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位

音位


( 二) 普通话共有/p/、/p‘/、/m/、/f/、/t/、/t‘…………/22个辅音音位。下 1 不送气清塞音、清塞擦音出现在轻声音节中时,由于读音弱,受前、 后元音的影响,有 时变成了相应的辅音。 2 大多数辅音音位(除[f]等少数辅音外)在同后头的圆唇元音相拼时 都双唇拢圆, 3 舌尖中音/t/、/t‘/、/n/、/l/和齐齿呼韵母拼合时出现带有腭化音在 发 某一辅音时舌面接近 硬腭,以至使那个音具有舌面音色彩,这个辅音 就是腭化音。国际音标用 4 舌根音/k/、/k‘/、/x/同[ei]拼合时,由于受到[ei]韵中舌位较高 的前元 音[e]的影响,发音部位前移, 5 鼻音/n/除了前面介绍的圆唇音之外,还有两个音位变体,一个是声 母[n-],有鼻音 发音的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持阻、除阻期 都发音;一个是韵尾[-n],持阻期发音,除阻期不发音,有人称它作
各种语言都有严密的语音系统,都有自己的语音单位。学习普通 话,就要弄清楚北 京语音的音位。为了简单明了,我们把北京语音 音位分为 音素音位(即音质音位)和声调音位(即非音质音位)两大类。
(一)
1 /a/——主要音位变体有[A]、[a]、[ɑ]、[ε],前面已作 2 /o/——主要音位变体有[o]、[o c]国际音标[o c]里,c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o] 在单韵母中 波[po]、破[p‘ o] [o c] 作复韵母韵腹 uo c]、候[xo c]
同属一个音位的变体没有主次之分,但需要从中选出一个放在“//” 中作为这个音位的代 表 。理论上选哪一个都可以,但是选择音位符号 通常要考虑哪个比较常用和易于书写,是否便 于说明各个变体出现的 条件。例如普通话里[A][a][ɑ][ε]为同一个音位的变体 ,多 数人选择常用的“a”作为代表,但也有人选择“ɑ”。选定音位符号后, 属于 同一个 音位的所有变体在音位标音(宽式标音)中应使用同一个符 号来标写,例如普通话/a/的四个 变体在音位标音中就可以统一用“a” 来标写。 归纳音位应在同一语音系统中进行。某种语言(或方言)中有细微差 别的音是很多的,但是用 文字符号或用音标表示音位时,往往一个符 号包括音位的各个变体。例如前面讲的/a/虽然 包括了四个音位变体, 但只用了一个符号。如果算是字母,就可以说它是音位字母,这样就 可以使具体语言中的字母或音标数量大为减少了。用有限的字母去代表 许多不同的音,这就 要运用音位理论。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 (汉语拼音方案里用u和o两个字母代表韵 尾[u]音位,用双字母zh、 ch、sh、n分别代表一个音位[t ]、[t ‘] ), 这就方 便了人们的学习和使用。因此,音位理论对于创制或改革拼音 文字、拼音方案以及语言的学
总之,在口语里,一个音位处于不同的语音环境和语言组合中 便产生一系列不同的变体。但 这些变体并不改变这个音位的本质, 也并不影响它区别意义的功能。音位的变体只有在一定 的语音组合 中才能产生和存在,离开了语音组合,变体就不存在了。音位变体 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在一 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例如前面讲到的[A][a][ɑ][ε] 都是/a/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条件变体。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没有环境(条件)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 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自由变 体的各音素的音质(音色)虽有不同, 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 把它们当作 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例如汉语四川话、重庆话、武汉话、南京 话里的[n] 和[l]可以自由变读,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在这 些方言里,“男”和“蓝”同音,可 以读作[nan],也可以读作 [lan]。[n]和[l]就是这些方言/n/的两个自由 变体。又如北京 话里“文”“微”“挖”“歪”“翁”等开头的音都有两种念法: 一种是双 唇拢圆,略有摩擦,念作半元音[w];另一种是上齿轻 轻地接触下唇,略有摩擦,念作唇 上述字音中可以互相替换,改变意思,所以是同一音位的 两个自由
三、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发音,这些不同的音就是 音位变体,简单地说 ,属 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叫做这个音位的 变体,也称为同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 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 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是由个别组成的,通过个 别表现出来;个别是一般的一部分,是一般的具体表现。音位是由音 位变体组成的,通过音位变体表现出来。 音位变体的产生主要是语音方面的原因。语音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音的排列组合时的音与音 的相互影响、音节的类型、轻重音的位置 和音位在词中的位置等等。在不同的语言中它们的 作用是不同的,各 有自己的特点。如汉语中的“难免”[nanmiεn],“难”中的 音位 [n]因受后面音[m]的影响变为[m],于是[m]就成了[n] 的变体。汉语中 的不送气的清辅音在轻音节里弱化为浊辅音,如“你 的”[nid]中的[d]是[t ]的浊化,而成为[t]的变体。
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归纳出来的,归纳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具体语言或 方言中不同音素 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音位归纳有关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 是“对立关系”,二是“互补关系 ”。可以依据下列三个原则进行音位的 第一,对立原则。 在某种语言或方言中,几个不同的音素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即能区别语素 或词的意 义),这些音素之间的关系叫对立关系。具有对立关系的音素可以 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 它们的差异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构成这 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做“区别特征”。判定 对立关系 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 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 第二,互补原则。 某种语言或方言中,几个不同的音素没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即不能区别语 素或词的意义) 的作用,这些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 语音环境中出现或互相替换。 第三,语音相似原则。 处于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归并为一个 音位。如 果语音 上相差太远,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音,那么几个音素即使 是互补的,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
