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才能使工作和生活的和谐

怎样才能使工作和生活的和谐

怎样才能使工作和生活和谐——“高效工作与和谐组织”系列课程一、缓解压力释放潜能紧张而忙碌的现代社会, 会从各方面构成压力, 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损害身体的健康。

虽然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每个人对压力的承受状况非常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和技巧,对压力进行管理,提高承压能力,减少和避免压力造成的限制和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一、直接压力与深层压力要对压力进行管理,首先需要了解压力的来源。

1、直接压力工作中的压力,会来源于各方面:•工作环境条件:办公环境拥挤而嘈杂,再加上一个易怒的上司,缺乏沟通与反馈,这些都可能成为你的压力。

•超负荷工作:难度大、任务量多或者时间紧。

长期持续超负荷的工作不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压力,还有可能影响你的健康。

•工作过于闲散:整天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或者没有事做,枯燥乏味。

无所事事令你感到自己工作的无足轻重,也会产生压力。

2、更深层次的压力除了工作中的这些直接压力来源,你感受到的压力,可能会来源于间接的、更深层次的方面:•家庭:夫妻吵架、孩子学习不努力、谈恋爱不顺利、有财务困难,这一切都无形中给自己带来忧虑进而造成压力。

•个人健康:睡得晚、睡眠质量低、经常被感冒头疼等小毛病困扰,这也是压力的一个来源。

•人际关系:人是“社会人”,一定会跟周围的人打交道。

如果你跟同事或朋友产生了矛盾或纠纷,也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心理:你是否有过失败经历或心理障碍,自己在做相似的事情时,总产生恐惧进而造成压力。

面对这些压力,可以采取“分解移留”四项原则来应对:原则1:分——分清领域分清可控制领域与不可控制领域,在可控制领域采取相应措施。

原则2:解——解除压力源根据上节谈到的压力来源的线索,寻找造成压力的根源,想办法解决造成压力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彻底消除压力源。

以下是一些消除工作压力的好办法:●桌面整理:及时整理杂乱的办公桌;●工作环境:解决噪声、光线、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工作环境舒适感;●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工作,持续工作不代表着高效率;●工作意义:了解自身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工作时多动脑,主动去发现和创造自己工作中的乐趣;●工作技能:加强业务技能,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减少压力;●时间管理: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消除时间紧张带来的压力;●沟通人际:重视沟通,消除人际关系障碍。

原则3:移——转移与发泄对于无法消除压力源的事,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或合理发泄,减弱压力。

做不相关的事,或者找个人倾诉,都可以有效缓解压力。

原则4:留——保留适度压力压力管理,并不是要消灭所有的压力。

经科学研究发现,适度的压力可以使人集中注意,提高忍受力,增强身体活力,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这种适度压力的状态下,人们能积极地调动内在潜力,增强自信心,激起进取、创新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承受压力的水平不同,所以要把握好压力的“度”。

三、通过控制和放弃,释放潜能1、控制节奏往往当你对事物取得控制权时,你会觉得压力顿消,游刃有余。

你需要控制自己的日程节奏。

你通常在什么时候写东西头脑清醒,思路流畅?什么时候情绪饱满,总结自己的生物钟规律,配合安排各类事物,以使做每件事的效率最大化。

(点击“了解你的人体生物钟:请点击链接,了解详情”,可链接“学习帮助”。

(见附一)) 你同时需要控制做事的时机。

并不是什么事都是越快越好。

2、有取有舍我要学英语、我要学电脑、我要学管理、我要学技术……; 项目A收益好,项目B 有前途……我想练瑜伽,我想练慢跑,我想游泳……;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机会和选择。

但是,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过多的机会和选择,反而会增添无限的压力。

要想减少压力,最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发挥自己的潜能,你必须学习选择和放弃。

你可以: A .审视目标:做事之前,首先要审视目标、确认目标是否可行。

不追求尽善尽美,也没有必要对所有的事务都负责任。

紧随目标,进行取舍。

B .衡量自身能力: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衡量所承受的负荷,选择最有价值的事。

本节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直接压力与深层压力;●采用“分解移留”原则应对压力;●通过控制和放弃,释放潜能;要实现和谐的工作与生活,你不仅需要学会掌控压力,还需要学会如何让工作更加有效率,敬请关注下一节:让工作更加有序。

二、让工作更加有序有序的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浪费时间,从而减轻我们的压力,达到工作的平衡。

要让工作更加有序,我们需要学会:●抓住重点●按照正确的顺序安排工作●管理记忆一、抓住重点要让你的工作更加有序,首先需要做到:关注重点。

先来看看一条重要的法则:帕累托法则,即80/20法则。

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80%的结果,归结为20%的起因;80%的成绩,源于20%的努力;20%的产品或客户,覆盖了组织80%的营业额。

80/20法则提示的是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以及努力与回报之间存在的一种不平衡关系。

在一组事务中,其中一小部分体现出的价值或重要性远远高过其它大部分。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组事务中,80%的价值来自于20%的部分。

从80/20法则,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是同等重要的。

可以假定大部分(80%)的工作结果来自较小比例(20%)的工作相关活动。

所以我们关注重点,就是要把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可以创造大部分价值、获得高回报的那部分重点工作中。

