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笔记1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复习笔记1
(s-面积)
因只与P有关(P>0),故对积分可得: ,, (s=L2) 3、证明: ,,并由此导出:
; 证明:……………………………⑴ 以为状态参量,将上式求对的偏导数,有 ……………⑵ 其中,第二步交换了偏导数的求导次序,第三步应用了麦氏关系,由理 想气体的物态方程知,在不变时,是的线性函数,即,所以。这意味 着,理想气体的定容热容量只是温度的函数。在恒定温度下将式⑵积 分,得
三种情形。
对于处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的经典系统,粒子能量中每一个平方项的
平均值等于
。
(1)原子内的电子对气体的热容量没有贡献。(2)双原子分子的
振动在常温范围内对热容量没有贡献。(3)低温下氢的热容量所得
结果与实验不符。
28、为什么在熵和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平衡态的内能最小?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有: 可得:当S、V不变时,即dS=0,dV=0。 所以, 由此可见,在系统由非平衡态趋向平衡态的过程中,系统的内能一 直在减少。
…………………⑶ 同理式(2.2.8)给:…………………………………⑷ 以以为状态参量,将上式再求对的偏导数,有 ……………………⑸ 其中,第二步交换了偏导数的求导次序,第三步应用了麦氏关系,由理 想气体的物态方程知,在不变时,是的线性函数,即,所以。这意味 着,理想气体的定容热容量只是温度的函数。在恒定温度下将式⑵积 分,得
因为在体积内,动量大小在-范围内的量子态数为:
,考虑到电子自旋在动量方向的投影有两个可能值。
因此,动量的平均值为: 由:可得,平均速率为: 四、推论题 1、设系统含有两种粒子,其粒子数分别为N和N’.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很 弱,可看作是近独立的。假设粒子可分辨,处在一个个体量子态的粒子 数不受限制。试证明,在平衡态下两种粒子的最概然分布分别为:和。 其中和是两种粒子的能级,和是能级简并度。
色子组成的系统称为玻色系统,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的约束;把可 分辨的全同近独立粒子组成,且处在பைடு நூலகம்个个体量子态上的粒子数不 受限制的系统称为玻耳兹曼系统。 联系:在满足经典极限条件>>1时,玻色(费米)系统中的近独立粒子 在平衡态遵从玻耳兹曼分布。
27、经典能量均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举出不满足经典能量均分定理的
有用的电能,这是否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 引起其他变化。由于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温度不同,不是单一热源, 所以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26、简述玻耳兹曼系统、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由费米子组成的系统称为费米系统,遵从泡利不相容原理;由玻
当系统达到平衡时,dU=0,内能取极小值。
29、什么是熵增加原理?
答:绝热过程中系统的熵永不减少。对于可逆绝热过程,系统的熵不
变。对不可逆绝热过程,系统的熵增加。或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这
个结论叫做熵增加原理。
二、计算题
1、已知粒子遵从经典玻耳兹曼分布分布,其能量表达式为:
,其中是粒子常量,求粒子的平均能量。
解:应用能量均分定理求粒子的平均能量时,需要注意所给能量表达式
中和两项都是的函数,不能直接将能量均分定理应用于项而得出的结
论。要通过配方将表达为
在上式中,仅第四项是的函数,又是平方项。由能量均分定理知
2、系统由N个无相互作用的线性谐振子组成. a)若其能量表达式为: 时,求系统的内能; b)若其能量表达式为:时,求系统的内能。解:a) 由能均分定理
19、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答:吉布斯函数定义为:。
吉布斯函数是一个态函数,它的变化可以用可逆的等温ֽ等压过程中的除 体积功以外的功来量度。 20、统计物理基本假设是什么? 答:统计物理基本假设是就是等概率原理,即孤立系统平衡态时各种可
能的微观态出现的概率均等。 21、简述热力学平衡态 答:孤立系统,不论其初态如何复杂,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将会达到 各种宏观性质长时间内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叫热力学平衡 态。 22、叙述自由能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答:自由能的定义。
解:粒子A能级,粒子数分布:——{al}——简并度 粒子B能级,粒子数分布:——{a’l}——简并度
体系两种粒子分布要满足的条件为: ,
分布,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分布,对应的微观状态数为
则系统的微观态数为 上式表明:当第一类粒子的分布为{al},而同时第二类粒子的分布为{a’l}时系统的微观态数。 在平衡下两种粒子的最可几分布是对应于在限制条件, 下使为极大的分布。利用斯特林公式 可得: 由,得 而由限制条件可得: , 引入拉氏不定乘子,得 根据拉格朗日未定乘子法原理,每个及的系数都等于零,所以得:
些结论与实验不符(至少例举三项)。 答:第一、原子内的电子对气体的热容量为什么没有贡献;第二、双原 子分子的振动在常温范围内为什么对热容量没有贡献;第三、低温下氢 的热容量所得结果与实验不符。这些结果都要用量子理论才能解释。 7、写出玻耳兹曼关系,并据此给出熵函数的统计意义。 答:玻耳兹曼关系:S=klnΩ
=== (1)
由可得:
(2)
将(2)式代入(1)式可得: 证毕
因为:,所以:的增减取决于的增减。
方法二:由 可得:
2、 试证明,对于二维自由粒子,在长度L2内,在到的能量范围 内,量子态数
