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老年人护理方法
*两个重要因素:心脏有射血功能 和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回缩
2019/11/25
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 正常血化压的范围: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时
90mmHg≤收缩压≤139mmHg
60mmHg≤舒张压≤89mmHg
脉压为30-40mmHg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2019/11/25
1.年龄
4.环境
2.性别
5.体位
2、一般情况观察
(1)性别 某些疾病对性征有影响,观察的第一 个方面首先要确定性别。如:慢阻肺 (2)年龄 年龄大小一般通过询问即可得知,当 遇到思维紊乱、嗜睡、昏迷等情况时, 需通过观察进行判断或询问家属方能了 解。
29
(3)发育
发育情况通常以年龄 、智力、身高、体 重和第二性征之间关系来判断。 包括体格发育(身高和体重)、智力发 育与性征发育。 正常人体型分为:瘦长型、矮胖型、匀 称型。
2019/11/25
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 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2.舒张压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
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3.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或1/3收缩压+2/3舒张压
2019/11/25
血压的形成
*前提条件:循环系统内血液充盈
(8)听力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双耳对称、 缓慢、进行性的听力减退,甚至出现老年性 耳聋。
(9)语言
语言是思维和意识的表达形式,由语言中 枢支配,当大脑受损可致发音不清或失语。
(10)体位
体位是指人在休息时身体所采取的位置。 自主体位指身体活动自如 被 动体位指不能自已调整或变换体位,常
记录方式 次/分 心率/脉率 如140次/98次/分
注意事项
勿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的搏动较强, 易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
休息20 钟后再测量:剧烈运动、紧张、恐惧 、哭闹等;为偏瘫患者测脉搏,应选择健侧 肢体 。
脉搏细弱而触摸不清时,可用听诊器测心率1 分钟。
测脉搏思想要集中、细心,注意脉搏的频率 、节律、强弱。发现异常脉搏,应及时与医 生联系。
7
注意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 40.6 ℃ -41.4 ℃ ,高达 43 ℃很少存活。
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 41 ℃可引起永久性脑损 伤。
8
(2)脉搏的观察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随 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周期性波 动所引起的动脉管壁的搏动,称为动脉 脉搏,简称脉搏。
10
2019/11/25
面具面容:表情呆板似面具。见于帕金森病老 年人。 病危面容: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 淡漠,目光失神,眼眶凹陷,鼻尖高耸,四肢厥 冷。见于濒死状态。
(7)视力
正常情况下老年人视力比年轻时要差,随着 年龄增长,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下降, 主要病因依次为:白内障,沙眼,角膜病,青 光眼,屈光不正等
(3)呼吸的观察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一般通过老年人胸部起伏进行观察,正常 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 呼吸频率增快常见于:活动、发热、贫血、 疼痛、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功能不全等 呼吸频率缓慢表浅常见于:脑膜炎、昏迷、 休克等 潮式呼吸或间歇呼吸则提示病情预后不良, 多在呼吸即将停止时发生。
体温过低
体温低于正常 轻度:32~35℃ 中度:30~32 ℃ 重度:<30℃ 常见于
年老体弱 严重营养不良 慢性消耗疾病
6
正常成人不同部位的平均温度及范围
部位 口腔 直肠 腋窝
平均温度 37.0℃ 37.5℃ 36.5℃
正常范围 36.3~37.2℃ 36.5~37.7℃ 36.0~37.0℃
第四章 老年人护理方法
第一节老年人一般护理方法 第二节老年人护理记录方法 第四节老年人常见冲突和压力处理方法
1
学习目标
掌握老年人一般情况的观察方法 掌握老年人生活经历观察的方法 掌握老年人生活能力观察的方法 了解老年人护理记录的内容 学习对老年人进行评估的方法 掌握老年人护理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老年人常见冲突和压力的处理方法
右上肢高于左上肢5~ 10mmHg; 大多数人下肢血压比 上肢高0-40mmHg, 因股动脉的管径大于 肱动脉,血流量较多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7.其他
2019/11/25
紧张、恐惧、兴奋及 疼痛均可导致血压升 高,舒张压一般无变 化。劳动、饮食、膀 胱高度充盈、吸烟和
饮酒也可影响血压值
27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ISH)制定的高血压标准
(14)四肢
四肢运动由神经系统支配,神经系统发 生损害将影响四肢运动,如脑梗塞、脑出 血、脑肿瘤会导致一侧肢体偏瘫;脊髓病 变会引起截瘫;帕金森氏病会出现手指震 颤和关节强直。
48
(15)体味
呼吸、口腔或身体散发的某些特殊气 味提示老年人可能患某种疾病 如酒精中毒有酒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烂苹果味 尿毒症病人呼吸有尿味等
意识状态
嗜睡是轻度的意识障碍。病人持续地处于睡 眼状态,能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但 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深,对周围环 境漠不关心,答话简短迟钝,表情淡漠,对时 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障碍。 昏睡接近不省人事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 睡状态,不易唤醒。较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 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入睡。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也是病情危急的信 号。按其程度可分为:浅昏迷、中度昏迷、 深 昏迷。