举例:你要对员工进行某项软件系统的培训:考虑80/20法则前:你会按照指导手册各章节顺序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考虑80/20法则后:经考察发现,你发现员工最常用的部分是其中的第5、6两个部分。

于是,你安排把大部分的培训时间放在这两部分的培训上。

结果:受训员工使用该软件系统效率明显提升。

二、按照正确的顺序安排工作并非找出重点就能够保证工作有序进行,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工作的先后顺序。

我们先来做个小练习:小练习:请把以下四件物品按先后顺序放入瓶中,使瓶中装入尽可能多的东西,且不满出来。

各种类型的工作,就好像瓶子里的石块、碎石、沙子和水一样,应当讲究科学的先后顺序,才有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放入更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更高效率。

石块类事物:日常基础性工作,在没有紧急状况的条件下,应当首先确保完成。

如果因忙于琐碎事务,而把此类重要的事搁置起来拖到最后一刻,不仅时间仓促,质量和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此类工作如:中长期计划●制度建设●防患未然●改进产能●建立人际关系●发掘新机会●规划、休闲碎石类事物:一些突发性事情。

这些突发性工作无法避免,但通过坚持石块类工作,防患于未然,可以减少和避免碎石类工作的出现。

此类工作如:●危机(如负面消息报道)●急迫的问题●有期限压力的计划沙子类事物:一些有待于解决但不重要的工作。

可以通过更好地计划和授权,更多地设立规则,尽量减少此类事物。

此类工作如:●不速之客●突然打来的电话●突然发来的信件与报告●突然的会议邀请●受欢迎的活动水类事物:可做可不做的工作。

相对于有难度或压力的工作,有时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这类更让人感到轻松的琐事,无形中拖延了有难度但更重要的前几类工作的进展。

因此,需要避免花费过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在此类事物上。

此类工作如:●繁琐的工作无关紧要的信件● 无法紧要的电话 ●打发消遣时间之事总结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效方法: “工作80/20法”:通过这个方法,你就能够更出色...、更高效...、更有序...地完成工作了。

三、管理记忆繁忙的工作中,要想做到井然有序,还需要防止意外,做好记忆与备份管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重要途径,做好记忆管理: ·随时记录 ·设置提醒 ·及时备份1、随时记录“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大量的办公软件开始代替传统的纸笔记录,我们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例如:工作中频繁运用电子邮件来进行沟通的人,可以使用outlook来管理自己的邮件,这样日常收发的邮件都会记录在系统里,可以作为日常工作信息的重要记录线索。

2、设置提醒工作要保持有序,重要的事情不仅不能错过,而且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可以利用现代办公设备,充当提醒重要事项的好帮手。

任务的最后期限、重要的会议、所在单位的重要事件、家人的生日……,都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系统中的提醒功能,提前提醒,以做好准备工作。

有的提醒功能可以设置为每年、每月或每天重复提醒,例如outlook软件中的提醒功能,就更方便了。

最重要的是,当你意识到将来的某件事需要提醒时,不妨立即设置提醒,这样你就可以放心无忧了。

3、及时备份现在工作中庞杂的数据,不可能完全靠我们的大脑来记忆,需要依靠相应的数据系统或资料文件来记录。

意外停电、电脑故障、操作失误、遗失损坏……,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完备的备份系统,往往也会严重打乱工作的秩序。

及时备份,为我们的有序工作提供了切实保障。

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你可以考虑定期备份以下数据:●通讯录●客户资料●往来邮件●项目数据●设备维修手册、发票及用户密码有了定期的备份,当不幸碰到“9 • 11”事件时,你就能成为第二个摩根•斯坦利了。

通过●抓住重点;●按正确顺序安排工作;●管理记忆;相信你一定能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更加井然有序,更加平衡。

努力实现工作上的平衡时,我们还需要争取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敬请关注下一节: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

三、达到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工作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彼此影响。

那么,如何能够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呢?一、你是否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你是否感到:焦虑、烦躁、情绪失控、无休止的工作、没有休息的时间……其实,你此刻正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以下是失衡的重点表现:表现一:工作就是全部。

两点一线,工作——回家休息睡觉——工作,吃饭仅仅是为了有能量工作,休息仅仅是为了有精力工作,节假日也在考虑工作的事,没有消遣娱乐,一切均以工作为重心。

表现二:情绪失控。

看什么都不顺眼,或者一点事不顺心就大发雷霆,脾气坏,情绪易失控。

这时候很可能不是周围的事物出现了问题,而是你自己出了问题。

长期工作多、压力大,容易造成这种失衡状态。

表现三:陷入低潮。

如果你的情况符合以上三类表现之一,就要警惕是否处于失衡状态了。

二、需要平衡的方面要达到全面的平衡,就是要达到健康、精神、生活、工作四方面的平衡,缺一不可。

而大多数人只注重工作,忽略了其他三方面的平衡。

1、精神:学会“主动休心”现代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令人忙忙碌碌无法止步。

你知道你是为什么而忙吗?你现在正努力取得的目标和结果,是你真正想要的吗?你现在决策、做事的原则,是否偏离了你根本的价值观和信念?你周围的环境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你的规划需要调整了吗?主动休心,就是在身心达到临界状态时之前,主动审视和调整,以达到身心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