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酵母菌的核糖体参与B. 神经细胞内乙酰胆碱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C.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少,因为其代谢强度较弱D. 动物细胞的一个中心体有一对中心粒构成,中心粒在分裂前期倍增为两组【答案】B【解析】T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参与,A错误;神经细胞内乙酰胆碱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C错误;动物细胞的一个中心体有一对中心粒构成,中心粒在分裂间期倍增为两组,D错误。

2. 下图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两个核苷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上述分子出现在DNA复制过程中,②为腺嘌呤,则右侧核苷酸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 若上述分子出现在转录过程中,①为核糖,则④为脱氧核糖C. 若上述分子出现在翻译过程中,②位于mRNA中,则③位于密码子中D. 若上述分子出现在逆转录过程中,则②和③可能为T和A【答案】C【解析】若上述分子出现在DNA复制过程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②为腺嘌呤,则右侧核苷酸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正确;若上述分子出现在转录过程中,①为核糖,则④为脱氧核糖,B正确;若上述分子出现在翻译过程中,②位于mRNA中,则③位于反密码子中,C 错误;若上述分子出现在逆转录过程中,则②和③可能为T和A,D正确。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 靠近菠菜叶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中叶绿体大而排列松散,便于观察叶绿体B. 龙胆紫溶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 设计制作好的生态缸后,放置于室内通风处,有利于缸内外气体交换【答案】A【解析】靠近菠菜叶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中叶绿体大而排列松散,便于观察叶绿体,A正确;龙胆紫染液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过程中先通过解离过程将细胞杀死,因此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因此不利用淀粉、淀粉酶和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生态缸内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不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4. 生物膜上蛋白质称为膜蛋白。

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蓝藻中不存在具有降低反应活化能作用的膜蛋白B. 肾小球对水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都与膜蛋白有关C. 有的膜蛋白能够跨膜运输物质,此过程可能不消耗ATPD. 胰岛A细胞可通过膜蛋白接收到胰岛素的信息,进行血糖调节【答案】A【解析】蓝藻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有关,A错误;肾小球对水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都与膜蛋白有关,B正确;有的膜蛋白能够跨膜运输物质,如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胰岛A细胞可通过膜蛋白接收到胰岛素的信息,进行血糖调节,D正确。

5. 基因型X W X W Y的白眼雌果蝇,有1/6的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X和Y染色体配对,而另一条X染色体可随机的移向任意一极,其余卵原细胞,X和X染色体断,而Y染色体可随机地移向任意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约为:X W X W:X W Y:Y:X W=l:1:11:11B. 该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约为:X W X W:Y:X W Y:X W=2:2:10:10C. 该果蝇受精卵的性别决定与其中的X染色体数无关D. 该果蝇产生的染色体数正常的卵细胞约占所有卵细胞的一半【答案】D6. 下列对古诗文中包含的生物学原理解释有误的是A.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条件反射过程B.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生态因素对于藻类植物种群数量的影响C.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包含着两种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启发了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答案】C【解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条件反射过程,A正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体现了生态因素对于藻类植物种群数量的影响,B正确;“螟蛉有子,蜾赢负之”包含着两种生物间的寄生关系,C错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启发了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D正确。

二、非选择题7. 已知在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产生的C5除了进行暗反应外,还可以和O2反应,生成C3和C2,C2可进一步反应生成CO2,该过程称为光呼吸,而一般的有氧呼吸可称为暗呼吸。

回答下列问题:(1)经检测,光呼吸产生CO2与暗呼吸产生CO2的场所相同,可推测叶绿体________________(具体部位)产生的C2,需要先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进入线粒体生成CO2。

为探明光呼吸过程中碳的转化过程,可采用____________法。

(2)已知催化暗反应中C5和CO2结合以及催化光呼吸中C5和O2结合的为同一种酶,CO2和O2竞争该酶的同一个活性部位,所以该酶不能区分CO2与O2。

据此推测,如果适当提高CO2浓度,对于光呼吸的效应是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3)如果在正常温度和光强下,光呼吸作用过强不利子农作物积累有机物;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在强光照和干旱条件下,因蒸腾作用强而气孔关闭,此时光呼吸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过剩的_________,又可以为暗反应提供原料,对植物有积极意义。

