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作用2.荧光现象3.原初反应4.同化力5、聚光(天线)色素6、光合磷酸化7、C 3 植物8、C 4 植物9、光呼吸10、光饱和点11、光补偿点二、填空题1. 根据功能的不同叶绿体色素可以分为___聚光色素___ 和_反应中心色素_ 两大类。
2. 叶绿素从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所放出的光称为__荧光_ ,从第一三线态回到基态所放出的光称为__磷光_ 。
3. 维持植物正常的生长所需的最低日照强度应__高__ 于光补偿点。
4. 在光合链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___水__ ,电子最终受体是_NADP+_ 。
5. 与三碳植物相比,四碳植物的二氧化碳补偿点__低__。
三、选择题1. 植物正常发育的光照强度应是(C )。
A. 等于光补偿点B. 小于光补偿点C. 大于光补偿点D. 大于光饱和点2. 为防止黄化现象,应注意(C )。
A. 增施氮肥B. 防止干旱C. 改善光照D. 防治病虫害3.C4循环中的CO 2受体是(A )。
A.PEPB.PGAC.Ru5PD.RuBP4.PSII 的原初电子受体应为(A )。
A.Pheo( 去镁叶绿素)B.QC.PQD.Fd5. 早春,作物叶色常呈浅绿色,主要是(C )引起的。
A. 吸收氮肥困难B. 光照不足C. 气温偏低D. 细胞内缺水6. 影响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最主要外界因素是(C )。
A. 水分B. 温度C. 光照D. 氧气7.C 3 途径中的CO 2受体是(D )。
A.PEPB.PGAC.Ru5PD.RuBP8.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是( B )的过程。
A. 光能吸收传递B. 光能变电能C. 光能变化学能D. 电能变化学能9. 叶绿素磷光是由其(A )态产生的。
A. 三线B. 第一单线激发C. 第二单线激发D. 还原10. 剪去枝上的一部分叶片,保留下来的叶片其光合速率(A )。
A. 有所增强B. 随之减弱C. 变化不大D. 变化无规律11.Rubisco 是双功能酶,在CO 2 /O 2比值相对较高时,主要发生(C )反应。
A. 加氧反应大于羧化反应B. 加氧反应C. 羧化反应四、问答题1.试述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2、光呼吸是如何发生的? 有何生理意义?3、目前大田作物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的目的?4、C 4植物光合速率为什么在强光高温和低CO 2浓度条件下比C 3植物的高?5、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有哪些?6、产生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缓和“午睡”程度?第四章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2.有氧呼吸3.无氧呼吸4.呼吸速率5.末端氧化酶6.氧化磷酸化7. 呼吸商二、填空题1. 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末端氧化酶是__细胞色素氧化酶___ 和___交替氧化酶__ 。
2. 无氧呼吸形成的ATP__少_ ,有氧呼吸形成的ATP_多__ 。
3. 在完全有氧呼吸的条件下,C 6 H 12 O 6的呼吸商RQ 是___1__ 。
4. 线粒体是进行__有氧呼吸__ 的细胞器。
5. 植物正常呼吸时,主要的呼吸底物是___糖__。
6. PPP 发生在细胞的__细胞质__ 部位,EMP 途径发生在__细胞质_ ,TCA 循环发生在__线粒体基质中__ ,而呼吸电子传递的部位是在__线粒体内膜上_ 。
三、选择题1. 分生组织内由于有局部的无氧呼吸发生,因此其呼吸商(B )。
A.RQ=1B.RQ >1C.RQ <1D.RQ=02. 具有明显放热特征的呼吸途径,其末端氧化酶是(B )氧化酶。
A. 细胞色素B. 抗氰( 交替)C. 抗坏血酸D. 多酚3. 在呼吸链中既可传递电子又可传递质子的组分是(C )组。
A.NAD 、FAD 和CytbB.NAD 、FAD 和CoQC.Cytb 、FAD 和CoQD.Fe-S 、Cytaa 3 和Cytb4. 在呼吸链中只能传递电子的组分是(D )组。
A.NAD 、FAD 和CytbB.NAD 、FAD 和CoQC.Cytb 、FAD 和CoQD.Fe-S 、Cytaa 3 和Cytb5. 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其呼吸商(A )。
A.RQ=1B.RQ>1C.RQ<1D.RQ=06. 一植物在15 °C 时的呼吸速率是5 m molO 2/gFW, 在20 °C 时的呼吸速率是10 m molO 2 /gFW, 25 °C 时的呼吸速率是15 m molO 2 /gFW, 其该温度内可计算的Q 10是(D )。
A.1.5B.1C.2D.3四、问答题1、.TCA 循环的特点和意义如何?2、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3、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为什么会使植物受到伤害?4、实践中怎样处理好呼吸作用与谷物种子、果蔬贮藏的关系?5、生产实践中怎样处理好呼吸作用与作物栽培的关系?6、植物受伤时,为什么呼吸速率加快?7、在制绿茶时,为什么要把采下的茶叶立即焙火杀青?植物的生长物质、生长生理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物质2.植物激素3.组织培养4.外植体5.脱分化6.再分化7.生长大周期8.根冠比9.顶端优势10. 分化二、填空题1. 促进气孔开放和促进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分别是____ __ 和_______ __ 。
2. 乙烯特有的“三重反应”是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进行离体培养的部分称为____________ 。
4. 可代替可见光或红光的效应,使需光种子在暗处萌发的植物生长物质是______ 和______ 。
5. 种子萌发时从子叶或胚乳运往胚中的蔗糖是由______ 和______ 转变而来。
6. 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
