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开店》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蜘蛛开店》是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决定开一家商店。
他卖口罩,来了一只河马,用了一整天才织完;他卖围巾,来了一只长颈鹿,他足足忙了一个星期;他卖袜子,来了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去了。
本课共有11个自然段,故事一波三折,有趣且引人思考。
第1自然段写到蜘蛛每天蹲在网上寂寞、无聊,这是开店的原因。
第2至4自然段写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口罩,遇到了顾客河马。
第5至8自然段写蜘蛛决定改卖围巾,遇到了顾客长颈鹿。
第9至11自然段写蜘蛛决定改卖袜子,遇到了顾客蜈蚣。
故事的每一部分都是按照想卖什么、写招牌、顾客是谁、结局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卖口罩”改为“卖围巾”,再改为“卖袜子”。
蜘蛛决定卖什么的理由都是“织起来很简单”。
蜘蛛遇到的顾客却很特别,有大嘴巴的河马、长脖子的长颈鹿、多只脚的蜈蚣,编织这超大的口罩、超长的围巾、还有四十二只袜子,那可就不简单啊!问题是,编织的商品变了,付费却一成不变,都是“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
蜘蛛想法真是很简单,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啊!本课有三幅插图,与故事内容相对应。
都画出了蜘蛛忙着给动物们编织的情形,蜘蛛的表情都很为难的样子,而其他动物都很享受的样子。
这三幅图拉近了学生与故事的距离,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文中的人物角色,还有助于学生把握故事内容的脉络。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重,喜欢幻想,对阅读童话故事感兴趣。
他们在提取文本信息和借助关键词讲述故事这两方面都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本课有借助示意图讲故事的学习要求,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难度在于学生不仅要讲出故事大意,还要完整地讲出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本课学习,通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简单讲述故事;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深入体会情节,完整讲述故事。
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完成讲述故事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店、蹲”等15个生字,会写“店、决”等9个字,会写“飞虫、决定”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述故事。
3.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能根据示意图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读题质疑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知道大象有耷拉的大耳朵,这是它的特点之一。
这节课先请看一看下面这几个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吗?2.出示图片:蜘蛛河马长颈鹿蜈蚣(学生自由举手回答,教师相机评价。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和这几个动物有关,题目是《蜘蛛开店》。
4.板书课题,随文识记“店”的写法。
5.齐读课题。
6.学生质疑。
看到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预设:蜘蛛为什么开店?卖了什么商品?遇到哪些顾客?它开店成功了吗?相机板贴问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识字。
组长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组员认读。
3.游戏识字。
⑴出示蜘蛛网情境图,蛛网上呈现生字。
蹲寂寞罩编顾付颈袜匆蜈蚣店决定商夫终完换期⑵开火车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
4.小老师领读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商店决定寂寞蹲在编织口罩围巾袜子顾客河马长颈鹿蜈蚣工夫星期终于织完付钱换了招牌匆忙三、解决问题,初知大意1.自由读课文。
自主思考读题质疑时提出的四个问题,勾划文中关键词。
2.同桌讨论,提取回答问题的关键词。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相机将学生回答的关键词板贴,呈现蜘蛛网示意图框架。
4.教师引导学生将关键词连词成句,根据示意图简单讲述故事大意。
四、精读课文,探究矛盾(一)学习第1自然段1.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去了解蜘蛛开店的原因吧!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啊。
预设启发:⑴小蜘蛛,你每天都在这里干什么?(相机动作演示“蹲”)⑵星期一在干什么?星期二在干什么?星期三呢?⑶从“每天”“蹲在”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体会蜘蛛每天只是蹲着坐等飞虫落在网上,十分寂寞、无聊。
)⑷寂寞和无聊是什么感觉?(寂寞和无聊就是觉得孤单,没事做,很空虚。
)4.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读好长分句中的停顿,重读两个“好”字,表达出蜘蛛心中的孤寂和抱怨。
)6.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至4自然段1.课件出示: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
⑴指名读句子。
⑵提问:“决定”是什么意思?从“决定”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决定”就是想好了,拿定了主意。
看来蜘蛛是下决心要开这个商店了。
)⑶引导:蜘蛛决心开一家商店。
谁能用肯定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2.过渡:好寂寞、好无聊的蜘蛛决定开店了,它会卖什么呢?3.探究矛盾点“很简单”和“好难织”。
⑴课件出示两句话: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⑵女生读一句,男生读一句。
⑶讨论:为什么先前说“口罩织起来很简单”,后来却说“口罩好难织”?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两句话一对比,从中体会到蜘蛛开编织店选择织什么东西想法很简单,没有考虑到会遇到怎样的顾客,会有什么困难。
