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20XX年2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李海琴审核:徐宏寿请注意:考生须将本卷所有答案答到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嗯,”他终于说,“送行的季节差不多过了。

好,我将给你上课。

”B.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撕碎,但不可以被打倒”。

C.我四、五岁时候,大家都不喜欢我:我不听他们的话。

D.总是把自己看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危险;时时把自己看作泥土,就会为众人铺出一条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B.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5.名著阅读。

(6分)(1)《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国著名作家(人名)的作品。

(2分)(2)《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的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

”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2分)(3)《格列佛游记》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们认为这种改革除了对身体健康有益外,还有哪两个好处?(2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学习“气象物候”专题时,班长组织了以下两项活动:【生活中的物候】(1)右图内容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它是季的一个节气。

(2分)(2)王芳同学在学习时想到了这样的诗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请结合诗句分析这一节气反映的物候现象。

(2分)【古诗中的物候】(3)阅读下面的诗句,分别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物候现象。

(4分)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欧阳修《采桑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李璟《浣溪沙》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孟浩然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回答问题。

(6分)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海西头:指扬州。

《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7.(1)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异曲同工的诗句是:(1分),。

(2)诗歌三、四两句景物描写有何妙处?请作赏析。

(3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说。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

(14分)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

其子在中山,中山县①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②,攻之愈急。

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

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其战,果下之。

遂为文侯开地③。

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④猎得麑⑤,使秦西巴⑥持归,其母随而啼,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

孟孙怒而逐秦西巴。

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

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而见⑦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由⑧仁与不仁也。

【注】①县:同“悬”,悬挂。

②志:斗志。

③开地:开拓疆土。

④孟孙:复姓,为魏国大夫。

⑤麑:幼鹿。

⑥秦西巴:人名,孟孙氏的家臣。

⑦见:被。

⑧由:由于,原因是……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果下.之()②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③使秦西巴持.归()④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乐羊以.有功而见疑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为坛而盟,祭以.尉首D.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1.作者将乐羊和秦西巴进行比较,得出什么结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分)(三)阅读陈博君的《洗涤剂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①日用化学洗涤剂正在逐步地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我们都可以看到化学洗涤剂的踪迹。

但科学家们却大声疾呼:“化学洗涤剂不能再用了!”②化学洗涤剂实际上是将石油垃圾开发的副产品。

由于它溶于水,所以它的本质一直被忽视掉。

同时由于它造价低,洗涤性能良好,所以一经发现,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并用色香味的障眼法将其包装起来进入生活之中。

③化学洗涤剂的洗污能力主要来自表面活性剂。

因为表面活性剂有可以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渗入到连水都无法渗人的纤维空隙中,把藏在纤维空隙中的污垢挤出来。

而化学洗涤剂则挤在这些空隙之中,水难以清洗它们。

④同样,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渗入人体。

沾在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0.5%渗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倍以上。

进入人体内的化学洗涤剂毒素可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血液酸化,人容易疲倦。

这些毒素还使肝脏的排毒功能降低,使原本该排出体外的毒素淤积在体内积少成多,使人们免疫力下降,肝细胞病变加剧,容易诱发癌症。

⑤化学洗涤剂侵入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

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

据有关报导,人工实验培养胃癌细胞、注入化学洗涤剂基本物质LAS会加速癌细胞的恶化。

LAS的血溶性也很强,容易引起血红蛋白的变化,造成贫血症。

化学产品的泛滥是人类癌症越来越多的最大根源。

⑥人类生活的都市化是无可避免的,都市生活对清洁剂的依赖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改善洗涤剂,使用不危害人体、不破坏生存环境、无毒无公害的洗涤剂就成为当务之急,在全世界高呼“环保”、“拯救地球”的呼声中,许多国家把希望寄托在海洋中。

