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高中语文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用法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

例: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

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

例: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何⑴什么。

例: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

例:①如太行、王屋何?②其如土石何?⑶哪里。

例: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⑷多么。

例: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⑸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⑹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今日之事何如?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何消」哪用得着。

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

怎样。

例: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

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⑴什么是。

例:何为“护官符”?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⑶作什么。

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何意」⑴什么意思。

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⑵岂料,哪里料到。

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何由」⑴如何。

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

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

例:何由知吾可也?「何乃」怎么能。

例:何乃太区区!「何得」怎么能。

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何曾」有什么益处。

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何其」多么。

例:何其衰也!乎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若毒之乎?④君将哀而生之乎?⑤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

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⑸同“于”。

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比。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对。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

(乎:引进动作的对象。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于是乎书乃⑴于是,就。

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乃入见⑵才,这才。

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

(乃:然后才。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⑶却。

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③今君乃亡赵走燕。

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

例:①视之,乃庞德也。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⑸竟然。

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⑹他的。

例:是芋视乃妇也。

⑺乃至,甚至。

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

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

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

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10)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

”(其:他的。

)②恐前后受其敌。

(其:它们的。

)③其夫呓语。

(其:她的。

)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其:他们的。

)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他:她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例:①并自为其名。

②舍其文轩。

③既其出。

(其:我们)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其:我的)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

(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其:他们)④望请其指教。

(其:她们)⑤成以其小,劣之。

(其:它)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其:它们)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

(其:那。

)②怀其璧。

(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

)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其:一说如果。

)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⑥未必有其实。

(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

(其:这)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此其:这种。

此、其同义连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

汝其善抚之。

(其:可要。

一说表示期望。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

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10)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则齐国其庶几乎?(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且⑴暂且,姑且。

例: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②存者且偷生。

⑵将,将要。

例:①以为且噬己也。

②今且九十。

⑶而且,并且。

例: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

②余悲之,且曰。

③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④肃宣权旨。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

⑤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且:一说况且。

)⑷况且,再说。

例:①且焉置土石?(且:一说而且。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③且秦强而赵弱。

⑸尚且,还。

例: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例: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

②河水清且涟漪。

③示赵弱且怯也。

⑺同“夫”,句首助词。

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例: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②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⑼如果。

例: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10)还有,那末。

例: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

例: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

②且住,你听我说!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例: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

例: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若⑴如果,假如。

例:①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⑵像,好像。

例: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细若蚊足。

⑶你(的),你们(的)。

例:①若所市于人者。

②若毒之乎?③更若役,何富贵也。

④若翁廉。

(若:你们)⑷此,如此,这样。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⑸至于。

例: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此」如此,这样。

例:①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例: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

例:以闲敝邑,若何?「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所⑴处所,地方。

例:①持童抵主人所。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④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例: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