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肥料性质及使用
石灰性土壤有大量CaCO3,可以中和酸性,不致变酸。
土壤胶体 Ca + 2KCl
土壤胶体 K + CaCl2
(三)施用
• 可作基肥、追肥施用。追肥大田作物一般施氯化钾 150kg•hm-2左右,宜深施在根系附近。作基肥时在酸性 和中性土壤上应与磷矿粉、有机肥、石灰等配合施用, 一方面防止酸化,另一方面促进磷矿粉中磷的有效化。
(一)水旱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我国稻区的轮作制度:麦类、油菜--水稻
绿肥--水稻
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由干变湿的过程中,有 效磷增加。
所以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 重水轻”的原则,将磷肥重点分配在旱作上。
当豆科作物与水稻轮作时,更应该将磷肥施 在豆科作物上,更能充分发挥“以磷增氮”的效 果。
(二)旱作轮作中的磷肥施用
(A) 顶部叶发绿
(B) 中部发黄
(C) 下部透露
烟草
氮中毒
黑绿,氨中毒
高粱过多,氨中毒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一、土壤供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全磷含量在0.08~0.1%以下,施用磷肥均有增产 效果
有效磷含量更能反映土壤磷素的供应水平
总之,应把磷肥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 的低产土壤上。
二、作物需磷特性与轮作中磷肥的分配
肥料品种等
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一)作物种类
需氮量: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叶菜类作物 > 瓜果类和根菜类 高产品种 > 低产品种 杂交水稻 > 常规水稻 营养最大效率期 > 其它时期
(二)土壤条件
肥力状况:着重中、低产田 土壤质地:砂质土壤“前轻后重,少量多次”
粘质土壤“前重后轻” 土壤反应:酸性土区、中性土区
• 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形态 以碳酸钾为主,
其次是硫酸钾和氯化钾,都是水溶性钾, 可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草木灰中的磷是 枸溶性磷,对作物是有效的。
• 草木灰呈碱性反应 在酸性土壤上使用
不仅能供钾,而且可以降低酸度,并可补 充Ca、Mg等元素。
(二)施用
• 可作基肥、追肥,也可作盖种肥。追肥时可 进行叶面撒施,这样不仅能供应养分,而且 能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作盖种 肥可以保持土壤表面湿度,促苗早发。
(续)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 转化及结果
施用
氯化铵 NH4++Cl- 使土壤酸化(生理酸,硝化酸, 代换酸)、脱钙板结
基肥 (配施石灰和 有机肥),追肥;适于 稻田和一般作物, 不宜忌氯作物
硫铵
NH4++SO42-
基肥(配施石灰和
使土壤酸化(游离酸,生理酸, 有机肥),追肥,种肥
硝化酸,代换酸)、板结
硫铵 (NH4) 2SO4 20~21
好 结晶,酸性,吸湿性弱
(三)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表 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施用
品种 转化及结果
施用
液氨 NH3+H2O NH4++OH- 基肥,追肥及深施
氨水 对土壤和作物影响不大
基肥,追肥,深施
碳铵
NH4++HCO3-
对土壤没有副作用
基肥,追肥,深施 适于各种土壤和 大多数作物
适于各种作物
不宜稻田
生理酸性盐:植物吸收阳离子多于盐的其 他组分而使介质变酸的化合物, 如 (NH4)2SO4, NH4Cl, K2SO4等。
生理碱性盐: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盐的其 他组分而使介质变碱的化合物, 如NaNO3, Ca(NO3)2等。
生理中性盐:植物吸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量比较接近, 从而不影响介质酸碱度的化 合物, 如NH4NO3等。
有绿肥或豆类的轮作中,优先施在绿肥或豆科作 物上,其间接作用很明显。
在麦-棉轮作地区,重点施在棉花上。
需磷特性相似的作物轮作时,磷肥用于秋播的越 冬作物比用于春播的效果明显。因为秋播后,温度 逐步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供磷能力 差,增施磷肥有利于壮苗,增强抗寒能力,促进早 发。
三、磷肥品种与其合理分配和施用
• 注意: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 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以免造成氨的挥 发损失。
水稻缺钾
水稻缺钾
玉 米 缺 钾
甘蔗缺钾
老叶呈火烧状
Grape plants of K-deficiency. Marginal and intervenal necrosis with downward rolling of leaf margins
大豆缺钾
烟草
番茄
作物的需磷特性
• 需磷较多的作物,如: 豆科作物、豆科绿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 纤维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 块根块茎作物(甘薯、马铃薯)、 瓜类、果树、桑树和茶树等
施磷肥效果较好,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 大田作物对磷肥的反应顺序如下: 冬季绿肥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大麦、小麦>早稻>旱稻
