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1]

“走进数据库”的教学案例[1]

第二节走进数据库教学案例
【教材、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兴趣,但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对许多概念知识感到很抽象,很难理解。

比如本节,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教材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中的第二节《走进数据库》的学习牵扯的概念比较多,学起来比较枯燥;其中的第一节课ACCESS数据库的引入比较关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学生学习过EXCEL,在头脑里有EXCEL先入为主,所以容易混淆数据库与EXCEL的概念。

数据库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熟悉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对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个感性的认识。

笔者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巧妙地引入以达到很好地过渡与理解二者的学习呢?
【教学策略】
通过比较选择,使用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所附的光盘素材,即以网站形式呈现的“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贴近学生;并在教学中多处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分清数据库与EXCEL的不同,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验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对ACCESS数据库有个感性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数据库的剖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在问题探讨中养成思考与探索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管理信息的过程中,体现有效管理数据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教学难点】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机房内上课。

机房多媒体广播软件的使用,教师的操作可以广播给学生观看。

2、将选修课程的ASP网站即“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发布到机房服务器上;并将该网站文件夹设置共享;在该课程管理系统中设置好高二的选修课程。

机房服务器中设置FTP文件传输,使可以文件上传。

3、某届高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五门选修课程的EXCEL选修情况表。

【教学过程】
教师创设情况一(EXCEL复习):
[教师] 下学期即将进入选修课程的学习,选修课程有五门:《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初步》、《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

教师展示某届高一年级学生信息技术五门选修课程的EXCEL选修情况表。

[教师] 如果想知道有哪些学生选择了《算法与程序设计》该怎么办?
有哪些学生同时选择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应用》?
[学生] 通过筛选来操作。

学生操作演示:请学生到讲台操作筛选并通过广播软件将操作展示给其他同学;
然后教师再讲解。

教师设计情景二:
[教师] 这个表是老师假设的。

如果要每个同学自己来选的话,有什么办法?亦即现在学校要统计每门课程每个班有多少学生选,一般会怎样来操作?
[学生] 让学生写小纸条交给班主任进行统计。

[教师] 可是每个班这样操作之后,还要全年级进行再一次的统计,操作比较繁琐,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学生1] 用电脑来完成。

[教师] 用电脑怎么操作呢?
[学生2] 用EXCEL操作。

学生操作:打开EXCEL,填入班级、姓名、选修的课程,完成后以“学号+姓名”保存并提交至机房服务器的FTP中。

[提出问题] 现在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情况放到了FTP中,可是学校要对所有选择选修课的情况进行统计,就必须要把这些信息放入一个统一的表中进行操作,那么现在要把所有的同学的情况放入一个表中该怎么办?
[学生] 复制、粘贴。

教师操作:将学生提交至FTP中的EXCEL打开,再将每个学生的选修情况复制到一个表中。

[教师] 显而易见,这种方法与传统的交小纸条统计的方法一样的麻烦,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教师设计情景三:
在浏览器中打开发布在机房服务器上的“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网站,学生可登录注册后选择选修的课程,并且可以查询到每个学生选了哪些课程及每门课程有哪些同学选。

学生操作:①用浏览器打开“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注册并选择选修课。

②然后查询《网络技术应用》都有哪些学生选,以及某位同学选了哪些课程。

[教师] 通过操作发现这种方法非常地简便,这是使用了什么方法来操作的?
[教师] 数据库技术
[教师] 那么刚才学生注册填入的选修信息都跑到哪去了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这个数据库的内部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教师操作:打开“网上邻居”中共享的“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站点文件夹中的ACCESS文件。

发现学生刚刚输入的信息都存放在该文件里。

学生操作:通过“网上邻居”复制并打开“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的ACCESS文件,根据学案中任务要求了解熟悉一下ACCESS数据库。

附学案:
(对“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mdb”中的表进行操作)
1、观察“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中三个表间的关系。

(提示:鼠标右键可以显示三个表间的关系。


2、设置和修改个别字段的属性
字段的修改要在“视图”菜单的“设计视图”里。

在“学生信息表”里加一个字段属性:“备注”
3、添加、删除和修改若干条记录
① 查找学生“张强”,并将其记录删除。

② 将学生“梁忠峰”的性别改为“男”,班级改为“7”班。

③ 添加一个学生“张三”,性别“男”,班级“3”班。

4、筛选
① 筛选出所有自己班的学生,看看是否有学生没有选课
② 筛选出所有选了“数据管理技术”的学生有哪些
5、将学生按班级进行排序
教师操作讲解:有关学案中的ACCESS操作将在下节课再具体讲解。

现将ACCESS 中的三张表导出为EXCEL表格,发现成为EXCEL后三张表是独立没有联系的。

这也说明数据库与EXCEL有所不同。

课堂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看出数据库与EXCEL的不同,体现了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

通过实践发现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要比使用“选修课程信息管理系统”麻烦得多,而且很容易破坏数据。

通过数据库应用系统人性化的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的操作风格,我们可以方便、快速地检索、添加、修改、删除数据库中的信息。

要创建数据库应用系统需要编程。

我们现在用到的“学生选修课程信息库”界面是以网页的形式存在的,使用的是ASP的网络编程技术。

有关ASP的学习将在高二的选修教材中会讲到,ACCESS的具体学习是下节课的任务。

【教学反思】
学生能想到的统计全年级选修课情况的方法除了小纸条就是EXCEL,而EXCEL的方法做起来也并不简单;可是如果用ACCESS+ASP的方法就方便简
洁了许多,可见数据库的强大及与EXCEL的不同。

以此引出数据库ACCESS。

这样,比直白地告诉学生ACCESS的效果要好许多。

同时,引入的EXCEL的操作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而且在问题情景中看似更多的“无用”的操作其实对学生都是一个智能与技能上的训练。

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制造一定的空白和悬念,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学习是本案例的特点,也是笔者在教学中一直的追求。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掌握与使用,对信息技术发现过程的展示和信息技术直观性背景关注较少,使得信息技术课成了计算机技术的培训班。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积极、稳妥、逐步地推进,新课程主张教师应主动创设各种有针对性的问题或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这些问题或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

好的情境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能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发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这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巧妙地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