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中提炼天然洗涤剂是全人类迫不及待的愿望。

远在3000多年前中东死海附近的居民就懂得用海水净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就在研究从海水中提炼的洗涤剂;80年代在日本的西药房里也可以买到医用海水洗涤剂,这种洗涤剂已接近无毒无公害的标准。

在我国也曾有用鸡蛋清洗头发,用皂角泡水洗衣服等做法的记载,这也说明在天然资源中开发洗涤剂是前途宽广的。

当人们逐步认识了解了化学洗涤剂的危害之后,一定会加速开发天然洗涤剂资源的步伐。

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洗洁产品呢?⑧洗洁精对食物油脂有较好的去除能力,但对皮肤有一定损伤,故每次接触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0分钟(可以戴上塑胶手套再洗涤),用完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并涂上护肤脂,以防皮肤老化。

皮肤表面有破损,不宜使用洗洁精。

⑨用洗洁精洗餐具、食物要尽可能用清水冲净。

一般不油腻的餐具,不必用洗洁精,水果、蔬菜一般少用洗洁精,必须使用洗洁精时,应先将洗洁精稀释后再使用,并注意多冲几次。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20XX年第1期)12.“化学洗涤剂不能再用了!”结合全文,概括说说化学洗涤剂不能再用的原因。

(3分)13.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答题。

(4分)(1)第③段中加点的“主要”这个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2)下面的表述有错误...,请予改正。

(2分)第⑥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类很早就已经使用天然洗涤剂。

14.小明看了文章后,很受启发,觉得应该提醒一下妈妈,请以小明的口吻对正准备用洗洁精洗碗的妈妈说一段话。

(3分)(四)阅读叶春雷的《坐忘》,完成第15~17题。

(10分)①“坐忘”是《庄子》里的一个词,与“坐驰”相对。

我很欣赏这个词,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坐忘”大致相当于“用心专一”,“坐驰”大致相当于“魂不守舍”。

②《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耐人寻味。

管宁和华歆一起读书,外面经过一辆华丽的轩车,大约是高官的车马,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出门观望。

管宁遂与华歆割席绝交。

两个人一个有定力,一个太浮躁,高下分野,判若云泥。

③《庄子》里讲了许多“凝神”的故事,“佝偻承蜩”就是其中之一。

鸡胸驼背的老人虽然残疾,但用竹竿上的蛛丝粘蝉,百发百中。

当老人伸出竹竿的时候,身子就像枯树枝,稳定性绝佳,用竹竿捕蝉自然是手到擒来,万无一失。

孔子向他讨教,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只知道有蝉翼罢了。

老人把外面的世界忘得一干二净,肯用万物来换取蝉翼,还有什么蝉捕不到?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曾引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倘若用全部的生命去做一件事,必定会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从而成为天地间第一等人。

④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第一等人,她的用心专一有例为证:居里夫人好读书,一进入书中,就忘了外面的世界。

有一次,她的姊妹们要干扰她,就在她的座椅周围叠加椅凳,然而,居里夫人读书入了迷,硬是纹丝不动,直到读完站起,椅凳倒塌,才发现姊妹们的恶作剧,也只是淡然一笑。

⑤用心专一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苦短,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惶惶然似丧家之犬,但始终坚持恢复传统“周礼”的志向,百折不回,不计衰荣。

而现在一些人做事,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事值不值得去做,而是做出来对我有没有利,“利”字当头,追求短期效益,稍与自身利益相抵触,就放弃掉,没有一点定力。

这就像风波中的水草,随波逐流,到头来,很可能一事无成。

⑥一生之中,能够集中精力做成一件事,就已经相当不简单了。

我们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

..一事当前心无旁骛,执著一点,方能滴水穿石。

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到树上开花结果。

也许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但总有人会享用。

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6.在第④段举例之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出第⑤段的事例?(4分)17.第⑥段加点的词“相当”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五)阅读郑成南的《父爱陷阱》,完成18~21题。

(20分)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

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

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这一切都是徒劳。

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

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②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

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

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

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圈,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