具体地说就是蜘蛛自己擅长编织,觉得开口罩编织店是很简单的事。
没想到来的顾客是河马,这里说“好难织啊”主要是指帮大嘴巴的河马织口罩花工夫、费时间。
)⑷体会给大嘴巴河马织口罩的难处和心情。
①课件出示: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②指名读句子,并相机出示河马嘴巴图片。
预设1:学生读好关键词“那么大”,从这强烈的语气中更感受到河马嘴巴大得惊人。
预设2:学生读好关键词“一整天”“工夫”“终于”,感受口罩“好难织”。
③课件出示: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在括号里加一个词语,更好地表达河马此时此刻的心情。
(可以填写“竟然、没想到”等,表现蜘蛛意外、吃惊的心情。
)④讨论:蜘蛛为什么会这样意外呢?(蜘蛛开口罩编织店,觉得这事很简单,完全没想到遇到第一个顾客就会是嘴巴最大的河马。
)⑤齐读第4自然段。
4.交流:蜘蛛用一整天的工夫织完河马的口罩,太辛苦了,卖出了好价钱吗?(没卖出好价钱,因为文中说“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张招牌,上面写着:“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⑴课件出示: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⑵学生谈看到这个招牌的体会。
(预设:蜘蛛想法太简单了,不计口罩大小和所需的工夫,都只能收一元钱。
)5.指名讲述“卖口罩”部分的故事。
6.想象:如果你是蜘蛛,经历了这些,你会想什么?预设1:哎,一开店就遇到大嘴巴的河马,织个口罩花了一整天时间,真倒霉。
预设2:口罩这么难织,还是换个编织店,织别的东西吧。
四、归类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会写的9个字,齐读。
2. 按结构分类9个字,指名读。
半包围:店独体字:夫上下结构:定完商左右结构:决终换期3. 学写生字:店定完商⑴学写“商”。
课件出示:商①借助儿歌记住字形,相机书空笔顺。
课件出示:一点一横长,点撇摆中央,下框要站稳,八口来商量。
②板书范写。
⑵归类写字:“定、完”。
课件出示:定完①比较: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定”和“完”都是上下结构,上部分是宝盖头,下半部分写法不一样,不要混淆。
)②板书范写。
重点提示:宝盖头的第一笔“点”从田字格上半部分的竖中线起笔,“定”下半部分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完”的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上。
⑶学写“店”。
①启发:写“店”字注意什么?(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从外向内写,广字头要把“撇”写舒展,“占”的短竖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临写生字。
4.写字展示,全班互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巩固生字1.巩固认读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指名抢读。
2.生字组词:店决定商夫完换期3.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有一只蜘蛛,因为寂寞和无聊,决定开一家商店。
它最先开了一家口罩编织店,遇到了顾客河马。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只收了一元钱。
口罩这么难织,蜘蛛会改卖别的东西吗?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品味联系1.自由读第5至11自然段。
交流:蜘蛛继续卖口罩,还是改卖别的东西呢?(先改成卖围巾,后来又改成卖袜子。
)2.启发:我们先来探究,蜘蛛为什么分别卖这三样东西呢?⑴请将描写卖物品原因的三句话联系起来,默读,独立思考。
课件出示第一组句子:①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②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③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⑵三句话联系起来读,发现了什么?(蜘蛛决定卖什么的理由都一样,什么织起来简单就卖什么。
)3.启发:卖东西要收费,请将招牌上的话联系起来读读,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二组句子:①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②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③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不论编织物品的品种、大小、多少、长短,都只需付一元钱。
)4.过渡:蜘蛛开店想着什么简单织什么,招牌上写的价格也考虑简单。
偏偏遇到的顾客不“简单”。
5.提问:我们知道第一位顾客河马嘴巴那么大,后来遇到的顾客长颈鹿和蜈蚣又有什么特点呢?把文中描写这两种动物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体会到什么。
⑴课件出示第三组句子:①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②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
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③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⑵学生自由谈读了这两句话后的体会。
预设1: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只见身子不见头”“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来体会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很长。
预设2: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竟是”“四十二只脚”来体会蜈蚣的脚很多很多。
⑶相机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⑷小结写法:描写长颈鹿的这句话把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作比较,突出了脖子很长很长。
描写蜈蚣的这句话写出了蜈蚣脚的数量突出蜈蚣多脚的特点,还写出了蜘蛛吃惊的语气。
6.启发:给长脖子的长颈鹿织围巾,给多脚的蜈蚣织袜子,难织吗?谁来说说编织的经过。
⑴课件出示第四组句子:①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②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③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⑵指名读第8自然段编织围巾的经过,谈体会。
(学生抓住“织啊织”“足足”“一星期”“才”等关键词体会为长颈鹿织围巾很难,花了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