为。 证明:对于二维自由粒子,在体积元内的量子态数为:, 用极坐标描述时,二维动量空间的体积元为 。在面积内,动量大小在 到范围内,动量方向在到范围内,二维自由粒子的可能状态数为:的
自由能是个态函数,它的变化可以用可逆等温过程中的功来量度。 23、简述等概率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孤立系统处于平衡态时,所有可能出现的微观态的概率均相等。 24、玻耳兹曼关系及其物理意义 ,系统愈趋于平衡态,微观态数愈多,熵越大,因此熵是混乱度的量
度。
25、写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内容。有人利用地球表面和地球 内部温度不同,做一个热机来发电,称地热发电,把地球内部能量边为
答: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 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 引起其他变化。 12、写出等概率原理的内容。
答:处于平衡态的孤立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状态出现的概率是相 等的。 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答:(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造出这样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 它只使单一热源冷却来做功,而不放出热量给其他物体,或 者说不是外界发生任何变化。 (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动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 起外界的变化。用数学式表示为:。 14、简述等概率原理 答:对于处在平衡状态的孤立系统,系统各个可能的微观状态出现的概 率是相等的。该原理是统计物理中一个基本的假设。 15、什么是能量均分定理? 答:对于处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的经典系统,粒子能量中的每一个平 方项的平均值等于。这是根据经典玻耳兹曼分布导出的一个重要定理。 16、什么是微观粒子的全同性原理? 答:该原理指出,全同粒子是不可分辨的,在含有多个全同粒子的系统 中,将任何两个全同粒子加以对换,不改变整个系统的微观运动状态。 17、写出玻耳兹曼系统、玻色系统、费米系统这三个系统分布{ al }的表 达式 答:三个系统的分布{ al }的表达式分别为: 玻耳兹曼系统:;玻色系统:费米系统: 18、简述卡诺定理的内容。 答:卡诺定理指出:所有工作于同样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卡诺机,以 可逆的卡诺机的效率为最大,。
b) , ,
讨论:高温极限和低温极限。 3、试求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振动熵。
解: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振动配分函数:
引入 ,得: 三、证明题 1、试证明一个均匀物体在准静态等压过程中熵随体积的增减取决于等 压下温度随体积的增减。
证明:等压过程中熵随体积的变化率为:,温度随体积的变化率为:
方法一:由雅可比行列式可得:
熵函数的统计意义:微观态数的多少反映系统有序程度的高低。微 观态数增加就是有序程度的降低或是混乱程度增加,相应地熵增加;反 之,微观态数减少就是有序程度的增加或混乱度减少,相应地熵减 少。“熵是度量系统有序程度的量”有了明确定量意义。
8、 简述开系、闭系以及孤立系的定义。 答: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或其它粒子)组成 的宏观物质系统。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它物体成为外界。根据系统 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作以下区分:与其它物体既没有物质交换 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与外界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 换的系统称为闭系;与外界极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 系。 9、判断孤立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基本原则以及熵判据。 答:基本原则:可以设想系统围绕该状态发生各种可能的虚变动, 而比较由此引起热力学函数的变化,根据热力学函数处在平衡态时的性 质来判断系统的状态 。 熵判据: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何宏观过程,都朝着使系统的熵增加的方 向进行。如果孤立系统已经达到了熵为极大的状态,就不可能再发生任 何宏观的变化,系统就达到了平衡态。 因此孤立系统/处在稳定平衡状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为:。 10、写出熵判据的內容。 答: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过程进行时熵增加,直到熵达到最大 值,系统处于平衡态。 11、试写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氏表述和开氏表述内容.
4、气柱的高度为H,处在重力场中,试证明此气柱的内能和热容量为,
证明:假设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重力场中分子的能量为: ,粒子的配分函数为: 其中 是气柱的截面积。气柱的内能为: 式中 气体的热容量为
5、试求绝对零度下金属电子气体中电子的平均速率。
解:由 可得时电子的分布。
,
,
其中是费米能级,是费米动量。
讨论: (1)、上面的推导表明,两种粒子各自遵从玻耳兹曼分布,两分布的,不同,但有共同的,原 因在于开始就假设两种粒子的粒子数和能量具有确定值,这意味着在相互作用中两粒子可以交 换能量,但不会相互转化。从上述结果还可看出,由两个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