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课后习题(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课后习题(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1.试析国人对近代报刊的早期认识。

答:国人对近代报刊的早期认识主要分为三大阶段:首先是林则徐、魏源的初步认识;然后是太平天国洪仁玕的进一步认识;最后是王韬、郑观应的新闻思想深入认识。

(1)林则徐、魏源的初步认识最先发现并重视近代报刊的官员是林则徐。

他组织人员翻译这些外国人办的报刊,以了解和应对敌情。

译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华外报有关政治、军事、贸易等方面的报道,以及对西方国家基本情况的介绍。

积极弘扬林则徐译报思想的是其好友魏源。

1843年,《海国图志》正式出版,成为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巨著。

魏源非常重视外报,在《海国图志》中阐述了他对西方报纸的看法,他以非常概括的文字揭示了报纸的社会政治功能。

从林、魏二人的主张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创办近代化报刊的环境和条件,林则徐还只是组织译报而没有办报。

(2)太平天国洪仁玕的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的玕王洪仁玕。

1859年,洪仁玕在其向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即报纸)等主张。

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玕提出了以下有关报纸和办报活动的观点:①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禁朋党之弊”及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②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实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之间的沟通。

③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

④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

洪仁玕办报思想的渊源来自西方,是他参照西方的报业模式为中国规划的一幅发展新闻事业的蓝图。

当时,西方国家的新闻业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处于商业报刊的发展时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操作原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其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证。

而当时的中国却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加上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主要靠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人对近代报刊还是很陌生的,多数人不知报刊为何物。

把西方的新闻理论一下子引入中国加以实践,在当时的情形下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太平天国始终处于战争的氛围中,形势不稳定,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但是,洪仁玕为太平天国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办报思想,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却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从林则徐的译报、开眼看世界,到后来王韬的办报、宣传变法。

洪仁玕的新闻理念设计是一个过渡环节,展现了中国新闻思想逐步递进的过程。

(3)王韬与郑观应的新闻思想随着维新变法思潮在中国的萌芽和兴起,创办近代化的报纸成为先进知识分子的广泛要求,关于报纸的性质和办报的意义的讨论也就越来越多。

继洪仁玕之后,比较系统地阐述自己办报主张的是王韬和郑观应。

(1)王韬的新闻思想1870年后,王韬与友人黄平甫集资购得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又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

1884年,王韬回上海定居,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办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撰作,著有《弢园文录》、《瓮牖余谈》、《弢园文录外编》等,1897年病逝。

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①办报的目的与意义。

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②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王韬认为报纸的功能有四项,即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③新闻自由的思想。

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④报纸的文风。

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⑤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2)郑观应的新闻思想郑观应的新闻思想主要见于其专著《盛世危言》的《日报》等文章中。

他于1893年刊行的著作《盛世危言》影响很大,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革的方案。

郑观应的主要新闻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广设日报是西方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枢纽。

②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③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

郑观应对清政府只准外人而不准国人办报的愚蠢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呼吁清政府明令允许并支持中国人创办自己的报纸。

④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郑观应明确提出了新闻立法的建议,要求清廷制定与颁行法律以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以上关于办报的思想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爱国情怀,他们强烈希望报纸能够成为推动社会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的舆论工具。

同时,在他们的办报思想中也表达出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

2.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答: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他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1)创办《循环日报》,开政论报纸先河。

《循环日报》于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

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

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这种报纸,既有别于以传抄上谕、刊发奏章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古代报纸,又有别于以传播教义、刊载商情为主要内容的近代外报,而是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

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开创了报刊政论文体。

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汇编为《弢园文录外编》,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2)提出较为系统的办报主张,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王韬的新闻思想1870年后,王韬与友人黄平甫集资购得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又创办《循环日报》,自任主笔,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

1884年,王韬回上海定居,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办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撰作,著有《弢园文录》、《瓮牖余谈》、《弢园文录外编》等,1897年病逝。

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①办报的目的与意义。

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②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王韬认为报纸的功能有四项,即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③新闻自由的思想。

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④报纸的文风。

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⑤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3.简述国人在上海、广州最早创办报刊的情况。

答: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重要发展,中国社会内部要求社会变革的思潮兴起,中外联系日益增多,近代报刊的样式和办报知识已经传入中国,推动国人自办报刊的条件逐渐成熟。

而且,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参与了外报的编辑工作,积累了办报的经验,为国人自办报刊做了必要的准备。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人创办与出版近代报刊的活动开始兴起。

在汉口、香港、上海、广州均出现了一批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国人在上海、广州最早创办报刊的情况具体如下:(1)上海的《汇报》与《新报》①被称为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的容闳于1874年6月16日在上海创办了《汇报》,该报是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

《汇报》鼓吹发展洋务,措辞谨慎,不议论官府政事,但对外人侵害中国的言行常有抨击。

出版未及一年,因种种困难而两次改组,于1875年7月16日更名为《益报》,以示报纸对官府有益而无害。

《益报》于1875年12月初停刊。

从《汇报》一年半的出版历程可见当时国人办报之艰难。

②1876年11月23日,另一份国人自办报纸《新报》在上海出现,主办人是上海道台冯焌光。

他以《新报》为宣传工具,欲借此影响在沪外国人的舆论。

1877年6月11日,《新报》取消了英文内容,改为纯中文报纸。

1882年7月14日,《新报》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转为该局机关报,旋停刊。

《新报》所刊内容,除转录京报和苏省辕门抄外,还刊有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及国际新闻,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情等各方面。

由于该报为上海道台所控制,因而还明确宣布“国政则不可议也”,规定凡“疾世愤时”之作一律不予发表。

③此外,这一时期在上海出版的其他国人自办报刊还有《侯鲭薪录》、《词林书画报》、《飞影阁画报》、《华洋日报集成》、《中西文报》、《艺林报》、《告白日报》、《海匕奇书》等。

(2)广州的《述报》与《广报》①目前已知的第一份在广州出版的国人自办报纸是《述报》,创刊于1884年4月18日,内容有中外新闻与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轮船班期和广告等。

《述报》在业务上十分重视图片新闻的报道,自创刊之日起,每期都刊登一幅或多幅新闻纪实图画,与文字新闻穿插编排,力求做到图文并茂。

《述报》出版一年左右后停刊。

②1886年6月24日,在广州出现了第二家国人报纸《广报》,它是由邝其照创办的日刊。

该报内容设有宫门钞、辕门抄、上谕、著论、新闻等栏目。

除中外新闻外,该报也刊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