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七世纪法国文学

十七世纪法国文学


• 路易十三(Louis XIII, 1601年9月27日- 1643年5月14日)法
国波旁王朝国王 (1610年—1643年在 位)。
• 路易十四(法语、英 语:Louis XIV,1638 年9月5日-1715年9 月1日),全名路 易·迪厄多内·波旁 (LouisDieudonné),自号 太阳王(法语:Roi Soleil,英语:Sun King),是法国波旁
王朝著名的国王,执 政期从1643年至1715 年。
• 阿尔芒·尚·迪普莱西·德·李 希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1585年9月9日-1642年 12月4日),法国籍枢机,
政治家,路易十三的主要
大臣。生于一个次等贵族 家庭,1607年任命为吕松 的主教。1622年被提名为 枢机,从1624年起执首相
职,在法国政务决策中具
有主导性的影响力;法兰 西学院为他所建。
• 尤勒·马萨林枢机
(J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s Cardinal Mazarin;出生时姓名
Giulio Raimondo Mazzarino,1602年7 月14日-1661年3月9 日),又译马扎然,法 国外交家、政治家,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时 期的宰相(1643~ 1661)及枢机主教。
• 1654年末一次神秘主义经历后,他离开数学和物 理学,专注于沉思和哲学与神学写作。他是坚定的 冉森教派信徒,人文思想大受蒙田影响。宗教论战 之作《乡巴佬书信》(Lettres provinciales)被奉 为法文写作的典范,身后其笔记本被编为《沉思录》 (Pensées)。
• 拉罗什富科(François VI, duc de La Rochefoucauld,1613年9月15日─1680年3月17 日),法国箴言作家。
十七世纪法国文学
历史背景
• 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下层劳动人民受剥削严重,对外和内部战 争使矛盾进一步加剧,封建贵族与资产阶 级之间时而斗争时而妥协,关键人物:路 易十三,路易十四,黎世留,马扎然
十七世纪在位的三位皇帝:
• 亨利四世(法语:Henri IV,1553年12月13日- 1610年5月14日),也被 称为亨利大帝(Henri le Grand)或纳瓦拉的亨利 (Henri de Navarre), 法国国王(1589年—1610 年在位),纳瓦拉国王 (称恩里克三世,1572年 起)。法国波旁王朝的创 建者。
• 布瓦洛 (Nicolas BoileauDespreaux, 1636—1711)法国著 名诗人、美学家、文 艺批评家,被称为古 典主义的立法者和发 言人。最重要的文艺 理论专著是1674年的 《诗艺》。这部作品 集中表现了他的哲学 及美学思想,被誉为 古典主义的法典。
• 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çaise),是法国一 所学术机构,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是一项极高荣 誉。学院由红衣主教黎塞留于1635年创办学院最 初的任务是修定法语,由学院制定语言规则,并 要使其纯正、能够被所有人理解。
• 拉斐特夫人(Madame de La Fayette,1634年3月18 日─1693年5月15日),法 国小说家。其作品《克莱 芙王妃》(La Princesse de Clèves)被奉为法国首部出 色小说,并开心理小说的 先河。
• 出身巴黎望族,受过良好 教育。22岁出嫁,育有两 子。为沙龙常客,1662年 出版首部小说,1678年 《克莱芙王妃》面世。文 友包括拉罗什富科、塞维 涅夫人。
哲学代表人物
• 笛卡尔 • 帕斯卡尔 • 拉罗什富科
• 雷纳·笛卡儿(RenéDescartes),1596年3 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 (现笛卡尔,因笛卡儿得名),1650年2月 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 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 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 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 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 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 “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年6月19日 -1662年8月19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宗 教哲学家。帕斯卡早期进行自然和应用科学的研究, 对机械计算器的制造和流体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扩展托里切利的工作,澄清了压强和真空的概念。 帕斯卡还有力地为科学方法辩护。数学上,帕斯卡 促成了两个重要的新研究领域。他16岁写出一篇 题为射影几何的论文,1654年开始与皮埃尔·德·费 马通信,讨论概率论,大大影响了现代经济学和社 会科学的发展。
• 投石党乱Fronde(1648年-1653年)是一场紧 随着西法战争(1653年)发生的法国内战。 Fronde一词在法文中具投石之意,此系源 于马萨林枢机(Cardinal Mazarin)的支持者 被巴黎暴民以石块破坏窗户。
沙龙文学
• 沙龙,系法语Salon的音译,即“会客室”、“客 厅”之意。它是十七世纪西欧上流社会贵族阶级 借以谈论文学艺术或政治问题的社交场所。在十 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它在法国特别盛行。 由于出入沙龙的多数是贵族文人学者,且以文学 艺术为中心议题的居多,故称文艺沙龙。在沙龙 里产生的文学,通称贵族沙龙文学。它是与自由 粗俗为特点的市民文学相对立的。这种作品大都 是纤巧的情诗、谄媚贵妇人的书简以及描写男女 悲欢离合的艳情故事,完全迎合贵族男女粉饰其 丑恶关系的需要,内容空虚,篇幅冗长,不堪卒 读。它在文学史上没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 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早年热衷政治,但政途蹇 连,终在投石党运动中焦头烂额,被迫退居乡间, 进入以塞维涅夫人、拉斐特夫人为代表的沙龙圈子 (尤与后者过从密切),并潜心着作,直至逝世。
• 1662年,有人未经他的准许、校改而出版了《回忆 录》(Memoires),书中的敏感内容惹怒了不少人。
• 1665年出版《箴言集》(Réflexions ou sentences et maximes morales,简称Maxim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