定日期、责任者或责任单位;
b是否建立了履历卡;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周期检定或校准,其周期检定或校准结果和修正记录是否予以保持;
c模具、夹具和设备等成型工装是否按尺寸精度、生产批量、使用条件规定了几何形状和尺寸复验周期;
d
自制的非标设备、仪器仪表是否经公司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试
用合格;是否保留了自制的非标设备和仪器仪表产品图;
e外购仪器、设备和仪表是否经试用合格;
f是否规定了机械设备和热工仪表技术参数检定和校验周期;g设备、模具、工具、夹具、量具、仪器、仪表保管和使用条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h热工仪器仪表和热电偶检定周期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
i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是否与工艺要求相适应。

2.4人员配备
a现场设计、工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b生产工人和检验人员配备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c所有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是否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2.5工艺准备
a工艺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校对、审核和批准;
b关键工序质量要求是否明确;是否编制了作业指导书;控制方法是否已经过验证;
c
产品试制或试生产所必须的工艺装备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检验和
试用鉴定,并具有合格证明文件;
d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是否完善,能否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e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测试仪器是否按批量生产配备齐全,准确度和使用状态能否满足批量生产要求;是否编制了检修和检定计划;是否规定了生产与检验共用的工艺装备和调试设备在用做检验前按规定进行校准的程序;
f重大工艺问题是否已经获得解决;是否制定并实施了特种工艺控制程序。

2.6外购器材
主要合格供方考核、认定资料、质量认证证书、资格证书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a是否对主要合格供方进行了考核、认定,并保持了相应文件;b合格供方的评价资料是否完整,质量认证证书、资格证等是否现行有效;
c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外购器材入厂复验、筛选和检测程序;物料入司复验、筛选和检测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是否制定并实施了器材入库、保管、发放制度;库房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7质量控制
a是查形成文件的文件控制程序,审查文件编制、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再批准、标识、回收和作废等全过程控制活动的管理是否明确;
b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与质量手册相协调;c文件控制的范围是否包括了管理性文件、技术性文件和外来文
件;
d检查文件有效版本识别规定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看文件发放前是否得到批准;现场使用的文件版本是否为现行有效版本;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是否进行了明确的标识;必要时是否对文件进行了更改控制;
e
查10份外来文件,看是否按文件控制程序对与产品有关的全部外来文件,包括适用法律法规、产品标准等的分发进行了控制,并跟踪其修订状态,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的外来文件有效版本;
f查管理体系文件清单,从中抽取3至5份,看文件编号和受控状态标识是否符合清晰可辨,易于识别的要求;是否对文件实施了分类管理;
g是否按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规定,制定并执行了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审查制度,图样和技术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能否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产品质量行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并及时归档。

3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的实施
生产准备状态检查由公司质量部组织实施。

4生产准备状态检查报告
4.1生产准备状态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纠正结果验证由检查组实施。

4.2生产准备状态检查报告由检查组编制,检查组长签字后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