6 鼻音/ຫໍສະໝຸດ /有两个音位变体:一个是韵尾…………
(三)
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轻声音节是短而弱的音节。轻声和非轻声的差别有时具 有辨义作用,如“虾子/瞎子” ,但 是也可能没有辨义作用, 例如“桌子、便宜”,如果不把“ 子”和“宜”念成轻声 音节,对词的意义不会有什么影响。 读轻声的音节,在单字中大都有本调,上面例字中的 “子”原读上声,“宜”原读阳平,在 这个意义上说,把 轻声看作原调位的变体是较适宜的。同时轻声的音高、音质 都不固定,很 难类型化。例如“椅子”中的“子”就比 “桌子”中的“子”读音高一些。类型化是音位的 重要特
音位和音素都是同一个语音系统中最小的语音单位,但音 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音色 的角度 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质(音色)不同,音素也就不同;音位则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 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 纳出来的语音类型,它只注意 那些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差别,而 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音位系统。以汉语方言来说,此 地的方音音位数目和内容同彼地的 方音音位数目和内容不能完 全相同。前面讲的若干音素、若干声调是从生理、物理属性来 分 析的,而音位则是按某种语言的社会属性来归纳的。它的概 括是社会性的,即使发音上有差 异,但某一地区的人们并不区 别,认为是一个东西,这就是同一音位的缘故。这就是说,有 几个音素,发音上虽有区别,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区分“词义” 的作用,那就可以合并,使它 成为一个音位。如果某几个音素, 在某地方言里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第七节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区别语音形式从而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 音单位。研究一种语 言有多少个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有什么区 别和关系的科学叫音位学 研究人类语言的有组织的声音的科学称为语音学。我们前面介绍 的语音的物理属性、 人类的 发音方法、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等,都是 语音学的内容,它是从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的角度 来研究语音的。语 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故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还应研究语音的社会 功能 。音位学正是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的声音的。 因此,语音学是 音位学的 物质基础,音位学是语音学的发展和提高 (有人把语音学的范围扩大,主张把音位 学也包括在内)。
7 /y/——主要音位变体有[y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y] 作韵腹 去[t ‘y]、裙[t ‘yn] 作韵头(零声母) ε εn] 8 / /——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在[ts、ts‘、s]后作韵母 资[ts ]、私[s ] 9 / /——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在[t 、t ‘ 知[t 10 / /——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阳平、上声音节 35 214 ] r] 去声音节 r 51 r 51 ]
3 / /——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在单韵母中 歌[k ]、特[t‘ ] 作轻音节韵腹 的[t ] 4 /e/——主要音位变体有[e]、[ε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e] 在韵尾[-i]前面 被[pei] 、危[uei] 5 /i/——主要音位变体有[i]、[I]、[j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i] 作韵腹 基[t i]、今[t i n] [j] 作韵头(零声母 )叶[jε]、要[jaω] 6 /u/——主要音位变体有[u]、[ω]、[w 音位变体 出现条件 例字 [u] 作韵腹 古[ku]、棍[kun] [i、ω]。为 了说明音位变体采用严式符号) [w] 作韵头(零声母) 完[wan]、为[wei]
音位的归纳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 比较,看它们能否区别 意义。 如果能够区别意义,这些音就应分别 归纳为不同的音位;如果不能区别意义,这些音则应该 归属同一个 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即音色)的角度分析归纳出来的音位叫 “音质音位” 。其中从 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辅音音位”,从 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 在语音中,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 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 到区别 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我 们把这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 长叫做非音 质音位。在非音质音位中,我们最熟悉的是由音高构成的音位。 汉 语中的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由声调中 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声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