(4)营养
根据皮肤、皮下脂肪、毛发及肌肉发育 情况等综合判断,通常用良好、不良、中 等三个等级来描述营养状态。
良好:粘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 皮下脂肪丰满、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 肋间隙和锁骨上窝平坦、肩胛部和髂骨部 肌肉丰满。
不良:皮肤粘膜干燥、弹性降低、皮 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指甲粗糙,毛 发无光泽、肋间隙和锁骨上窝凹陷、肩 胛部和髂骨部棱角突出。
共济失调步态:行走时,脚步抬高,骤然 落下,双目下视,两脚间距宽,以防身体倾 斜,闭目时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见于小脑或 脊髓病变。
(13)皮肤
皮肤本身的疾病很多,许多疾病在病程中 也可伴随着多种皮肤病变和反应。皮肤的病 变和反应有的是局部的,有的是全身的。 观察要点主要是:颜色、湿度、弹性、脱 屑、抓痕、皮疹、水肿、出血点、紫癜、瘢 痕、溃疡、压疮、蜘蛛痣与肝掌等。
49
二、老年人生活经历和生活能力情况观察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 环境的关系和作用。为了掌握老年人心理状 态,使老年护理工作达到理想目标,养老护 理员要对老年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能力做一 番了解。
50
1.生活经历观察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 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养老护理员 与老年人朝夕相处,为了与老年人和睦相处, 必须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态,而老年人的心 理状态与老年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所以 养老护理员在观察老年人身体一般状况的同 时,也要对老年人的生活经历做一番了解。
中等:介于两者之间
(5)意识
意识状态即人对周围环境的知觉状态, 它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正常人意 识清晰,思维敏锐,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对刺激的反应敏捷。如大脑受损,可出现 各种不同的意识障碍,分为嗜睡、意识模 糊、昏睡、昏迷等,检查方 法一般为通 过与老年人谈话来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 活动、计算能力、定向力和痛觉等确定。
3)深昏迷:病人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 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放松,肢体呈弛 缓状态,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 进及病理反射出现。可出现呼吸不规则, 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
(6)面容
正常人面容表面部表情,如急性面容、慢性面容、 贫血面容、甲亢面容、水肿面容、面具面容、 病危面容等
脉搏的产生
由于心脏的舒缩和动脉管壁的弹性,当 心室收缩时,左心室将血液射入主动脉,动 脉内的压力骤然升高,随之动脉管壁扩张; 当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动脉管壁弹性回缩。 这种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 的起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为60-100次/分。老 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
3.昼夜和睡眠
6.身体不同部位
2008-7-19
7.其他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2019/11/25
1.年龄
血压随年龄的增加 而增高,新生儿血压最 低,小儿血压比成人低
儿童血压的计算公式: 收缩压=80+年龄x2
舒张压=收缩压X2/3
2.性别
更年期前女性血压略低于 男性,更年期后差别较小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1)浅昏迷:病人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 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 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 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 可存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 有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
2)中度昏迷:病人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 无反应,但压眶时可有痛苦表情、角膜反射 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脉搏的变化
测量脉搏的过程中,要注意脉搏的 快慢、强弱、节律是否正常,如发现脉 搏每分钟少于60次为心动过缓;超过 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如果出现脉 律不整、强弱不一,可能是心房纤颤; 病情危重,特别是临终前的脉搏,其次 数和脉 律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019/11/25
绌脉的测量 两名护士同时测量 一人听心率 另一人测脉率 计数1分钟
(4)血压的观察
根据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公布 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标准,18岁以 上成人: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血压: <130/85mmHg 正常高值: 130—139/85—89mmHg 高血压: ≥140/9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