6. 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颉颃作用
(二)理化性质
表 铵态氮肥的基本性质
品种 分子式 含氮量(%) 稳定性 理 化 性 质
液氨 NH3
82
差 液体,碱性,易挥发
氨水 NH3 ·nH2O 15~18
差 液体,碱性,易挥发
碳铵 NH4HCO3 16.5~17.5 较差 结晶,碱性,易吸湿和分解
氯化铵 NH4Cl 24~25 较好 结晶,酸性,有吸湿性
一、土壤供钾能力与钾肥肥效
• 土壤供钾水平是指土壤中速效性钾的 含量和缓效性的贮藏量及其释放速度。
• 在供钾水平较低时,钾肥的肥效才能 表现出来。
二、作物需钾特性与钾肥肥效
(一)作物种类对钾的要求
• 由于钾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关系密切,所以 薯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需钾较多。
• 由于油脂是由碳水化合物转变而来的,所 以油料作物对钾的需要也较多。
30~50% 50~80%
10~20天 30~40天
深度: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层 方法:基肥深施、种肥深施、追肥深施
(五)氮肥与有机肥、磷肥、钾肥配合 1. 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目的:作物高产、稳产、优质 改良土壤,提高氮肥利用率
2. 氮、磷、钾配合施用
通过平衡施肥使作物营养平衡
田间水稻缺氮
田间玉米缺氮
(二)在土壤中的转化 与KCl相似。但在中性土壤中的Ca2+形成
的产物为CaSO4,溶解度比CaCl2小,对土 壤脱钙程度也较小。
• (三)施用
• 硫酸钾可做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 肥。通常基肥150kg•hm-2左右,种肥22.5~ 37.5kg•hm-2,根外追肥的浓度为2%~3%。
钾肥的合理施用
施用原则:减少水溶性磷肥的固定,增加非水溶性磷的释放。
表 磷肥品种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磷肥品种 作物品种
生长期
土壤类型
难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强
作基肥
酸性土壤
如荞麦、萝卜菜、
油菜及豆科植物
枸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强
多作基肥
酸性土壤
有效磷低的
非酸性土壤
水溶性磷肥 吸磷能力较差
苗期、
适于各种土壤
对磷反应敏感 生长前期
中性或
如甘薯、马铃薯 根外追肥
碱性土更好
• 多数作物苗期是磷素的营养临界期,所以
在苗期应分配少量水溶性磷肥。在旺盛生 长期植物虽然对磷素需求增加,但此时根 系发达,吸收磷的能力强,可以利用作为 基肥的难溶性或弱酸溶性磷肥;生长后期 可以通过磷在体内的再利用来满足需要。
四、改进施肥方法
(一)相对集中施用 目的:减少磷肥与土壤的直接接触,增加与根系
KCl含有C1-,对忌氯作物,甜菜、甘蔗、马 铃薯、葡萄、西瓜、茶树、烟草、柑橘等的 产量和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宜多用。
氯化钾特别适于棉花、麻类等纤维作物,因 为C1-对提高纤维含量和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二、硫酸钾(K2SO4)
(一)成分与性质 含K2O 50%~52%左右,为 白色结晶,溶于水,是生理酸性肥料。
的接触面积 要求:以基肥为主,配施种肥,早施追肥
(二)磷肥与其它肥料配合施用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N、P的配施比在高肥力土壤
上显著 与钾肥和有机肥配施 酸性土壤中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
田间水稻缺磷
Corn
钾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
一、氯化钾(KCl)
(一)成分和性质:含K2O 60%左右,呈白色 或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是溶于水的速效 性钾肥,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 (二)在土壤中的转化
适合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追肥、 种肥及根外追肥。
在酸性土壤上应与有机肥、石灰等配合 施用;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尽量少用。
三、钾镁肥
四、硫钾镁肥
五、草木灰
(一)成分和性质 • 草木灰是植物熏烧后的残灰 氮和有机物大多烧
失,仅含有灰分元素,如Ca、Mg、P、Fe和其 它微量元素等。其中Ca、K较多,P次之。 • 不同植物的灰分含量 一般木灰含Ca、K、P较多, 草灰含硅较多,K、P、Ca较少,稻壳灰和煤灰 养分最少。
二、硝-铵态和硝态氮肥
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钾
(一)共同特性
1. 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主动吸收) 2. 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 3. 易发生反硝化作用 4. 促进钙镁钾等的吸收 5. 吸湿性大,具助燃性(易燃易爆) 6. 硝态氮含氮量均较低
(二)理化性质与施用
表 硝-铵态和硝态氮肥的基本性质和施用
如果水分不足会使K+的活度下降,降 低了K+的扩散。水分过多使通气不良, 作物吸钾能力受到抑制。
五、钾肥种类与钾肥肥效
• 对忌氯作物如薯类、糖用作物、浆果类果 树、茶树等,施氯化钾效果不佳,并会影 响品质;而对于纤维作物效果较好。
• 硫酸钾适于各种作物,尤其是喜硫植物。 盐土上不宜用氯化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