(4)对在光下正常生长的叶片突然遮光,CO2释放速率先达到一个峰值,后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请解释CO2释放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质 (2). 同位素标记 (3). 抑制 (4). [H]和ATP (5). 遮光使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产生的C2继续反应生成CO2;同时暗呼吸也生成CO2,使CO2释放速率达到峰值。

C2消耗殆尽,光呼吸停止,只有暗呼吸,使CO2释放速率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植物细胞中的C5有两个作用途径:当CO2浓度较高时,C5与C0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0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02产生C0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而一般的有氧呼吸被称为暗呼吸。

(1)根据题意已知,光呼吸产生CO2与暗呼吸产生CO2的场所相同,而五碳化合物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说明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C2需要先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进入线粒体生成CO2,可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光呼吸过程中碳的转化过程。

(2)根据题意分析,催化暗反应中C5和CO2结合以及催化光呼吸中C5和O2结合的为同一种酶,该酶是不能区分CO2与O2的,则适当提高CO2浓度,会促进暗反应过程,而抑制光呼吸过程。

(3)如果在强光照和干旱条件下,因蒸腾作用强而气孔关闭,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不足,导致光呼吸增强,既可以消耗光反应阶段生成过剩的[H]和ATP,又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为暗反应提供原料,对植物有积极意义。

(4)对在光下正常生长的叶片突然遮光,遮光使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产生的C2继续反应生成CO2;同时暗呼吸也生成CO2,使CO2释放速率达到峰值;C2消耗殆尽,光呼吸停止,只有暗呼吸,使CO2释放速率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和过程,明确五碳化合物不仅可以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浓度不足的情况下与氧气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8. 下图为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甲为某病原体,乙〜己为免疫细胞,①和②为相应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可将吞噬的病原体蛋白质水解成小肽段,并运送到________,有利于T细胞的识别。

(2)过程①和②中发挥作用的物质都称为__________,二者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

(3)HIV可以攻击图中细胞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使体液免疫受到抑制。

针对HIV 的效应T细胞在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法识别新感染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M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乙 (2). 细胞膜表面 (3). 抗原 (4). 过程①中的抗原没有经过处理,过程②中的抗原为吞噬细胞处理后的抗原 (5). 丙 (6). 新的HIV发生了突变,针对原病毒的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的新抗原 (7). 抗体【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甲为某病原体,表示抗原;物质M可以作用于抗原,说明M是抗体,则己是浆细胞、丁是B细胞、戊是记忆细胞、丙是T细胞、乙是吞噬细胞;过程①表示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过程②表示抗原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传递给B细胞。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乙是吞噬细胞,可将吞噬的病原体蛋白质水解成小肽段,并运送到细胞膜表面,有利于T细胞的识别。

(2)过程①和②中发挥作用的物质都是甲,即都是相同的抗原,其中过程①中的抗原没有经过处理,而过程②中的抗原为吞噬细胞处理后的抗原。

(3)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即图中的丙细胞;由于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容易发生变异,产生新的HIV,则针对原病毒的效应T细胞不能识别的新抗原,所以针对HIV的效应T细胞在产生一段时间后,无法识别新感染的细胞。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物质M是抗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的过程,根据免疫活性物质M逆推出各个细胞的名称,并能够区分清除抗原直接刺激和间接作用的两个途径。

9. 某热泉生态系统中有硫细菌、管蠕虫、贻贝、虾和短尾蟹等生物。

管蠕虫吞食硫细菌后,形成细菌囊,并从硫细菌中获取能量,同时也从海水中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输送给硫细菌。

回答下列问题:(1)硫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哪种成分?__________,管蠕虫和硫细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有一种虾,其背部可感知红外线,从而与热泉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该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信息。

(3)科学家在热泉生物的体内找到了用于人类基因治疗的基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将正常基因导入体细胞后,引起的性状的改变,该基因一般__________(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 (1). 生产者 (2). 互利共生 (3). 物理 (4). 直接 (5). 不【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管蠕虫吞食硫细菌后,形成细菌囊,并从硫细菌中获取能量,同时也从海水中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输送给硫细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