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法学专题(第六编 保险法)PPT课件
商法学专题(第六编 保险法)PPT课件
这种利益和损失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某种经济上的利益和损失, 即可
以用货币予以计算的利益。 这种经济利益可以是现有的, 也可以是
可期待的。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特有的原则, 是指只有具有保险利益的保
险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 《保险法》第12条第1、 2款规定:
“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
一、 最大诚信原则
2.
弃权是指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放弃自己在合同中可
以主张的某项权利, 弃权可以分为明示弃权和默示弃权,
其中明示弃权可以采用书面或者口头形式。 默示的弃权是
指当事人并未明确表示放弃某项权利, 但从其言语或行为
中可以明确推断其有放弃权利的意图。 一般保险人弃权应
当符合的条件为: 一是保险人有弃权的意思表示; 二是
(二) 1. 2. 3. 记名式票据、 无记名式票据与指示式票据
第二十一章 保险与 保险法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保险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我国的保险立法概况
一、 保险法的概念
保险法是指所有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保 险关系包括基于保险合同而产生的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 义务关系, 以及国家在对保险业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产生 的各种社会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狭义的保险仅限于《保险法》上所规定的商业保险, 是指以营利
为目的, 通过保险合同的形式, 在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建立的合同
法律关系, 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 而广义的保险
包括了所有经济意义上的保险行为, 除了《保险法》上规定的商业保
险, 还包括社会保险、 互助保险。
(二)
1.
2.
3.
二、 保险法的特征
(一) (二) (三)较强的技术性
第二十一章 保险与 保险法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保险法的概念与特征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保险立法概况
一、 最大诚信原则
(一)
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 法律要求保险当事人须最大限度地遵守
诚信原则, 即互不隐瞒欺诈, 以最大诚信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商法学专题研究
1
第六编 保险法
第二十一章 保险与保险法 第二十二章 保险合同概述 第二十三章 财产保险合同 第二十四章 人身保险合同
第二十一章 保险与 保险法
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 保险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我国的保险立法概况
一、 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一)
4. 保险是以科学的数理计算为依据
二、 保险的分类
(一) (二) (三)原保险和再保险 (四)单保险和复保险
三、 票据的分类
在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 支票一般由专门立法予以调 整, 票据分为汇票和本票。 在英美法系国家, 票据不仅 包括汇票和本票, 还包括支票。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2 条第2款的规定, 我国票据法上的票据, 分为汇票、 本票 和支票。
险利益的, 保险合同无效。”
二、 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原则在适用过程中应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利益。 对于不法利益, 不论投
保人是善意还是恶意, 如通过贪污、 盗窃、 诈骗等非法
手段取得的财产, 均无保险利益; (2)保险利益必须是
有经济价值的利益, 能够运用货币予以计量的。 如果损
一、 最大诚信原则
(三)
1.
说明义务是指保险人应当就保险合同的利害关系条款
特别是免责条款向被保险人明确说明。 根据《保险法》第
17条第1款和第18条的规定, 订立保险合同, 保险人应当 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 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
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 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
向投保人明确说明, 未明确说明的, 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2002年《保险法》的修改新增加了第5条, 明确规定: “保险活动当
事人行使权力、 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而修改前的保险
法仅将诚实信用原则与遵守法律和遵循自愿原则规定在同一条文之中。
此原则的独立成条, 就突出了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重要地位。
在保险活动中, 最大诚信原则具体体现在投保人的如实告知和履
加费承保或拒绝承保的权利。 对于该权利保险人不得在出
险时主张加费或解除合同。
二、 保险利益原则
(一)
保险利益也称可保利益, 我国《保险法》第12条第3款规定:
“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可见,
投保人与保险标的之间必须存在利害关系。 当保险事故发生时, 因
保险标的的损毁灭失, 投保人必然遭受的损失或失去的相应利益。
保险人知道有权利存在; 三是投保人有违反义务的行为。
一、 最大诚信原则
禁止反言是指保险人放弃某项权利后, 不得再向投保
人或被保险人主张这种权利, 原属于英美衡平法的原则。
例如, 投保人在投保时填写的“健康告知书”告知患有心
脏病, 但由于保险人的疏忽未进行严格审查, 就按一般
条件予以承保, 并签发了保单, 即意味着保险人放弃了
保险利益的大小、 保险标的物的环境情况等。 我国《保
险法》第17条第1款规定: “订立保险合同, 保险人应当 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 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
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 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一、 最大诚信原则
2. 保险法上的保证区别于债法上的保证, 是指投保人在
签订保险合同时向保险人保证履行某种特定义务的承诺。 有的学者还认为防灾及施救义务也应该是最大诚信原则的 体现。 人们投保后往往以为进了保险箱, 而不再去防范 风险, 不仅增大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也加重了保险人 的补偿责任。 为加强被保险人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 从 社会整体利益出发, 《保险法》第36条第3款规定: “投 保人、 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 责任的, 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行保证上, 而保险人遵守该项原则主要体现在说明、 弃权和禁止反
言上。
一、 最大诚信原则
(二)
1.
投保人的告知义务是指投保人在与保险人协商订立保
险合同时应当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事项如实告诉保险
人。 告知的范围应当是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情况, 包括
保险标的的质量状况(如机动车辆保险中车辆的状况)、