7. 在水分________ ,或氮肥________或光照________ 的条件下,都会提高植物的根冠比。
三、选择题1. 植物激素()可代替低温促进部分植物开花。
A.IAAB.GAC.ABAD.CTK2. 三重反应是植物激素()的特有反应。
A.IAAB.EthC.ABAD.CTK3. 植物激素()可明显调节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A.IAAB.GAC.CTKD.Eth4. 植物激素()在对维持顶端优势有相反作用。
A.IAA 与CTKB.ABA 与GAC.GA与IAAD.ABA 与CTK5. 植物激素()能促进抽苔开花。
A.IAAB.EthC.ABAD.GA6. 植物激素()能促进烟草、棉花早收和脱叶。
A.IAAB.EthC.ABAD.CTK7. 植物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就伸长而言()对生长素的适宜浓度最低。
A. 根B. 茎C. 叶D. 芽8. 植物激素()常用于葡萄形成无子果实。
A.CTKB.EthC.IAAD.GA9.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顶端优势和侧芽生长,其中以()最为明显。
A.IAA 和ABAB.CTK 和GAC.IAA 和CTKD.GA 和IAA10.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合成的。
A. 茎端B. 叶片C. 果实D. 根尖11. 植物激素()还能促进树胶汁分泌。
A.IAAB.EthC.ABAD.CTK12. 果实成熟时诱发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 乙烯B. 细胞分裂素C. 生长素D. 脱落酸13. 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指()的温度。
A. 萌发最快B. 发芽率最高C. 萌发最快,发芽率最高D. 萌发慢,但发芽率高14. 组织培养中,要使愈伤组织长芽,应有较高的()比值。
A.CTK/IAAB.CTK/GAC.IAA/CTKD.IAA/GA15 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这种现象是()运动。
A. 向性B. 感性C. 紧张性D. 偏上性16引起植物向光运动最有效的光是()。
A. 红光B. 远红光C. 蓝光D. 绿光17植物形态学上端长芽,下端长根,这种现象称为()现象。
A. 再生B. 脱分化C. 再分化D. 极性四、问答题1、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和运输方式有何异同?2、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3、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五大类植物激素之间,在哪些方面表现出相互促进或相互拮抗的关系?4、试述种子萌发的三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代谢特点。
5、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旱长根、水长苗”。
6、产生顶端优势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举出实践中利用或抑制顶端优势的2 ~3 个例子。
7、植物地上部与地下部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生产上如何调节植物的根冠比以提高产量?8、向性运动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植物的生殖生理一、名词解释1、花熟状态2、长日植物3、短日植物4、临界暗期5、春化作用6、春化处理7、光周期现象8、光周期诱导二、填空题1. 能诱导长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暗期称为__________ ,长日植物必需在__________于这一暗期的条件下才能开花。
2. 根据春化所要求的条件的不同,一般可将小麦分为______ 、______ 、和______ 三种类型。
3. 将我国北方的冬小麦引种到广东,不能开花结实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
4. 授粉时,花粉的数量__________ ,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越快,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
5. 光敏色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两种形式,二者是能够相互转变的。
6. 植物体内Pfr/Pr 的比值与植物的成花有关,比值高时,对长日植物开花有__________ 作用,对短日植物开花有__________作用。
7. 将东北的大豆带到北京种植,其开花期__________ ;在杭州栽种广东的黄麻其营养生长期__________ 。
8. 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 ,其所产生的光周期效应是由__________ 向__________部位传递。
9.花粉中__________(氨基酸)含量高,花粉育性好。
三、选择题1. 苍耳的临界日长为15.5 小时,天仙子的临界日长为11 小时,若将二者同置于13 小时/ 天的日照条件下,其开花情况是()。
A. 只有苍耳开花B. 只有天仙子开花C. 二者都不开花D. 二者都开花2. 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顶端分生组织B. 嫩茎C. 叶片D. 根端3. 要使短日菊花提前开花,可进行()处理。
A. 延长日照B. 延长暗期C. 高温D. 暗期中断4. 花粉内()含量较高,有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A.CuB.BC.MoD.Zn5. 北半球,短日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
A. 缩短,宜引中迟熟品种B. 延长,宜引早熟品种C. 缩短,宜引早熟品种D. 延长,宜引中迟熟品种6. 花粉管向胚方向生长,属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